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中医医院

宜君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 2024-03-14 14:49
单位名称 宜君县中医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临床实习)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宜君县宜阳南街公园路58号
法定代表人 乔全根
开办资金 267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389.88万元 9160.26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1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及时变更登记有关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院在县卫健局的领导下,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主要业务活动:宜君县中医医院业务开展全面,其中外科能常规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食道癌、肺癌等各种肿瘤切除手术、各种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手术;内科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急慢性肝炎、黄疸、胃炎、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脑出血、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针灸推拿科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各种扭伤、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脑血管后遗症康复及各种疼痛性疾病有独特疗效,开展中医适宜技术45项。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各项数据及指标完成情况2023年1-12月份全院总收入3199.25万元,业务收入749.29万元(门诊:411.07万元;住院338.22万元;药品收入287.18);财政补助收入2383.33万元(其中迁建工程977.9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8万元;捐赠收入10万元。药占比38.40%;门诊次均费用217.20元,住院次均费用3299.75元;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消耗卫生材料13.8元。1-12月份接门急诊18926人次,住院人次1025人次,开展手术66台,病床使用率36.52%,平均住院日8.09日。(二)加强医共体建设工作。一是2023年1月份召开宜君县中医医院医共体座谈会,宜君县中医医院总院安排2023年全年工作重点,并与医共体分院签订目标责任书;二是继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止2023年年底共签约2576户,6777人;三是在医共体内开展巡诊、医防融合等工作;四是在尧生卫生院分院建立老年病科,目前病区改造已完成,并派驻我院2名医师到尧生卫生院坐诊,同时尧生卫生院选派1名医生在我院老年病科进修学习,为老年病科后续工作开展做好准备。(三)加快医院迁建(一期)建设项目进度。宜君县中医医院迁建(一期)建设项目,是宜君县人民政府2022年确定的重点项目及民生实事工程。在迁建(一期)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完善医院各项功能,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又实施了以下三个项目。一是宜君县中医医院迁建(一期)边坡治理项目。二是宜君县中医医院购置财政贴息贷款医疗设备项目。三是县中医医院迁建(一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截至目前,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已基本完工,2023年11月28日进行搬迁启动仪式。鉴于行业特殊性,医院搬迁比较庞杂,为确保迁建工作顺利完成,采取逐步分科的方式。现公卫科室和行政职能科室已搬至新院,后根据实际情况依次搬迁,争取早日全面开诊。(四)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继续做好陕西省中医医院、盐城市大丰区人民医院对我院的医疗帮扶工作。今年陕西省中医医院选派5名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我院进行医疗帮扶,专业有:脾胃科、针灸科、肺病科、儿科。分别对我院内科、针灸科、儿科进行了医疗帮扶;帮扶形式多样,他们通过坐诊、查房、会诊、疑难病例讨论、举办学术讲座、义诊、以及现场进行传、帮、带等多种形式传授医疗技术。截止目前开展工作情况:门诊1056人次、住院105人、会诊30人次,查房42人次、下乡义诊6次,院内培训2次106人次。二是今年江苏省大丰区派支医人员2名,帮扶科室分别有放射科、骨伤科,从9月截止目前开展工作情况:门诊人次:156人次、会诊查房30余人次,科内培训7次,培训人才56人次,参加义诊2次。通过支医专家的带教和业务指导,使帮扶科室业务能力及诊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提升了我院的整体诊疗能力。二是我院选派检验科张伟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一个月,以提升我院人员的业务能力。(五)院感工作进一步加强。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是定期到科室对医院感染质量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并整改;二是加强医院感染环节控制,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2023年1至12月份全院共出院1025人,3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外科1例,内科2例)医院感染率为0.29%,符合医院感染管理主要指标控制要求;全年共做手术66例,伤口愈合率100%;三是对全院工作人员及保洁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加强手卫生规范,加强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定期对环境卫生学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定期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医疗垃圾能够分类收集,管理规范,有交接登记,无医疗垃圾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发生。(六)圆满完成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创建工作。按照国家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安排部署,对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要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排、部署和落实。将评审细则逐条分解、层层落实,经过不断持续整改,并于2023年三月份圆满完成复审工作。(七)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扎实推进。一是2023年接种一类疫苗5027剂次,二类疫苗3949剂次;二是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874人,糖尿病累计管理263人,精神病累计管理48人。三是全年共出生新生儿40名,家庭访视40名,访视率100%。四是全年共管理0-6岁儿童361人,其中:0-3岁儿童系统管理153人,儿童血常规免费化验165人,全年无孕产妇死亡及出生缺陷的发生,并完成了国家基本、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达到了要求。(八)发挥中医药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紧紧依照《铜川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中医药传承创新实施方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做好“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挖掘优势病种,推广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三、存在问题:一是学科带头人缺乏,医疗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缺乏内部激励机制,犹如吃大锅饭,做多和做少一个样,从而导致了医务人员学习、工作积极性不高,也影响到医院开展医疗业务的积极性。三是中医适宜技术扩展面不够。四是部分医务人员不愿承担更多的医疗风险,特别是面对一些急诊救治患者,就建议到大医院治疗,从而制约了医院救治水平。整改措施:一是按照上级要求引进和招聘高中级医学专业人才的引进招聘工作,吸引优质人才到医院任职,并确保优质人才不会走,留得住。二是培养医院在职人才,鼓励外出学习,职称晋升等。三是发挥中医药特色,深化专科项目建设,继续加强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四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完善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加强环节质控,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五是医院定期对职工的医德医风进行培训,并将业务、学习、培训、医德医风等纳入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与职工绩效挂钩,以激励职工更加扎实的开展工作。五、下一年工作打算:一是完善迁建(一期)项目相关配套设施,完成搬迁。二是切实做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三是进一步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四是加强医共体建设。五是做好学科带头人,骨干医师培养。六是完善绩效分配方案。七是中医适宜技术再扩增。八是规范DRG付费。九是做好上级临时性专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执业证可证有效期限:自2023年11月1日至2028年10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