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邑县> 旬邑县职田中学

旬邑县职田中学

发布时间: 2024-03-14 16:39
单位名称 旬邑县职田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旬邑县职田街
法定代表人 陈冰
开办资金 508.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邑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8.69万元 508.69万元
网上名称 旬邑县职田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7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1、坚持制度创新,优化管理氛围。学校依托三项常规,以课程改革为目标,以质量提升为重心,坚持在管理机制上力求创新,在教研方式上力求实用;在课题选择上力求本土;在效益推广上力求带动。学校完善了《九年级质量奖惩考核办法》,新增了《职田中学社团考核方案》,修订了《职田中学课后服务考核办法》,各类规章制度的完善,成为唤醒工作激情,增进工作活力,撬动质量提升的支点,为全校上下积淀能量,促进学校又快又好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2、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发展。我校下大力气抓好教师培训,完善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培训层次,提升培训实效,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是练好内功,厚培发展根基。学校以第二届教师基本功大赛为引领,突出传统“三字一话一画”训练成效,夯实青蓝工程帮扶实效,搭建师徒教学技能对抗平台,培养学科青年教师6人,超强团队基本形成根基。二是开门办学,培植发展沃土。我校坚持开门办学宗旨不动摇,借他山之石,琢我校璞玉,先后选派20名骨干教师参加中考、学考研讨会,6人次参加高层次业务研修,并与马栏九年制学校开展片区教师岗位大练兵及教学技能大赛活动,广大教师辛勤采蜜,为备战中考汇智聚力,为质量提升注入了强心剂。三是强化践行,搭建成长舞台。一年来,我校扎实开展“一观一研”教学研讨活动、积极参与“三百提升工程”、专任教师“六个一”等评赛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个人,郑璐老师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称号,马冬雪、孙继明、杨建军等6名老师在“2023年教学能手大赛暨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中荣获县级教学能手。这些无形的资产有力推动了我校课堂改革,中考备考,为全体教职工树立了良好榜样。3、紧扣“双减”常规,精细过程管理。我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以课后服务、“五项管理”为切入点,打造质量提升新亮点。在“双减”作业落实上:以“4253”模式为切入点落实作业研讨机制。突出“四个设计”、落实“二个到位”、推进“五个优化”、助力“三个提升”;在“三个课堂”开发上:优化第一课堂,围绕新课改,借鉴新理念,尝试新作法,我校定期开展骨干引领型、微课研讨型、同课异构型、信息融合型系列教学研讨,为课堂扩容、教师得法充电蓄力,第一课堂生机勃勃。扩容第二课堂,我校积极落实“5+2”课后服务模式,组建管乐队、机器人社团、电子琴社团等22个学生社团,全年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57场次,第二课堂的开展,既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4、突出校本教研,催生质量效益。一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大校本教研力度,重新整合教研力量,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推行了学习式、活动式、同台竞技式和课题带动式等五种方式。各教研组能按照学校总的要求和安排,实实在在将教研和双减课堂实践和探索相结合,破解了教学中的高耗低效。在课题研究中,走课题研究与“双减”、“五项管理”、“三个课堂”、“三项常规”课后服务相结合之路,大兴研究之风,形成县级课题为主体,省市级课题为延伸的三级研究模式。结题市级课题4个,县级课题6个,校级课题12个,申报省市县课题9个,向各级各类刊物报送论文50余篇。这些都辐射性的带动了团队建设,为质量的提升建成了超强团队。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开展片区教研活动,120余人参加了活动。邀请县域内名师16人到我校送教送研。树立开门办学思想,全力推进优质均衡创建。本学期投资96万元,完成校园文化、设施设备等的改造升级工程,顺利通过了验收评估。先后迎接了河北省、延安市、咸阳秦都、礼泉县、永寿县等教育界观摩团多场次参观学习,3000多件师生作品,受到观摩团的赞美。11个社团开展特色活动100场次,培养特长生百余人。申报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3个,立项县级课题4个,结题校级课题12个,向各级各类刊物报送论文20余篇。我校九年级综合评估位居全县第七名,其中有1科成绩进入全县前五,9名学生中考成绩达到700分以上,中考上线学生150名,率提升三个百分点这些成绩的取得,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公信力。三、存在的问题1、在常规教学的管理和落实上,创造性还不够,需要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校本研修上,教师还不能自觉提升自身的文化和专业素养,仅仅当做评定职称的条件,功利性强。2、关于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了一些不足,如:教室多媒体使用环境有待改善;信息技术人员配备稍嫌不足;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及教学资源管理有待加强等。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学校现有设备的作用,并根据上级部门检查中指出的问题,创设更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学及管理环境。四、整改措施1、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努力提升工作效能。在管理人员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坚持深入工作一线,主动创新开展工作,做到工作有安排、有落实、有方法、有检查、有指导、有总结,加强管理力度、突出工作成效,努力形成公平公正、和谐共进、富有活力的管理新常态。在教职工中,坚持向模范学习,向先进看齐,建设一支爱岗敬业,讲求奉献的教师队伍,用学习促认识提高,用纪律促作风转变,荡涤慵懒之风、拖沓之风、漂浮之风,锻造良好师德师风。2、精准发力常规管理,确保教学规范运行。一是重视集体备课,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二是重视讲练结合,追求教学的实效性。三是重视笔记整理,明确教学的体系和重点。四是加强作业的管理,作业题目要精选,作业批阅要精细,作业反馈要经常。杜绝滥印滥发现象,避免无效重复练习。3、加强问题纠补力度,在改进提升中优化。一是完善常规制度,促进教学研究。在常规教学中学校大力推进“一课一研”教学研讨活动,通过组内比、学校赛全面提升教师课堂创造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二是坚持正确引导,促进教研深入。学校通过制度倾斜、名师带动、骨干引领,促进教师在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校本研修上等方面有思考有行动,自觉提升自身的文化和专业素养。三是开展有效活动,促进信息化建设。学校通过在教师层面开展微课大赛、PPT制作评赛、“信息技术+”融合课比赛,参与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评赛等活动,力促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应用中有舞台,为课堂革命实施助力添彩。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突出关键环节,落实教学“六认真”精神。抓实集体备课、讲练结合、读写结合、笔记整理、作业管理、基本知识概念的识记、单元检测、纠错和二次满分卷等关键环节。落实班级日清、年级周查、学校月考核制度,确保各项要求落细落实。二是建立作业练习网络。按照“集体作业打基础,分类作业开小灶,教辅资料练能力,课堂笔记补大脑,单元检测成体系,常态纠错补漏洞”的思路,建立理科学科练基础,学考、中考抓整合,坚持教师下水,学生上岸,反对简单重复无效训练。三是加强九年级复习备考工作。科学制定复课方案,深入汲取历年的经验教训,优化复课手段,加强学生的动员与管理,及时掌握中考信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复习备考工作。召开好中考指导学习汇报会,年级质量分析促进会,学生备考备战动员会,抓实模拟练考工作部署和实施,做好班级、个人两级激励和肯定,营造全员努力备考新氛围。四是落实培优促中,谋求全面提升。以精准培养为原则,修订考评办法,突出帮扶实效,坚持“一日一练”理科临界补短提升,坚持“小刀口”切入文科识记过关,达到整体提升。五是以过程调研促质量提升。认真开展教师业务资料和学生作业周抽查制,扎实开展领导推门听课制,学科蹲班促教课等系列活动。对于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通过领导约谈、备课组整改等措施,确保过程的扎实高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