单位名称 | 陕西省预算资金评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服务。参与政府预算草案的审核汇总;配合预决算信息公开和财政供养人员、预算单位资产等基础信息的统计核实;配合管理专项资金财政项目库;参与相关部门提出的预算经费和预算绩效目标评审。 | |
住所 | 西安市莲湖区双仁府街99号财政厅裕源办公楼3-4层 | |
法定代表人 | 秦孝忠 | |
开办资金 | 98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经费自理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财政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7.8万元 | 337.6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展开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理论武装,夯实基层基础,以高质量党建推进预算资金评审工作向好向上发展。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中心党总支集体学理论、支部书记讲党课、党员讲微党课等方式,及时跟进学习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对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打牢理想信念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2.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用好“学习强国”、陕西干部网络学院等学习平台,邀请专家讲党课,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组织党员干部前往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回顾党史历程、感悟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活动,及时掌握干部职工思想状况,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党规党纪知识竞赛、先进典型宣讲、支部联学共建活动,充分激发党员干部的政治热情。建设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墙,打造党建新阵地,保障组织生活正常化,落实党员学习教育经常化,积极传播党的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做好工会、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工作。(二)主要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扎实开展项目事前预算评审,有效挤出预算水分。一是全年累计完成常态化送审事前评审项目50个,涉及资金14.49亿元,审减5.57亿元,审减率38.45%。审减率在50%以上的项目占到了7个。其中,陕西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项目申报预算5.8亿元,审减3.05亿元,审减率达52.65%。评审按照《预算法实施条例》“勤俭节约、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要求,坚持“客观公正、不唯减、只唯实”原则,通过标准测算、实地勘查、市场询价以及专家咨询等方式“穿透式评审”,研究项目实际、组成结构、工作任务量以及相关材料市场价格等因素,逐项逐条挤出水分,深入压实预算编制。同时,注重编评互动、以审促编,通过评审督促项目单位提升预算编制水平。二是集中完成省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大中修项目批量评审。评审项目21项,送审金额6858.87万元,审减1499万元,审减率为21.89%。评审中总结经验做法,进一步优化大中修项目评审方式方法,完善维修改造评审标准和支出标准,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不断提高大中修项目申报、评审及实施质量。三是积极开展涉外贷款项目评审。全年完成贷款项目财政评审5项,共计52个子项目,涵盖公共卫生、城乡建设、生态治理等多行业、多领域,涉及资金13.37亿美元、0.37欧元,约合人民币94.7亿元。项目评审以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增长为原则,统筹考虑覆盖市县债务负担情况和财政承受能力,客观公正提出评审结论,为我省争取贷款额度提供支持。2.绩效审核评价工作稳步推进,切实服务预算绩效管理。一是规范预算项目绩效目标填报。加强源头规范,即在项目库预算项目申报说明中就明确要求项目单位规范填报项目绩效目标。评审中心对各级主管部门初审意见进行程序性复核的基础上,审核项目规范性、预算资金合理性,并结合项目预算审核对项目绩效目标设置情况进行细化审核。截止11月底,已完成对3456个省级项目的预算和绩效目标审核。二是开展2022年省级预算绩效自评审核工作。共完成对67项省级专项资金、360个省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122个省级部门(单位)整体支出三大类自评结果的审核汇总工作,梳理出省级预算部门普遍存在的预算执行率较低、非量化指标较多、绩效目标偏离较多等共性问题报绩效处。三是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承担主力。2023年共承担重点绩效评价任务12项,涉及财政资金60.37亿元。我们根据项目实际认真研究,科学设定评价指标,确保“靶向”精准,如针对省发改委基建专项资金项目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情况,专门设置了“1+12”绩效评价指标,对项目整体情况和分行业情况做了综合评价。深入踏勘现场,细审严查资料,赴区县累计达到177场次,部分项目组还深入乡镇、村所、河渠等资金使用第一现场,查阅相关原始资料,确保评价结果全面、准确;注重总体分析,采用现场评与非现场评相结合方式,对项目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反复讨论联评,在理清实情的情况下,坚持客观公正,以理服人,确保报告质量。12项重点绩效评价,3项评价结果为A,9项为B。评价工作结束后,我们认真梳理、系统总结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并从制度建设、绩效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及分配机制五大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同时对进一步做好重点绩效评价工作也提出了建议。厅领导对我中心绩效评价工作完成情况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评价工作扎实,评价结果客观,意见建议很有针对性”。3.持续加强项目库管理,促进预算编制科学化。开展项目库项目常态化申报、评审。截止目前,2023年自1月1日起省级共新增入库项目 4622 个,申报项目总预算4820.2亿元,申报财政资金预算3305.9亿元,省级储备项目 4218个,审定储备项目总预算金额4371.9亿元,审定储备项目财政资金预算 3072.94 亿元,初步把好项目入库关。试点开展分级分类评审,即对2024年省级部门预算项目中申报金额500万元以下的项目,进行线上重点评审,强化支出标准应用;对于500万元及以上的,在线上重点审核的基础上,从政策性强、国家重点关注、省委省政府主抓的行业和领域中选取14个进行线下评审,涉及预算资金1.48亿元,覆盖10个省级预算部门。经评审,审减0.16亿元,审减率为10.85%。评审报告反馈预算处和相关处室,建议作为该项目在预算“二下”编制时的重要参考依据。扎实开展项目追踪评价管理。我们采用“随机选取+业务处室推荐”的谋划思路,在已储备下达的2022年预算项目中,选择23个部门92个项目进行回头看,涉及资金共计6.16亿元。通过资料分析、现场评价沟通反馈、汇总评判等,围绕项目实施范围、实施过程和项目阶段绩效等3个方面开展评价。最终48个项目评级为“A”,37个项目评级为“B”,7个项目评级为“C”。评价后,进一步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在今年的项目评审过程中,对上年跟踪评价为B-的项目单位和相关项目,在正常评审基础上再减10%,督促部门和单位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促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4.预算公开核查提标扩面,促进公开质量不断提升。省级部门和市(区)政府、部门预算公开核查已持续多年实现全覆盖、常态化。今年核查覆盖面进一步纵深延伸到省、市部门二级预算单位。一是对11个市和2个区政府、1175家市本级部门及2681家所属单位完成了2022年预算公开核查工作,共提出6431条意见进行反馈整改。二是2023年预算公开前,对114个省级部门和725家二级预算单位预算公开完成了检查工作;公开后对省本级、各市(区)政府、部门及所属单位共5136家单位公开情况和绩效自评公开情况进行了核查。审核过程中,我们严格把关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及时将公开较好的单位作为模板提供给其他单位学习、参考,帮助预算公开单位修改完善公开内容,促进我省预算公开整体质量提升。核查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相关处室通知整改,以高质量公开内容迎接财政部检查,为厅党组提出的“打好翻身仗”奠定坚实了基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