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宜川县>
宜川县人才中心
宜川县人才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4 15:12
单位名称
宜川县人才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各类人才提供服务。统筹、协调、指导大学生和其他各类人才工作,开展人才引进相关活动。
住所
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区)县前(街)10号1201室
法定代表人
陈小玥
开办资金
22.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宜川县委组织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万元
4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们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努力实现创新与人才有机融合,进一步拓宽人才工作思路,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就2023年人才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建强窗口服务质量。强化了人才服务专窗的建设质量,为人才政策的宣传、提供信息咨询、政策兑现、就业指导、档案接收等服务工作提供了保障。印发了《关于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六条措施》,开通高校毕业生服务热线,加强“1131”政策宣传,共计服务400余人次。招募高校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见习44名。(二)完善人才培育方式。起草《宜川县“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印发《2023年全县人才工作要点》,制定《宜川县“丹州英才计划实施办法”》,遴选培养三类十项人才工程,积极开展丹州英才项目评选活动,已上报参评人选44人,目前评选活动正在开展中,评选工作有条不絮。今年共入选“圣地英才”项目2人(王天祥、马鹏)。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投融资思维、投融资平台作用发挥专题成功举办了2期“丹州大讲堂”,培训党员干部628人次。选派农业、教育、卫生、宣传、文旅等五个领域38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赴新吴区交流学习。开展“助力巾帼·赋能就业”家政技能培训1场80余人,乡村振兴村干部、本土人才、草根人才培训12场641余人。邀请延安市科学研究院、延安大学等专家教授开展苹果、花椒、食用菌等技能培训11场357人次。选派15名科技特派员服务全县7个乡镇(街道),服务群众8000余次。成立了云岩镇人才工作站(集义镇人才工作站正在筹建中)。入选市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两支(宜川县兴华酒业有限公司和陕果集团宜川公司)。着力完善、培育、建强我县各类人才。(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向市委组织部上报了宜川县美泰泰菌业研发生产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人才技术项目需求清单,面向社会揭榜挂帅。引进食用菌技术专家平占山。引进4名圣地英才。引进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博士后副教授宋竹芳“揭榜挂帅”文化旅游产业项目。采取兼职、专职、挂职等方式灵活引进医学类高层次人才44人(县医院19人、中医医院25人)。赴名牌院校进行校园招聘,引进紧缺人才35人(研究生2人、本科33人),通过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3名(城管局2名硕士研究生、医院1名规培人员),并继续申报高层次紧缺人才岗位22个,申报2024年选调生岗位计划3个(机关1个、乡镇2个)。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一)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宜川土法创新奖励考核办法》,印发《关于加强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调动广大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政策资金激励招引创新人才,充分激发了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兑付34家科技型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5个科技创新平台及5个土法创新等奖补资金。对县医院、宜川中学两个人才工作示范点均按照要求及时兑现了科研补助。完善更新我县25名选调生信息库,并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及时拨付选调生生活补助资金。营造崇尚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二)压实人才考核责任。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政策研究、督促检查作用,推进全县人才工作。分类完善人才工作考核指标,落实人才工作“三张清单”,通过压目标、压责任、压奖惩三措并举,增强“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明确了人才工作目标任务,有效的推进了我县人才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三、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计划(一)存在问题、整改措施。一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人才短缺,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行政部门和文教卫领域,经营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人才缺口较大。今后要合理布局人才结构,引进经营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人才。二是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受县域经济影响,薪酬待遇对人才吸引力还不足,人才流失问题突出,对人才的经常性培训还不够全面。今后尽量争取人才专项资金,扶持激励县域人才队伍的发展。(二)下一步打算。加强人才工作基础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引才尊才补贴政策,包括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加强对各类人才生活和工作上的帮助和关心提高人才的吸引力。依托苏陕协作平台、中盐集团、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等,做好人才培训及交流服务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强县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和政策引导。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围绕县委十九届六次全会精神,集中精力支持云岩镇和集义镇两大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持续完善云岩镇和集义镇两个人才工站的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积极引进急需人才,做好高层次急需紧缺特殊专业人才招引工作,做好“丹州英才计划”人才项目的评选工作。大力宣传宜川招才引才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为宜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各类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