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印台区> 铜川市印台区职业技术学校(铜川市印台区教师进修学校)

铜川市印台区职业技术学校(铜川市印台区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3-15 10:06
单位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职业技术学校(铜川市印台区教师进修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计算机、烹饪、公关旅游、电子、电工、服装、建筑、电器、维修专业高中学历教育;相关职业培训
住所 铜川市三里洞芳草堤
法定代表人 张润杰
开办资金 1918.5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印台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05.49万元 2170.06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职业技术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4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情况全年认真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校党政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团结协作、奋勇创新,围绕业务范围开展职业高中学历教育及相关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学历教育:1.重视德育工作,始终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主线,以感恩教育、创业教育为重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以“职教特”助学。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大量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职教生心中的二十大”活动、“悦读伴我成长”职教学生读党报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与“文明风采”活动及“未来工匠”读书行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走实走稳成长成才之路的信心,形成了比学赶超、努力成才、奋进担当的良好局面。3.全年师生积极参加各级重大活动,八位教师获得区级以上荣誉和表彰奖励:郭萍、孟婷、侯芳在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微课程教学设计比赛获得二、三等奖;在铜川市教学案例设计比赛中孟婷、梁勇、郗小梅分获二、三等奖;在市级同课异构公开课中郭萍、梁勇、侯芳、郗小梅分别获奖;侯芳获区级“优秀教师”、杨伟民获区级“先进教育工作者”、贾永杰获教科体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杨平印获教科体系统“优秀党员”称号。2023年6名学生通过高职单招升入高一级职业院校深造。4.凝心聚力,落实办学条件与教学水平“双达标”:一是积极改善现有办学条件。即教育教学、学生住宿及师生就餐条件;二是扎实组织常规教育教学。申请开设新专业,修订专业、课程标准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范要求和审批程序制定教学文件。认真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严格按教学标准开设课程。积极开展教学新理念、新思想实践活动,把“三教”改革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当中;三是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管理水平。鼓励教师参加培训,突出专业引领的职教特色。5.高度重视安全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围绕“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12全国防震减灾日”、六月安全生产月分别开展了国家安全、防震减灾、消防、防溺水、防欺凌、禁毒、交通、放假前系列安全教育等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校园、师生安全。继续教育工作:1.通过网络培训方式,完成了2023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814人,共计45584学时专业课培训任务。2.圆满完成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任务。全年举办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培训4期767人,共计18408学时。3.利用“互联网+”的模式,理实结合,高质量完成了新招教师岗前培训。校企合作办:1.我校与上海景格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部,就我校新能源汽修专业的开设,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与陕西民安康养服务中心进行了多次洽谈,就合作办学达成初步意向,并开展了部分工作。3.学校组织全体师生举办了2023年职教活动周启动仪式。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出国家尊重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良好氛围。社区教育办:全年共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培训47期,参训学员8714人,共计69712学时。我校被市总工会和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优秀公益培训机构”的光荣称号;学校成功入选“陕西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培训基地”。二、社会效益学校在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中,不断规范管理,挖掘潜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职能,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再就业等方面为我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了绵薄之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三、存在问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1.“招生困境”未能及时摆脱。2.“专业瓶颈”不能有效突破。3.“师资短缺”没有合理解决。四、改进措施1.在招生上很下功夫。全校动员,广交人缘,加大宣传,创新方式方法,把招生纳入绩效考核,加大招生投入,努力完成来年招生任务。2.调整专业设置。围绕铜川经济转型发展,为服务当地社会经济,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满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新开设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有效解决专业单一,“一条腿”走路问题。3.加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积极培育晋升我校“双师型”教师,鼓励文化课教师参加技能培训,进行转型。另一方面根据开设专业公开招聘专业教师。建立健全学校自主聘兼职教师办法,尤其解决外聘教师难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专业教师紧缺的现状。4.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俯下身子,深入到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董家河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铜川航天城建设项目等工业园区,与企业对接,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落实到当地、当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