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杨凌示范区>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凌)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凌)
发布时间:
2024-03-14 16:04
单位名称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凌)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水土保持行业提供管理和技术咨询保障。业务范围:土壤侵蚀;水保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设备、新模式研究;水保信息管理、水保法律/法规/标准研究拟订;水保规划/设计/监理/监测/评估/验收等服务;水保持科技交流合作;水保培训再教育等。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农路28号水保所西区
法定代表人
冯浩
开办资金
1000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06万元
1154万元
网上名称
http://www.rcswc.iswc.cas.cn
从业人数 6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安装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进展水利部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凌)围绕生产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挖填形成的高陡边坡和弃土弃渣堆置形成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机理研究及水土保持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和新设备研发及综合防控体系集成和示范为重点,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为重点,以防治和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水土流失灾害,实现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障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本年度承担任务主要有:1.黄土丘陵沟壑区果园暴雨径流调控与高效利用技术;2.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及控制工程技术规范;3.黄土坡面微生物加固与植被恢复联合防治技术;4.黄土可蚀性因子K测算方法研究;5.秦岭石生苔藓结皮的发育形成机制与恢复关键因子;6.凝结水对沙地生物结皮的影响机制;7.土壤保持对黄河流域植被固碳空间异质性的影响;8.植被碳输入调控了气候变化对中国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黄9.土高原生态环境质量(RSEI-2)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响应;10.黄土高原城镇化及水土保持率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11.氮磷输入对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和碳周转的影响机制;12.氮磷输入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化学计量及生态功能的潜在影响。平台建设:水保工程中心由西农大水保所西区办公区和马超岭实验基地组成。2023年,中心-杨凌马超岭监测站(198个“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完成环评、稳定、节能环节,正式开始国家级站点建设。在完成2022年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上,2023年完成试验站实际改造二期项目全部内容,编制完成试验站升级3期实施方案,组织申报了2024年省级水利发展基金项目“2024年杨凌水土流失监测站综合治理典型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区校融合项目)”,获批300万元资金;组织完成了“国家水土保持站点优化布局工程”前期所要所有资料,组织完成了马超岭试验站园林式提升改造设计,已完成鸟瞰图。与自然资源部第二地测量队形联合共建“陕西省智慧黄河工程研究中心”。与陕西省水利厅共同筹建中国杨凌(一带一路)水土保持实训学院(基地)。二、科技成果1、科技奖励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牵头申报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将1项,完成鉴定公示。2、科研项目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6项。横向课题21项,总到位经费475.63万元。3、高质量论文“中心”人员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篇,其中“三类高质量论文”25篇(nature),申报了8个软著(典型草地调查信息原位填报系统、典型林地林分调查原位填报系统、典型农户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行为调查系统等),超额完成了年初下达的任务。4、人才培养2023年“中心”在读研究生6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研究生45人。2023年毕业研究生16人,研究生涉及的专业方向包括水土保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工程等,研究的内容涵盖水土保持学科和环境学科的机理分析、新型材料的开发和推广、生态修复技术的开发与推广等。“中心”为了加强团队力量,采用多种方式吸引或培养高科技人才,其中,申报并获批陕西省领军人才1名,申报并获批陕西省科技新星1名,国外合作交流8次,来华访学4人次。三、社会经济效益借助我“中心”平台进行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设备示范推广,径流泥沙自动监测设备专利成功转化200万元。四、存在问题1、重点项目的申报还需要加强,缺乏国家部委大项目支持;2、企业联合需要进一步强化,提高水土保持技术服务水平;3、高质量期刊论文和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提高,争取发表更多的高质量文章和申报高水平人才。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积极申报水利部黄河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争取更多国家级项目支持;2、积极参与学校国土整治学科群建设,争取发表高质量论文15-20篇。申报省级优秀人才1-2人。3、加强与国企、科研单位合作,借助各研究平台,开展水土保持技术服务等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水平评价证书(5星级),水保方案(陕)字第20230001号,有效期:2023年10月01日至2026年09月30;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评价证书(5星级),水保监测(陕)字第20230004号,有效期:2023年10月01日至2026年09月30。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2023年无诉讼投诉。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