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州区> 商洛市商州区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

商洛市商州区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3-14 14:26
单位名称 商洛市商州区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辖区卫生行政许可和公共场所、学校、生活用水、医药卫生市场等方面的卫生监督,开展卫生计生法律法规宣传咨询,建立执法信息网络,受理稽查并查处卫生计生违法违规案件,保障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东新路15号
法定代表人 雷鸣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商州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8.5万元 122.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大队在区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卫生监督业务工作1.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以国卫复审工作为重点,4月下旬,对公共场所单位负责人按照美容美发业、住宿业、沐浴业和KTV、影院等行业围绕公共场所法律法规、行业卫生规范等内容举办了4次集中培训,参训510人,发放行业标准1500余份,发放培训证510份。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公共场所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为顺利通过创卫复审奠定了基础。就建成区517家公共场所单位对照公共场所行业标准和国卫复审卫生指标要求,逐街道、逐店督促检查,建立问题台账清单,依据排查存在问题分类施策,对存在问题较轻、容易整改的,当场落实改正到位;对存在问题较多,当场不能整改到位的,下达整改监督意见书,限期落实整改;对存在问题严重,单独建档,采取列重点、并持续跟进督查推进。下达整改监督意见书365份,限期整改315家。立案查处51家,其中警告22家,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6家,简易程序13家,罚款46900元。2.医疗机构及放射卫生监督工作检查医疗机构400余户次,下达监督意见书400余份,其中督查个体诊所140余户次,民营医院和乡镇卫生院42户次,警告5家,当场处罚3家,办理一般程序案件2件,罚款26000元,检查疫苗接种点33家,检查放射机构31家,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下达了监督意见书并指导落实整改。对辖区31家放射诊疗机构开展监督检查,正常开展业务工作的28家,监督覆盖率100%,就放射诊疗机构防护进行现场指导并建立了档案,对存在问题严重的2家放射诊疗机构予以警告并责令改正,换发放射诊疗许可证3家,对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进行网报。3.学校卫生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重点对我区139家学校、103家幼儿园,15家托育机构的生活饮用水及教学环境专项监督抽检,对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制度记录、应急预案、晨检消毒、药物储备、疫情报告等方面进行了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下达了意见书并落实整改。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对6家集中式供水单位持证情况,水源地保护、供水设施设备、工艺流程、水质消毒、水质档案等进行监督检查,办理供水卫生许可证4家。对117家现制现售直饮水信息公示、安装位置、滤芯更换维保记录、水质检测报告开展监督检查。完成每季度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日常监督检查。对2家抗(抑)菌制剂生产企业开展监督检查。4.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企业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截止目前共计检查35家,正常生产22,停产13家,监督覆盖率为100%;正常营业的22家企业均为接害员工配备了合格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用具,并按期组织接害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22家企业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400余份,职业健康检查率为100%;22家企业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本年度均进行了职业健康培训学习,并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相关培训,培训率为100%;全区开展定期检测与评价企业数22家,开展定期检测与评价率100%;截止目前纳入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的企业18家,14家已完成治理,4家正在治理中,等待检测结果。5.重大活动卫生监督保障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工作职能,先后抽调10余名卫生监督员完成市区两会、党代会、中、高考、体育赛事等重大活动卫生监督保障任务。重点做好会议场(馆)、住宿场所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疫情防控、公共用品用具规范消毒指导及员工健康监测,做好检测空气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跟进督促落实到位,圆满完成重大活动卫生监督保障任务。6.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完成年度基本公共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专项培训2期,参训监督协管员58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巡查覆盖率达100%,信息报告率100%;协管巡查发现的事件或线索4次,及时进行了查处。7.国抽双随机工作2023年我区国抽双随机工作任务总数为110户,关闭5户,完成率95.45%,完结率为100%,双随机办案1起,罚款500元。陕西省“双随机一公开”抽检工作,我们按照省、市、区全年工作安排,积极配合,按要求制定了年度抽检工作计划,抽取工作任务,按时完成并录入,2023年合计完成抽检任务8个,其中完成本部门抽检任务2个,联合抽检任务2个,省市抽检任务4个,截止目前任务完成率100%。8.信息报告及投诉举报受理工作不断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网报工作,及时做好辖区公共场所、学校、医疗机构、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等卫生监督信息的采集、录入、上报及质控工作,确保卫生监督信息系统规范运行。公共场所、学校卫生、放射卫生、医疗机构建库率100%,按时填报率100%。今年以来,受理上级交办和“12345”平台转办案件47起,均及时调查处理并第一时间反馈结果,群众满意度高。9.普法宣传和业务培训全年共派员参加省级组织的各种卫生监督执法业务培训学习班11期,参加培训15人次;组织全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专项培训2期,参加培训的协管监督员58人;开展单位内部集中组织的法治建设、普法宣传、国卫复审标准、行业法律法规宣传与培训、北新街宣传咨询等活动合计16次,参训人员1200余人次,普法宣传受宣群众2万余人次;单位参加国网系统学习培训25人,平均学时30以上,参加华医网执业医师业务培训10人,人均学时105,参加陕西省继续教育公需课、专业课培训10人,人均学时80。通过各种学习与培训,使每位卫生监督员、协管员及时熟悉掌握本专业相关知识和行业法律法规、卫生标准,提高了依法行政执法能力。二、工作亮点1、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经多次现场监督指导、督促整改,有4个镇办集中供水获得许可,实现农村生活饮用水许可“零突破”。为国卫复审顺利达标,集中开展现制现售饮用水治理,117个取水点基本符合相关要求,这也是新增的一项监督工作内容。2、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选派精锐力量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调动全体干部职工全员包扶,每名职工包扶贫困户4户左右,认真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帮助群众大力发展产业,种植五味子120亩,香菇种植大户6户、搭建香菇棚300余个,种植食用菌200万袋,发展养殖户3户,带动100名群众务工增加收入,宣传就业岗位信息引导群众外出务工。积极争取资金30万修建便民桥两座,争取10万元投入秦政村卫生室建设,争取5万元修建村文化广场,联系市卫健委为村上捐赠羊毛棉衣、羊毛马夹30套,每套价值800元。11月28日,联系市中医医院内科、外科、理疗科、骨科等8名医护人员到秦政村开展“乡村振兴健康义诊送医送药活动”,为村民开展诊疗服务,接诊120余人,免费发放了感冒药、高血压、糖尿病、消炎药等10余种常用药品,价值2000余元,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的诊疗服务,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三、存在问题1、经费投入不足。执法办案经费不足,手段落后,办公场所条件不足,执法车辆帕拉丁属2007年省卫生厅调拨车辆,车况老化严重,加之取证工具等设施设备陈旧的现状,制约了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2、编制不足,结构不合理。目前单位年龄50岁以上12人,人员结构老化。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人,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由于编制被缩减,无法招录专业人才,专业队伍得不到及时补充,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亟需加强。四、2024年工作思路认真对照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结合我区年度重点工作,切实抓好日常监督、违法案件查处、信息报告、“双随机”等各项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1、加强卫生健康执法能力建设。提高卫健执法技术手段,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卫生监督员业务能力、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卫生健康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2、加强卫生监督稽查,提高案卷质量。进一步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组织开展专项稽查,推进行政执法过程的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推动全区卫生健康领域行政执法案卷质量和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3、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将日常监督检查与案件查处并重,充分发挥打击震慑作用。4、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巩固提升国卫创建工作成果,推动管理水平常态化、长效化,营造安全卫生的公共场所环境,为推进“双创”工作做好保障。5、健全职业卫生监管长效机制。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主线,完善监管规章制度、强化职业病危害治理,以“三同时”监管、职业病危害申报、行政监督执法为抓手,认真履行职业病危害防治环节的监督管理,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切实保护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