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富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3-14 11:08
单位名称 富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障县域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依法对文化经营单位和文化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保护合法经营,制止和查处文化经营中的违法行为;总结、交流文化市场稽查工作的经验,对稽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并向有关立法机关和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建议。
住所 富县正街10号
法定代表人 尉占东
开办资金 6.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文体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6万元 15.4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富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现将所做工作总结如下:一、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服务市场高质量发展(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切实提升政治素养。通过领导领学、个人自学、撰写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使全体执法人员政治理论水平、思维方式和工作技能得到提升。一年来人均撰写学习笔记2万余字,撰写学习心得体会4篇。(二)扎实开展业务学习,增强执法能力和水平。一年来,共组织执法人员集中学习6次,参加省市县线上线下培训17次、参训人员66人次,同时依托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服务平台开展常态化学习,人均学分80分以上,参加了延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组织的“2023年延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线上考试”2次,成绩均达到了合格标准,有效提升了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为更好服务县域文化和旅游市场高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对口交流协作。9月大队长尉占东带领5名执法员赴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对口学习交流活动。活动主要通过实地参与执法检查活动、执法案卷互评、对口执法协作交流座谈等方式进行,切实提升了执法业务能力和水平。(四)开展安全培训,服务市场发展组织全县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开展专项培训3次、开展消防安全演练1次,通过开展安全生产理论学习、邀请消防及应急部门的专业人员就各行业存在的隐患风险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置,提升广大文化市场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意识。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力完成各项任务(一)强化重要节点的市场管理在2023年元旦、春节以及全国以及省、市、县“两会”、“清明”、“五一”、“高考”“中考”“暑期”“国庆”等特殊时段,开展了专项检查行动9次,有效保障了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稳定。(二)抓紧抓好校外艺术培训机构专项整治。以扎实推进“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资料规范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加大日常巡查与联合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年来,共出动执法检查120余人次,与公安、消防、教育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3次,下发安全隐患限期整改5家,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扎实开展文化市场“双随机、一公开”抽查。2023年,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工作中,共开展了23次随机抽查,检查市场主体43家次,与卫健部门开展联合抽查1家次,配合市场监管部门抽查1次,合格率100%,出动执法人员90人次,在抽查中未发现重大违规行为。(四)持续推进“扫黄打非·护苗”等专项行动。今年以来扎实推进“清源”“固边”“净网”“护苗”“秋风”五大专项行动,通过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宣传普法与查办案件相结合,净化文化市场环境。本年度共计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检查行动5次,检查校园周边文具店35家次、书店55家次、打字复印店13家次、网吧8家次、KTV15家次。(五)加强对营业性演出市场监管。对演出活动采取提前介入,强化过程监管的方式,严把文化经营单位许可备案审查关口,做好演出内容和演出过程执法监管。5月份,对开元寺开光盛典和太和山庙会节目演出进行了全程监管,于6月2日,与寺仙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人员对寺仙镇太平村“文化艺术节”演出活动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六)大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一年来,组织执法人员先后开展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5.12防灾减灾日”“防范非法集资”“网络安全”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制作横幅、散发宣传彩页、设立咨询点、现场解答等形式,大力宣传了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发放宣传资料累计1100余份,接受咨询200余人次。同时向市支队上报信息39篇,通过“富县文旅”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25篇,紧紧围绕重点工作、亮点工作,及时报道了文化执法工作动态、成果和做法,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文化执法工作的认知度和关注度。(七)全面落实“三项制度”。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强化事前、事中公示和事后公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信用延安及时公开、更新行政执法主体及执法人员资格、文化行政执法办事指南、权责清单、各类行政执法流程图、“双随机一公开”中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等信息,并对日常执法动态、双随机抽查结果、行政处罚信息进行按时公开、公示。执法过程主动亮明身份,佩戴或者出示执法证件,出具有关执法文书,做好告知说明工作,事后通过信用延安市社会信用体系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公开执法信息。日常执法过程中能够通过文字、音像记录等方式对执法程序、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并将音像记录作为执法证据使用。完善各项行政执法制度、流程,使“三项制度”真正贯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始终。(八)开展乡镇文化市场示范性执法工作。为推动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事项赋权工作高质量运行,年内,组织执法骨干开展乡镇文化市场示范性执法活动3次,为委托乡镇文化执法工作进行实地指导。三、取得的社会效益2023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100余人次,检查场所500余家次,发现一般安全隐患10处,整改10处。当场处罚2起,立案查处网吧在规定营业时间以外营业案件1起,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有效规范了我县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打击了文化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深入治理了行业乱象,营造了安全、文明、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有力推动富县文化和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成绩,正视问题,扬长避短,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加强文旅市场管理,为我县的文化和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四、存在的问题经费保障机制未能同步跟上,执法经费和能力建设经费均没有列入财政预算。五、整改措施县政府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经费作为公用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实行标准化规范化预算管理,从源头上保证行政执法经费的足额安排和按标准保障。六.2024年工作计划1、加强执法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继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统领,把执法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工作纪律,树立文化自信。2、强化业务技能培训。不断健全业务培训机制,提升业务能力,按照文化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业务技能训练考核大纲(试行)》要求,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外出培训、对口交流、以案示训、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升执法人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形象好”的文化执法队伍。3、积极组织开展法制宣传。利用重大节日、节庆点、法制宣传日等,通过悬挂宣传标语、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咨询等方式,集中做好文化市场、出版、旅游等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4、持续强化市场监管。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为抓手,扎实做好网吧、娱乐场所、演出团体、校外艺术培训机构、旅游市场等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制止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5、继续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结合“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继续开展“扫黄打非”系列专项治理行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继续开展校园周边等市场专项治理行动,维护青少年身心健继续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继续开展网络表演、网络文化等专项治理行动,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继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转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不断完善监管过程和成效,促进依法经营,确保校外培训机构合法、健康、有序发展。6、行业安全监管常抓不放。将安全生产工作贯穿于日常执法检查的始终,始终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理念,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完善日常巡查制度,对文化旅游市场日常监管狠抓不懈(2024年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检查)确保文化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对安全事故易发的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进行深查细排,全面查找问题和隐患,确保不留盲区和死角。7、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保持“扫黄打非”高压态势,“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持续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正道·新风专项行动和基层示范点创建工作,严厉查处出版物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扫除文化垃圾,净化文化环境。8、完善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举报案件办理与限时办结等制度,推进案件办理规范化。完善法律文书与办案程序,加强执法工作的程序管理。10、全面推行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市支队“规范性案卷制作单位”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