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城关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山阳县城关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4 14:13
单位名称 山阳县城关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农业、畜牧兽医、林业、水利、技术推广、生产经营、综合开发等工作;负责乡村振兴、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及后续产业服务等工作;负责土地流转、动植物防疫、森林资源管护、防灾减灾、气象公共服务、灾害防御等工作。
住所 山阳县城关街道永安街96号
法定代表人 马冰
开办资金 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人民政府城关街道办事处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万元 6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城关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因地制宜,合理制定产业规划,促进农户增收,加快产业发展。对重点监测户和潜在风险户逐一进行研判,逐户制定产业规划,发展产业。2023年对全办1515户农户进行产业奖补980776元,其中脱贫户1447户912236元,监测户68户68540元。2023年经营主体奖补13户125000元。(二)努力做好农(林)业病虫害(疫病)的防治防控工作。一是通过开会、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做好相关病虫害(疫病)的防治防控宣传。二是以草地贪夜娥、松材线虫病、畜禽动物防疫、非洲猪瘟防治防控为重点,做好农(林)业病虫害(疫病)的防治防控工作,通过各项专项整治行动、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日报告制度等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城关农(林)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三)通过搞好农民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种养殖积极性。通过举办农业种养殖技术、农(林)业病虫害(疫病)的防治培训会,全办累计举办培训会3场(次),137人(次),产业致富带头人67人参加培训。有力的减少农(林)业病虫害(疫病)的发生,提高了农民的种养殖积极性。(四)加快良种化推广。一是以畜禽品种改良为重点,加快畜禽良种化。有力的增强了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以良种小麦、玉米、马铃薯为重点,加快农业良种化推广。今年良种种植面积占到农业种植面积90%以上,通过良种的高产创优,提高了良种的市场占有率。(五)强化检疫执法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县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检疫记录。确保群众吃上放心的畜禽及其产品,杜绝畜禽及其产品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六)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一是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2023年全办补贴8083户,23427.85亩,1405671元。二是做好种粮一次性补贴工作。2023年全办补贴7552户,21907亩,131442元。三是做好2023年度夏收粮油作物补贴工作。2023年全办补贴4054户,5768.32亩,504209元。配合保险公司做好农业保险工作,马铃薯参保4157.18亩,保险金额2078590元。玉米参保7531.41亩。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七)以农村“厕所革命”为整治重点,加快农村村容村貌的环境治理。紧紧依靠农业局的安排部署,努力做好农村“厕所革命”治理工作。2023年改造卫生厕所任务数915座,已完成改厕559座,其中改造480座,新建79座。农村生活习惯已明显改善。(八)摸清底子,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土地流转,利用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一是做好2023年清产核资和年报工作,摸清农村集体经济底子,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二是采用农户入股和直接参与经营生产的方式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农户分红,农民增收,促进贫困户脱贫步伐。(九)做好防汛防滑工作,完成了河长制目标任务。一是加强《防洪法》宣传的力度,提高全民的依法防洪意识,有力地推进了依法防洪、依法治水工作。二是街办成立防汛防滑领导小组、防汛防滑抢险队,并制定预案,并积极开展对各村(社)所辖河道、滑坡体进行全面检查活动,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加强应急管理体系、预警体系和防汛物资储备、防汛抢险和抗旱服务队伍建设,积极做好滑坡体的防滑演练等工作,强化山洪灾害防御,切实抓好抗洪抢险调度,确保全办各类工程、生产安全度汛。四是加强防汛救灾方面应急处置工作。街办按照“人盯人防抢撤+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及时传递气象信息。将辖区24个村社共划分329个片区,共70个安置点,落实247个盯撤责任人。(十)加强水土治理、水源地保护认证、饮水员的管理使用工作。一是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二是在城关辖区内所有饮用水源地周边都设立水源地治理区、保护区。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农村供水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彻底解决了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三是2022年成立了农村饮水城关分公司,聘请村级管水员19名,落实村级管理责任,完成辖区饮水安全全覆盖入户敲门大排查,实施提升水利工程18处,辖区内水质达标率为100%。使安全饮水步入正规化、制度化、常态化。(十一)高标准、多举措、强管理,扎实做好林业工作。一是抓好示范基地和产业建园为主的林业生产工作。二是做好“三书三长”核桃示范基地提质增效和退耕地经济林综合科管工作。三是指导流转经济林园建立中药材示范基地6处,组建产业合作社5个,吸纳社员2825人,其中贫困户从事林下产业704户,2268人,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的产业支撑。四是强化管理,加强培训,严格考核,夯实责任,充分发挥了全办53名生态护林员的职能作用。五是警种长鸣,打防并举,认真抓好以森林防火为重点的森林“三防”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六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夯实责任,扎实开展秦岭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维护我办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一)农村常住居民2023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15222元。(二)城关街办2023年粮食产量共计8650.650吨。其中夏粮产量4211.3吨,秋粮产量4439.35吨。202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208.2亩。其中马铃薯播种面积10658亩,玉米播种13720.2亩,小麦播种面积15830亩(三)2023年年底畜禽养殖发展(存栏/出栏)13.3222/16.3608万头(只)。中华蜂养殖1150箱。辖区内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8%以上。中华蜂养殖1150箱。(四)村(社)集体经济账务规范运行率达到100%。其中卜吉河社区等村(社)完成本年度对股民的分红。为下一步其它村(社)工作开展工作积累了经验。(五)2023年街办全力做好防汛防滑工作,顺利完成了河长制目标任务。同时加强水土治理、对水毁工程修复加固、水源地保护认证、饮水员的管理使用工作。(六)建成卜吉沟村红仁核桃基地220亩,翠屏山水杂果园补植380亩,桃园二期移民搬迁点等五处庭院小区绿化22000㎡,补植造林4200余亩,完成义务植树16.8万株;实施核桃产业标准化管理2150亩,带动各村社实施经济林综合科管16600余亩;实施官坊、和平、伍竹园、桃园、下河5个村社林下种植射干、连翘、苍术等中药材3470亩。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抗御旱涝等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二是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较慢;三是农村中青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影响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四是农产品质量普遍不高,有效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及市场占有率,严重影响农民发展农业积极性。四、改进措施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及业务学习。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努力学习各类相关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二是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激发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三是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学习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党纪、政纪、法规知识,不断增强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自觉遵章守纪。四是开拓创新发展农业产业,促进脱贫。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以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职业农民的培育,依托合作社、专业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产业脱贫。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四是加大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农民生活质量,保障农业持续健康向前发展。总之,在新的一年,本中心将围绕街办中心工作大局和业务局的工作要求,团结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全县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