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川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文化市场发展提供稽查保障。受委托监督检查文化经营单位;制止、查处违法文化经营行为。 | |
住所 | 宜川县文化综合大楼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牛锋 | |
开办资金 | 10.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宜川县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万元 | 20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川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宜川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在县文旅局的领导和市支队的指导下,不断强化文化旅游市场监督与管理,切实履行执法职能,积极开展市场优质服务,确保了全县文化旅游市场总体安全、经营秩序规范发展。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业务开展情况我队始终坚持将人员能力建设作为执法办案工作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行为规范、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文化执法队伍要求,狠抓业务学习培训和实践能力锻炼。在处理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委派执法人员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在线学习、对口交流、以案施训等学习活动,全年共组织各类学习培训74人次,与张家界市桑植县、延安市洛川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开展交流帮扶3次,开展以及参加各类“岗位练兵比武”4次。在司法局组织的全县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评比活动中我队获得总评比第一名;在延安市2023年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业务春季培训暨案卷评查活动中,我队参与评选的两份案卷分别获得“优秀案卷制作单位”奖和“规范性案卷制作单位”奖,同时在执法业务考试环节,一名同志获得优秀奖。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形式,积极开展执法动态、法律法规宣传。围绕3・15消费者权益日、3・18文化市场法制宣传日、平安建设宣传月、网络安全周、“扫黄打非•绿书签”等活动,组织执法人员在文化广场、学校、街道社区、乡镇村庄宣传了文化、文物、旅游、“扫黄打非”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时通过“宜川文旅执法”微信公众号、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宣传报道执法动态和法律法规。全年共发放各类宣传手册5000余份,发放纸杯、围裙2000余份,发布动态75条。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使群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各类法律法规和文化旅游市场举报监督体系,增强维权意识,为维护意识形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今年我队共出动检查1621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514家次。检查中共发现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20起,下发整改通知书17份,办理案件6起,罚款58500元,受理旅游投诉及求助12件,办结12件,办结率100%。(一)开展文化市场日常巡查监管一是开展日常执法巡查,利用全国文化市场监管平台、“扫黄打非”监管平台、陕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统等,采用“白加黑、五加二”的检查形式,落实网格化管理模式,对文化旅游市场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理。对文化娱乐场所实行动态分级管理,共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警告四个等级,定期进行通报,有效地促进了市场健康运营。二是强化特殊时期全员执法,在寒暑假、春节、高考、法定节假日等重要时段,采取错时执法与日常巡查相结合、拉网排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等方式,加大对文化市场特别是网吧、歌舞游艺、娱乐场所、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校外培训机构、旅游观光区等重点部位的监管力度。三是与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协作,联合执法,壮大执法声势,确保执法监管无缝隙。(二)开展文物执法检查针对县域文物分布特点,制定并划分了乡镇保护职责,按照“属地监管、全民保护”原则,将文物保护工作的责任落实到点,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文物执法工作效率。同时,针对全县文物分布情况,制定全年执法巡查工作制度,定期巡查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执法巡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登记。全年共出动文物执法巡查11次,检查文物保护单位44家次,参与执法巡查89人次,办理擅自在文物保护范围内勘探作业案件1起,罚款50000元。(三)开展旅游市场监督检查认真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治理,紧抓旅游安全,积极受理旅游投诉及游客求助,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委派执法人员入驻壶口景区,并持续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今年我队共出动旅游执法检查210人次,其中组织开展联合执法5次,治理各类安全隐患10余处,受理旅游投诉及求助12起,办结12起,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450元。通过一系列行动规范了旅游市场环境,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和景区服务质量。(四)开展“扫黄打非”集中整治行动将扫黄打非“新风2023”“正道2023”“护苗2023”与进基层相结合突出工作重点,全力净化文化市场环境。联合宜川县公安局对辖区内歌厅KTV、网吧、电影院等涉及行业开展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检查,以及开展违禁歌曲专项检查;严查出版物市场,以取缔校园及周边流动书摊、流动音像制品经营摊点,查缴政治类、淫秽色情、宣扬暴力和盗版等违法出版物为重点,整顿出版物市场,通过专项治理全县文化环境得到净化,盗版盗印教材教辅读物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共出动检查54次,检查经营单位164家次,查缴涉耽美出版物50余册。(五)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主要对我县校外培训机构、书店、KTV、网吧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进行检查,实地查看各场所安全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场所安全应急预案制度是否健全、线路是否老化、安全设施(灭火器、消火栓、应急指示灯、火灾报警系统)是否可用、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并建立了文化市场安全隐患台账,对能够当场整改的隐患问题现场纠正,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保证问题排查到位、整改到位。检查中共发现安全隐患8处,下发整改通知书8份,存在问题均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完毕。三、存在问题一是执法能力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随之产生的文化产品花样繁多,电子图书、数字音乐、网络传媒等已成为当代文化产品的新生力量,由此产生的违法案件也以不同形式出现,我队目前无专业的法律人员,而现有执法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技术装备欠缺,网上侵权盗版等违规行为调查取证困难,大大制约了执法成效。二是执法协调机制有待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部门较多,但在实际监管过程中,个别部门、单位协调配合还不够到位,联合执法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高。四、整改措施以及下一步计划一是进一步增强综合执法效能,按照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要求,抓好执法队伍建设,提升办案质量和数量。二是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三是为我县坚持文旅融合之路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健康市场环境,提升市场服务,保持市场活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