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富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5 09:47
单位名称 富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宣传贯彻中省市县关于粮食和物资储备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拟订全县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县级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和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组织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安全监测、质量会检和粮食质量信息发布等工作。
住所 富县沙梁街
法定代表人 申耀良
开办资金 8.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1万元 76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以来,富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在经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粮食储备安全核心职能,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全年各项工作任务进展顺利。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粮食储备任务全面完成。上级下达我县县级储备小麦规模计划5500吨,应急成品粮储备规模计划440吨,其中面粉250吨,大米100吨,食用油90吨,目前,计划任务已全面完成,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2、储备粮轮换任务进展顺利。今年对2018年入库的代市级储备小麦2000吨进行轮换,6月5日完成出库任务,8月14日开始入库,9月15日完成2000吨小麦入库任务。3、2023年市对县考核粮食质量安全负面清单任务。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狠抓储备粮质量安全管理,制定出台《富县超标粮食管理办法》、《富县县级粮食仓储管理办法》等,全年未发生一起粮食质量安全事故。4、完成2022年度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考核工作,富县考核为优秀等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抓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确保库存粮食安全积极开展了春、秋两季粮油安全检查和粮油库存检查工作,共检查政策性粮食货位8个,政策性粮食7940吨(其中:代市级储备小麦2000吨、县级储备小麦5500吨、县级应急成品粮油440吨)。通过检查,我县所存各级粮油,数量真实,账实相符,粮食库存统计账、会计账、保管账、银行资金台账账账相符,粮油质量和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粮食均处于安全状态。(二)、夯实工作责任,做好代市级储备粮轮换工作2018年入库的代市级储备小麦2000吨今年已到轮换时间,我中心及时安排部署此项工作,一是配合市粮食储备库做好出库前化验、机械维修,5月5日开始出库,6月5日完成1号、4号库2000吨小麦出库任务。二是根据1、4号地下仓实际,富县粮油购销储备公司投资25万余元对地下仓顶、仓内进行了防渗漏、防潮维修,6月底完成维修任务,8月14日开始入库,9月15日完成2000吨小麦入库任务。(三)、认真贯彻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粮食储备安全以粮食存储安全和安全生产两个安全为主,这是聚焦粮食安全核心职能的具体抓手。一是实行粮食储备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仓储管理规范化,达到了一符三专、四落实目标。(“一符”即账实相符。即统计帐、会计帐、保管总账相符;保管总账与分仓保管帐相符;分仓保管账与货位专卡相符,专卡与库存实物相符。“三专”即专仓储存、专人保管、专账记载。“四落实”即质量落实、数量落实、品种落实、地点落实。)。二是开展了春、秋两季粮油库存大检查和四无普查工作,狠抓粮食消防安全和防汛安全检查,确保了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存储安全。(四)、抓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促进粮食工作稳步运行围绕粮食安全月活动,一是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加大督查力度,全面落实粮食企业“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安全管理,夯实基础管理,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开展了火灾防控和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回头看”问题整改,做到安全生产工作闭环管理。按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加强政策性粮食出入库管理工作要求,强化粮食轮换出库管理,提前对粮食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做好出库作业安全培训,演练出库作业操作流程,做到粮食出库规范运行。三是抓学习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深入学习了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举办安全承诺宣誓1次、开展排查整治4次、进行消防安全培训1次,6月13日开展了1次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活动,企业职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五)、开展“一规定两守则一条例”学习,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意识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县粮油购销储备公司,不断增强学习理念,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建立了学习制度,把集中学习和自学有机结合,坚持“每周二例会学习日”和“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进行“一规定两守则一条例”学习。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特别是在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中搞好学习研究,推动工作不断创新,使广大干部精通本职业务,熟悉相关业务,用优良的作风、过硬的素质、一流的服务,促进粮食系统发展,全年集中学习23次,外出黄陵县学习1次,延安市粮食储备库学习1次,参加市上集中培训1次。(六)、抓项目建设,保障粮食储备安全一是投资25万余元,对地下仓顶和1、4号仓内进行防潮、防渗漏维修,保障了地下仓储备安全和1、4号地下仓代市级储备2000吨小麦按期入库。二是县财政投资120万元对茶坊粮库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具备承储应急成品粮油条件,年底前完成审计、竣工验收,解决我县440吨应急成品粮油储备安全的问题。(七)、狠抓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按照县上创建方案,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中心主要领导亲自抓,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二是落实工作责任,对照创建工作任务、责任清单,全面开展创建工作。首先,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严把粮食收购、储备、销售出库质量安全关,建立超标粮食处置有效机制,出台了《富县超标粮食处置管理办法》,其次,开展粮食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库存粮食质量安全检测达100%全覆盖,近年来未发生一起粮食质量安全事故。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创建氛围。通过微信、发放宣传页、制作宣传牌、宣传硬标等方式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宣传,提高公众食品安全创建的知晓率,形成了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三、存在的问题(一)、粮食储备规模还有缺口粮食储备规模数量不能满足我县实际需要。目前我县原粮储备5500吨,达到产销平衡区4个半月的要求,但应急成品粮油按不少于15天的县域人口供应量计算,需储备700吨,目前实际储备440吨,尚有260吨缺口。(二)储备粮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储备粮管理体制机制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是2019年6月成立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机构改革后,粮食行政管理执法职能职责划转到县经济发展局。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急需理顺体制机制。县粮油购销储备公司作为储备粮承储企业,原粮储备管理情况较好,但对应急成品粮油的管控能力较弱,急需完善措施,加强管理,确保成品粮储备安全。(三)储备设施还需加强储备设施还不能适应发展要求。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维修改造项目和智能化提升工程实施,我县粮食储备条件有了大的改观,保障储备安全有了一定基础,但新时代对粮食储备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实现粮库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我县的仓储条件还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成品粮储备设施落后,不能满足储备要求,保障成品粮储备安全存在隐患。再加上粮食部门改革后,增加了应急物资储备职能职责,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可以说基本上是空白,严重影响到应急物资储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四)干部队伍老化严重粮食系统干部队伍老化,中心12名干部职工平均年龄49.3岁(其中:50岁以上7人,40-49岁3人,40岁以下2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从严管粮治粮能力弱,对粮食安全监管造成隐患。四、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计划1、以粮食安全为抓手,抓好粮食安全存储和安全生产两个安全,按照省市安排部署抓好春、秋两季粮食安全普查和粮食库存大检查等工作,确保粮食储备安全工作稳步开展。2、严格按照《富县储备粮管理办法》做好5号房式仓3000吨县级储备小麦正常轮换出、入库工作。3、完成茶坊原粮站仓窑维修改造任务,达到具备承储成品粮油条件,厨丰园等三家企业代储的440吨成品粮油实现集中、专人、专仓、专账管理,确保成品粮油储备安全。4、全面做好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工作,在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深入推进智慧化粮库建设,实现县级储备粮信息化全覆盖,各类业务和视频数据及时准确上传至省、市平台。5、理顺体制机制,充实人员力量,争取粮食管理工作经费支持,做好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积极对接编制、组织、人事部门,落实相关人员待遇,增加人员编制,明确职能职责,为做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6、强化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夯实粮食安全责任。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为抓手,以市上确定的年度考核任务为重点。认真落实制定我县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方案,持续强化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切实夯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进一步提升我县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