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合阳县渔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渔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业务范围:渔业发展规划实施,渔业技术推广,水产科技实验示范与技术推广,商品渔业基地规划建设管理,水产种植资源保护,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渔政监督管理。 | |
住所 | 合阳县东新街 | |
法定代表人 | 段小强 | |
开办资金 | 220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合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61.69万元 | 172.5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合阳县渔业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联合执法全面落实黄河禁渔期制度。3月31日,我中心在黄河合吴浮桥成功举办“中国渔政亮剑2023”黄河流域合阳段禁渔期专项执法活动启动仪式,禁渔期从4月1日0时至7月31日24时全域开展休渔禁渔活动。在洽川镇、黄河洽川段等醒目位置张贴禁渔通告30余处,悬挂横幅16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为禁渔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4月21日,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秦风热线》直播连线合阳县禁渔与资源养护工作。6月下旬,农业农村部第六工作组来合开展黄河禁渔期联合交叉执法行动,工作组对合阳县黄河禁渔执法等工作成效予以充分肯定。(二)构建管理业务交流信息平台。与养殖场、养殖户建立交流群,及时传达中省市县渔业方面的文件精神,针对渔农提出的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发布最新的渔业养殖教学视频、渔业安全生产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类宣传信息200余条,及时开展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在汛期及恶劣天气来临之际,发布天气预报信息,做到有备无患。(三)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2023年11月17日在夏阳瀵生态修复实验区举行主题为“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共计放流鲤鱼、鳙鱼、鲢鱼苗种20万尾;并监督配合河务局完成黄河禹潼段“十三五”治理工程增殖放流活动2次,共计放流乌鳢、黄河鲤、中华鳖、黄颡鱼、鲇鱼共计96万余尾。以“关爱水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开展水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制定印发《打击整治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实施方案》,累计出动人员60余人次,车辆15辆次,悬挂条幅24幅,发放宣传彩页500余份,向公众宣传水生动物保护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对水生动物保护意识。开展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普查工作,完成县域内的河流、湖泊、水库、湿地、沟渠等非五条水域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普查工作,发现外来入侵水生动物1种(克氏原螯虾),未发现外来入侵水生植物。建立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档案,完善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数据库,准确评估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对我县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研判县内外来水生动植物入侵扩散趋势、为科学防控外来水生动植物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进一步为我县健康渔业、生态渔业保驾护航。(四)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荣获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奖励。合阳县养殖水域尾水治理项目建设已完成,完成2023年池塘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地质勘察和初步设计,正在申请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对大西高铁、闻合高速等项目生态资源补偿事宜持续跟进,确保做好渔业生态修复工作。(五)打造平安渔业监管体系。以保护湿地环境和安全生产为抓手,按照抓行业必须抓安全、抓生产必须抓安全总体要求,在抓实抓细上下功夫,扎实做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和渔业基地环境卫生整治,安全生产工作做到逢会必讲,周周碰头,先后制定下发《2023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渔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渔业安全生产规定》以及签订《渔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用电安全承诺书》,从制度上构建安全防控体系。在渔业基地各养殖场醒目位置树立渔业生产用水和用电安全警示牌90余个,利用微信群在基地养殖群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在汛期及恶劣天气来临之际,发布天气预报信息和养殖服务信息,做到有备无患。(六)统揽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坚持以“五大行动”为统揽,全面推行生产、用药和产品销售“五项制度、两项登记”,开展水产品药残常态化抽检工作,2023年省市抽检3批次共计45个样,县级常态化抽检30余批次,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100%。深入养殖场(户)开展送服务、促产业、保发展“三贴近”服务和渔业安全生产、养殖技术培训。加强与省水研所合作推进黄河鲇、乌苏里拟鲿培育孵化,提高知名度和附加值,与省水研所加强衔接建立水产苗种示范区。实施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西安综合试验站与水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管控及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七)美丽渔场建设。投资60余万元对国家级陕西新民家鱼原种场进行绿化、美化、硬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并作为全县第一季度乡村振兴考核现场观摩点。在苗种孵化、育苗及特色水产品养殖方面得到了观摩团的充分肯定,先后有省市领导来合开展调研、渭南电视台来合采访渔业全产业链发展、渭南日报专题采访合阳生态渔业养殖及尾水治理,为做强合阳绿色生态渔业品牌,推动我县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二、社会经济效益情况2023年完成水产养殖投养面积2.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85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4.7亿元。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100%,渔业安全生产零事故。三、存在问题今年,全县渔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支撑体系严重滞后。存在执法监管有效衔接不够紧密,禁渔执法、日常监管等存在管理真空、执法人员少业务不精、对非法者震慑力度不够等问题。二是渔业技术推广及质量安全监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单位经费紧张,无专业人才、无车辆配备,在日常安全检查中,缺乏基本的资金和物质保障,满足不了渔业生产的需要。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养殖场不同程度上存在电网线路老化、养殖条件落后等问题,制约了渔业发展的后劲。四是产业发展理念落后。生产经营者思想传统保守,重生产、轻市场,品牌意识、市场意识、互联网+意识淡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四、整改措施(一)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促推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狠抓项目建设。(三)加强渔业资源养护,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四)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升水产品监测能力。(五)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保障渔业安全生产秩序。五、2024年工作要点一是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工作效能。认真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制定完善合阳县渔业发展中心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和一岗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全力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建设,严格“三会一课”,推进“学习强国”、陕西干部网络学院、信息宣传、钉钉考勤等考核机制,加强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及渔业业务知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转化成为复合型工作能手。二是加大乡村产业指导员队伍建设,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渔业发展中心按照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振兴整体部署,全面做好黑池镇乡村振兴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继续开展以东洼社区为重点乡村振兴工作,夯实乡村振兴责任;加强全体干部职工包联黑池镇乡村振兴产业指导和产业技术服务工作,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三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狠抓项目建设。聚焦以生态保护促产业振兴的新发展理念,做好稳产保供任务,以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按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思路,高标准谋划落实渔业项目建设,完成好2023年池塘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大西高铁、闻合高速等项目生态资源补偿事宜,确保做好渔业生态修复工作。四是加强渔业资源养护,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做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工作,实施增殖放流及人工鱼巢布设,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推进渔业基地绿、美及科学化“三化”进程,加快智慧渔业现代化建设。五是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升水产品监测能力。认真落实生态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行动等“五大”行动,全面推行生产、用药和产品销售“五项制度、两项登记”,做好水产苗种检疫、水生动物病害监测工作,坚持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设,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六是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保障渔业安全生产秩序。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渔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加强渔监组全程监管和督查督办,加强湿地保护和美丽渔场区建设,着力推进场区“三包”责任制,加大基地渔场场区环境卫生等综合整治。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严格履行防汛值班制度,做好防汛物资人员储备工作,确保我县渔业安全生产零事故,保障渔业安全生产秩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2022—2023年度平安渔业创建示范县,2023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023年事业单位绩效评估被确定为A级事业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