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岐山县档案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藏管理档案资料,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指导全县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农村档案工作,培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做好档案的鉴定、立卷、查询、利用、销毁等项管理工作。 | |
住所 | 岐山县礼乐路北段(凤鸣国际酒店北侧) | |
法定代表人 | 张琦 | |
开办资金 | 155.2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岐山县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95万元 | 19.5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3年3月14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范青变更为张琦。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抓好档案查阅利用与安全管理1.管理进一步规范。制定完善《库房管理制度》《数字资源利用制度》等六项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库房卫生打扫、安全检查、药物投放、机房运维和消防巡检等工作管理台账,确保档案管理规范有序,数据齐全。2.馆藏资源不断丰富。年内完成统战部、凤鸣镇等单位到期档案接收工作,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实物档案和专题档案的征收力度不断加大,年内共计接收文书档案8066件,照片档案30件,实物及图书资料70件,音视频档案359件,并按期完成接收档案数字化挂接工作。3.安全管理措施有力。不断强化档案行政监管工作力度,着力提升档案安全保障水平。年内,组织开展消防培训及演练1场次,开展档案消防检查20余次,指导青化镇、文旅局等6家单位档案室完成提升改造工作,年内完成AA级、A级档案室认证各1个。4.失泄密风险进一步降低。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排查档案数字化安全保密隐患的通知》,对开展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单位落实企业备案、签署保密协议等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加工过程随机抽查监督工作制度,降低档案数字化加工失泄密风险。联系凤县储备库,对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成果实行异地备份,确保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成果安全。(二)档案治理效能不断强化1.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编制《普法责任清单》,规范执法过程,建立档案行政执法案卷,定期开展自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落实。2.结合归档月、执法检查对两会、土地确权、主题教育等重大事件、重大活动档案整理开展指导,利用企业微信等线上工具开展业务咨询和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各立档单位在档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升工作质效。3.制定到期档案鉴定、开放、解密工作流程,积极开展档案解密划控工作,年内完成32个全宗、6000余卷、70条案卷级目录、4份现行文件、21条资料目录鉴定开放。(三)数字档案馆建设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作为全馆重要工作任务,科学研判、制定方案,精准施策、积极推进,争取市县数字化创建资金支持89万元,在全市率先启动数字档案馆创建工作。按照《陕西省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试行)》要求,对馆内基础设施进行摸底,联系专业公司开展前期设计论证,依据招投标程序要求,确定项目实施单位,制定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数字档案馆硬件、系统采购、安装、调试、运营等工作进程,目前项目已进入合同签订实施阶段。(四)地方志工作扎实推进志书编鉴成果丰硕,在全市率先完成2023年《岐山年鉴》编纂印刷出版工作。同时积极完成《宝鸡年鉴》《陕西年鉴》岐山县资料报送工作;作为全市唯一一家按月编发大事记的县(区),始终坚持岐山大事记月编工作制度,全年共计编印岐山大事记12期,为记录、宣传岐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大事要事作出了贡献,为编史修志积累了资料。(五)党史工作亮点纷呈1.党史研究成果显著。扎实推进党史资料征编研究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中国共产党岐山历史(第二卷)》的出版发行工作,填补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岐山党史研究空白。2.党史宣教持续深化。以党史“七进”常态化长效化工作为抓手,持续扩大党史“七进”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精心指导全县各单位开展党史“七进”活动。同时,不断强化县委党史研究室牵头抓总工作能力,免费向机关、学校、企业赠送《中国共产党岐山历史》一、二卷、《岐山红色地图》《岐山年鉴》等史志资料,引导全县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了解岐山党的历史,切实做到学史增信、学史力行。3.党史教育基地管理更加规范。在对全县红色资源全面调查摸底基础上,结合实际,在全市率先探索制定《岐山县县级党史教育基地管理暂行办法》,评选命名首批县级党史教育基地,全县红色资源开发管理和运行工作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制作印发《岐山红色地图》,将我县7处红色场馆纳入其中,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开推介,有效提升了我县党史资源影响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依托“党史教育、爱国教育、青少年成长教育”三大基地为一体的档案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基地,不断完善和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宣传动员全县广大干部及学生参观学习,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同时,挖掘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党史“七进”活动,充分发挥了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2023年获得了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档案工作优秀县区、全市党史专题研究工作先进单位、《宝鸡年鉴(2022)》编纂工作先进单位、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等荣誉,《岐山年鉴(2022)》被评为第九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三等奖、第四届全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档案数字化创建进程缓慢。部分单位对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重视不够,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单位至今尚未开展过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2.党史研究、史料征编工作力度不大,特别是在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多,找准研究方向和切入口,积极为县委县政府建言资政方面做的不够。3.地方志书编纂成果单一,指导基层单位开展志书编纂力度不大。(二)改进措施1.及时督促中标公司按照合同实施项目,做好项目实施期间沟通对接,力争如期通过测试验收,成功创建数字档案馆。2.注重加强党史资源建设。持续开展中共岐山支部创立旧址有关史料征集工作,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优势。3.建立岐山县地方志地情专家库,为地方志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以政治思想建设为引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做好档案史志工作的重要论述,领会和把握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对档案史志工作的需求,主动融入全县工作大局,努力形成在县委领导下,档案馆牵头抓总,部门分级负责,社会有关方面全力支持,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以服务社会民生为根本,扎实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1.一体推进档案管理、执法检查、资源建设和业务指导工作,扎实做好档案基础工作。2.持续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时督促中标公司按照合同实施项目,做好项目实施期间沟通对接,力争如期通过测试验收,成功创建数字档案馆。3.加强宣传工作,注重总结提炼业务工作中的创新亮点,在日常公众号、政务网宣传的基础上,多渠道、全方位向更高平台宣传推介,注重纸媒与网络媒体均衡发展,不断扩大影响力,打造“岐山档案”响亮名片。(三)以传承红色基因为目标,着力提升党史征编研宣工作水平。1.立足党史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主要职责,以推进党史“七进”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为抓手,不断加大党史宣传工作。拍摄《岐山红色记忆》《西府星火燃岐山》党史视频,编撰《岐山县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读本,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党史学习教育读本。2.以党史资料征编为重点,注重加强党史资源建设。持续开展中共岐山支部创立旧址有关史料征集工作,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优势。加大力度开展党史专题资料征编工作,完成改革开放以来岐山历次党代会、岐山各部门改革开放以来专项工作资料征集等党史工作。3.开展党史三卷本编撰。按照时间任务节点,稳步推进岐山党史三卷本编撰工作。组织开展党史三卷本培训会,对党史三卷资料征编工作进行专业化培训指导,为党史正本编撰奠定好基础。(四)以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为追求,切实提高地方志编纂质量。1.认真做好《岐山年鉴》(2024年)编纂和出版印刷工作。提高质量和水平,为社会发展及时保存资料。2.抓好部门志、行业志编纂,力争编纂出版2—3部高质量部门志、行业志,以方志工作服务部门、行业发展。3.扎实开展地方志工作宣传,持续开展志书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活动,扩大地方志工作的社会影响力。4.举办岐山县地方志工作座谈会。听取地方志工作者、爱好者对地方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鼓励支持专家学者积极参加修志、评志和方志服务活动,交流挖掘利用方志、地情资源经验,推动史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获得了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档案工作优秀县区、全市党史专题研究工作先进单位、《宝鸡年鉴(2022)》编纂工作先进单位、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