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教科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思想修养,促进两支队伍建设。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升理论武装。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通知精神,组织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举行了党史知识测试,进行了党规党纪知识测试、召开了“严守纪律规矩加强作风建设”专题组织生活会。2.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提升党建水平。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骨干教师积极开展“ ‘益’起跟党走 永葆党旗红 ”主题宣讲工作,结合岗位工作实际,交流学习感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会议精神。3.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合力,高标准严要求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做好“党员教师双培养”工作,吸纳市级教学能手付小红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通过省级教学能手梁娟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完成了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进行了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顺利完成了支部换届选举。党支部被评为铜川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获工人先锋号。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升行风政风。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更新全面从严治党主题责任清单,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做好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解决教育领域群众反应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节日期间严格纠治“四风”、第五个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等警示教育活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二、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效能。1.创新德育内涵。通过升旗仪式和主题校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三爱三节”教育;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经典诵读、戏曲、中医药等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精心组织了“开学第一课”,举办了新生入学仪式、毕业仪式;举办了红领巾大讲堂、召开“红心永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了九·一八事变纪念日、“铭记历史勿忘国殇”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了“中国流动科技馆”研学活动。2023年度,除学校表彰的近200名优秀学生、10多个先进集体外,全校有50多名学生在市、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得荣誉。市、区级“红领巾奖章”个人星章获得者共计60余人,区级集体二星章1个;3人获得区级荣誉称号,1人获得市级荣誉称号。61名儿童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2名学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持续坚持“聚善养德润心砺行”的办学理念,打造市三中“532德育”模式,按时进行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换届活动,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学校成立了红十字会组织,组织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腾讯99公益日共捐款13134.12元,陕西省慈善协会“10元关爱行动”共捐款900元。3.加强体卫艺工作。举办了第37届田径运动会、“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依托“乡村少年宫”这一平台,结合学段特点,小学段成立了16个活动小组,中学段成立了7类8个特色项目社团,开展书法、合唱、武术、棋艺、科技制作、电脑绘画、生命科技类、寰宇科技类等活动。4.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持续深化“家校直通车”品牌,通过“两轨道,五站台”体系构建,家校共育从“磨合”到“规范”的推进,增强了教师家校合作的意识,巩固了省级家校共育示范基地成果。5.做好省级文明校园巩固工作。及时做好省级文明校园资料上传工作。配合做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三、加强常规管理,注重细节落实。1.开足开齐课程。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对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教学等学科的教学指导和管理。2.课堂教学改革。中学段以强化学生课堂学习常规和分层教学为抓手推进课改,小学段推进学科核心素养之下的“3+X”课堂教学改革。借助信息技术2.0学习,借助希沃白板培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校级领导全年听课都在80节以上,教师听课均在40节以上。学校管理人员及教师均能按时参加教研活动。举办了“立足新课标,绽放新面貌”人人达标课活动,按时召开周质量分析会。完善了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及教学质量奖励方案,健全了质量奖惩制度。4.抓好校本教研,注重实验教学工作,重视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四、强化校园安全,打造平安和谐校园。1.推进法治教育,创建法治校园。学校组织开展了“法律进学校”活动,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在宪法日组织开展了宪法宣传教育活动。2.全面落实常规管理。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依法按章程管理学校事务,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阅等进行指导,每月检查教案、作业、听课、业务学习等情况;定期开展质量监测活动。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启动了“薪火传递共促成长凝心聚力青蓝辉映”师徒结对活动。3.规范办学行为。制定了五项管理实施方案和制度汇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逐项落实。根据家长及学生实际开展课后服务,制定了《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及《课后服务课程安排表》,每周服务五天,每天两节课。服务形式主要有答疑解惑、对学困生个别指导、开展文体及社团活动。基本满足了广大家长的需求。4.实行阳光招生。严格按学区招生,推行了小班制,平行分班,落实师生减负工作和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5.严格控辍保学,落实精准资助。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与家长签订了控辍保学责任书,对学生在校情况实施动态监管,切实做好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发放资助资金。6.协调做好大学区工作。充分发挥付亚慧等25名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付亚慧参加了铜川市小学“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陈娟妮等5人参加了王益区“聚焦新课标构建新教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7.切实抓好安全稳定,高度重视疫情防控。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配合疾控中心开展了学生健康体质监测、疫苗接种和传染病预防教育工作。8.做好上传下达,及时宣传报道。主动接受上级部门检查,按时上报各种资料。严格执行信息审核发布“三审三校”制度,及时发布上报各类信息。五、严格规范后勤财务管理。1.规范收费工作,加强财务管理。设立收费公示栏,按章收费,实行财务公开,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监督,杜绝乱收费现象。2.规范管理食堂,好宿舍管理。落实领导陪餐、陪宿制度,食堂管理确保食品安全。3.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开展。扎实做好营养餐、贫困寄宿生补助发放,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工作,做好日常后勤保障工作。六、取得的主要效益:1.推进教育乡村振兴工作。落实“两免一补”,20名已脱贫家庭学生、12名残疾儿童、4名严重突发困难户学生、1名边缘易致贫、2名农村低保、7名寄宿生和57名非寄宿学生享受国家家庭经济困难生活补助,持续坚持对重度残疾学生梁园园和梅雨涵的送教送爱心工作。2.第四轮“316工程”学校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工作我校进行了全面自查。对上级检查反馈的问题进行了整改。3.完成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整改达标工作。新建部室14个,改造部室2个,其中在综合楼新建音美教室供7间,面积均达标,建有劳动教室、创客教室、科技室等8个部室,在校园内改造建成了面积340平方米的学生劳动实践基地。部室建设均已达标。省级评估反馈的所有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已实现优质均衡项项达标。4.认真配合区县交叉巡察组做好巡察工作。按时向巡察组提供了所需资料共9箱68盒,账本13本,凭证75本。召开了巡察工作动员会、工作汇报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及教师代表共21人进行了谈话,学校党支部围绕“四个聚焦”认真查摆问题,积极接受巡察,增强党建工作规范性和实效性。七、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是:学校的发展虽取得了些许成绩,但和目标的达成度、家长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学校教师年龄、学科结构不合理。学校配套设施多,摊子大,现有教育经费难以支撑;加之学校建校时间长,一些设施老化,进入维修期,维修费用大,日常运转困难。今后学校将继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以争创全省一流基础教育为目标,围绕教育教学工作,深入挖掘各类教育资源,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聚善养德润心砺行”的办学理念,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八、整改措施:1、关于教学质量和课程改革的问题。学校进一步深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四环节”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加强专业教师的校本培训和研修,学校搭建平台,建立具体的激励机制方案,将校本研修落到实处。2、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文品位。着力打造德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3、关于家校联系创新德育管理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家校联系,坚持家委会参与德育教育活动的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家长开放日,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九、下一步工作计划:目前,学校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度,与家长的要求及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学校将继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教育教学工作,凝心聚力抓管理,深入挖掘各类教育资源,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坚持“聚善养德、润心砺行”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