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文物管理所

宜君县文物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4-03-14 14:52
单位名称 宜君县文物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全县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和馆藏文物的保护工作;制定全县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指导其管理工作。
住所 宜君县万寿路27号
法定代表人 郭延平
开办资金 4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万元 26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文物管理所.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所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加大田野文物保护力度。一是田野文物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了县、镇(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我所代文管会分别与各乡镇(街办)签订了《2023年度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文物管理所与各文保员签订了《田野文物安全保护协议书》。二是积极开展文物安全检查活动,坚持日常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联合执法检查相结合。重点对全县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24次安全巡查,对存在问题的文保单位发放了整改通知书,并责令限期整改。三是建立文保员微信群管理制度,要求文保员定期对所看护的文保单位进行巡查并在群里上报巡查情况。3月份在签订文保员协议的同时开展了文保知识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文保员的思想认识,增长了法律法规知识,提升了文保员保护文物的安全意识。使文保员们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尽责于行。四是做好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对省保单位宜君旱作梯田、榆舍戏楼的四有档案进行完善。五是对国保单位花石崖石窟、淌泥河石窟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及环境整治,对长城保护范围内的杂草及环境及时进行了整治,重新修建了长城探坑工棚,对全县的古建进行了安全排查,加固了韦氏民居。(二)安全管理工作。我所在安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文物安全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狠抓工作责任,大力开展文物安全的宣传工作,加强常规管理和检查整改,积极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三)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宜君石窟群”的保护。一是配合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宜君石窟群”的地质勘探,为文物保护工作打下基础。二是配合陕西科技大学完成了“宜君石窟群”的调研工作。(四)积极申报项目,助力文物设施建设。1、申报了宜君石窟群部分石窟保护加固项目,计划投资700万元,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保护方案经初评后进行了修改,正在等待方案修改稿的批复。2、榆舍戏楼安防工程项目,计划投资38.44万元,这两个项目已经省文物局批复立项,设计方案已上报省局等待评审。(五)积极配合完成文物压覆调查工作。完成中电工程西北院铜川宜君100MW风电项目、宜君县水务局拟在尧生镇杨柳塬村石板川组修建雷塬水库项目、铜川宜兴达物资储运有限公司关于洁亿达煤炭精洗扩建项目、鲁能宜君三期10万千瓦林光互补项目的文物前期调查工作、完成了宜君县2023年度第一批次、第五批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210国道宜君县城过境公路建设项目的文物遗址保护区调查工作。(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在南广场及博物馆院内悬挂横幅、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及博物馆宣传册页,以及6月10日开展了自然文化遗产日进花溪谷景区开展宣传活动。使游客、广大群众对文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不仅有效宣传了宜君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也增进了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责任感。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有效发文化遗产参观教育职能,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二是通过各类培训以及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等宣传活动的开展,使游客、广大群众对文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不仅学习了宜君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也增进了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责任感。三是通过对榆舍戏楼、杨素蕴故居、宜君石窟群等田野文物的保护,形成了以“文物旅游、休闲度假、民宿体验”为特色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三、存在问题一是在文物保护利用中,虽然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并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我县田野文物分布广、数量多,加之专业人才匮乏,在文物价值挖掘、活化利用、现代化展陈展示方面,与文物工作的新要求还有差距。二是由于长期以来的自然侵蚀和人们生产活动,田野文物人防保护措施已到位,部分技防保护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来实现全面系统的保护。三是对公众传播文物的历史渊源以及保护文物的意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四、改进措施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强化文物保护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一是制定完善文物安全保护措施,通过科技手段和安装防护栏摄像监控等方式,确保田野和馆藏文物安全。二是通过开展专业讲座、学术讨论和文物知识培训等形式,提高专业知识。切实做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五、2024年度工作计划(一)加强文物安全管理。一是文管会、文管所及时和乡镇、文保员签订《2024年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使文物安全责任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二是加强文物安全巡查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处置。三是修定和完善文物安全应急预案,举办两期文保员安全巡查培训班,举办两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活动。(二)加强文物宣传教育功能。继续挖掘文物文化内涵,丰富讲解词内容,提升讲解员水平,讲好宜君文物故事。(三)实施文物保护工程。申报的“宜君石窟群部分石窟保护加固项目(计划投资750万元)”,“榆舍戏楼安防工程项目(计划投资40万元)”,这二个项目均已立项批复,实施方案待省文物局评审通过后及时进行实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