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山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贷款信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及贷后管理工作;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助学金管理资助。 | |
住所 | 山阳县城关街道滨河南路体育运动中心一楼 | |
法定代表人 | 潘立军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山阳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5.03万元 | 64.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山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2023年,全县共资助各学段的学生41782人次,发放资助资金2212.0625万元。具体情况:2023年为脱贫户、重点监测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城乡低保户子女、特殊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1782人发放2212.0625万元。其中为4448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发放补助金166.8万元;为28225名家庭经济困难义教资助发放补助金1073.5625万元;为3358名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335.175万元;为5751名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发放助学金636.525万元;目前所有资金拨付到位,发放到位。2.雨露计划项目:2023年计划发放361.5万元,受益学生2235人;已全部发放到位,补助标准为1500元/生·学期,受益学生2235人。资金通过财政惠民“一卡通”发放到脱贫户手中。2023年该项目已惠及全县贫困家庭学生,对山阳县户籍的在校脱贫户家庭中高职学生实行全覆盖,资助率达100%,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丰富“雨露计划”政策宣传载体,雨露计划政策知晓率达99%。通过雨露计划的教育资助,有效的促进了脱贫地区的教育均等化。逐渐建立起脱贫家庭自身的内在发展动力,从根源上阻止返贫,有效的巩固了脱贫成果,为实现乡村振兴打好了坚实的基础。3.助学贷款项目:2023年生源地助学贷款,认真负责的为“四类”家庭(脱贫户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和原脱贫户家庭)学生办理了贷款业务,全县共办理3782名,其中首贷1329名学生,续贷2453名学生,共计4030.755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 1.政策宣传:2023年我中心组织进社区、学校等场所进行资助政策宣讲101次,受众约3.2万人次;入户宣传230场次,受众约2.6万人次;山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20篇,总用户量3.2万人。2.贷款管理:2023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共办理3782名,其中首贷1329名学生,续贷2453名学生,共计4030.755万元。全市排名第一,全省排名第10名,没有出现负面报道或投诉。3.业务培训:2023年参加省市级业务培训3次,培训1200人次,组织县级业务培训4次,培训200人次.4.系统录入:能及时更新、维护、审核、上报国省系统信息数据,系统数据涵盖从学前至大学阶段,国省系统信息数据与实际资助情况完全一致。5.资助档案:学生资助档案按学前、义教、高中、中职、高职、生源地资助贷款7大类分类分学期分年度分别整理装订成册。6.资金兑付:根据上级要求及时把资金下达到学校,学校根据上级审核的名单把资助资金通过惠农补贴卡打入贫困家庭中,并把惠农补贴卡复印件报资助中心备查。中心和各学校能及时按要求填报和上报各种数据信息。7.诚信教育:高考前夕资助中心潘立军带领中心干部深入4所高中毕业生进行了资助政策宣讲和诚信教育,引导典型,关注特殊,让失信远离生源地贷款学生,贷款回收率逐年提升。三、存在的问题1.资助管理业务培训不全面:建议新的一年市上多组织开展对县级资助中心管理和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和业务水平。2.学籍管理系统更新不及时:导致国省资助系统录入审核不及时,不同步。3.助学贷款救助机制不完善:建议完善“无力偿还”机制,我县近几年有郑传盼等3名学生失联、张建刚等5名学生患病,但目前不具备贷款核销条件。四、改进措施1.全面贯彻学生精准资助政策。2023年国家资助政策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少量微调,资助中心严格落实资助政策,坚持“应助尽助”的原则。学前、义教和雨露计划补助通过惠农补贴卡通发放,高中助学金和中职助学金通过资助卡发放,已按时全部发放到位。2.全面优化资助政策宣传载体。加大“雨露计划”补助宣传力度。通过广播、板报、班级微信群、入户家访、微信公众号、资助宣传单、抖音、美篇、微视频、“励耕计划”发放仪式等形式全方位、多途径准确宣传,让国家惠民政策深入人心,提高知晓率和满意度。3.全面夯实助学贷款回收管理。竭尽全力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尾欠款回收工作。确保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确保贷款回收率达到100%,争创省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机构考核为优秀单位。4.精准及时录入国省资助系统。按照省教育精准资助系统下发的脱贫户和重点保障家庭学生名单,全县统一规范要求,及时与国家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进行对接,逐一核对下发的学生名单,完成数据信息确认与核对。5.完善学生资助工作长效机制。我中心进一步加强指导,学生资助不是一阵风,而是支持教育、伴随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常态化工作,各校(园)要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督促各校完善资助工作制度、资助金发放制度、档案管理等制度,配备专(兼)职资助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制定方案,建立机制,健全制度,确保学生资助工作长期、有效、规范开展。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积极筹备全省资助现场会。全省2024年资助工作现场会初定3月下旬在山阳县召开,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各学校(园)要高度重视,规范资助程序,完善资助档案,展示资助亮点,继续开展好“百名书记校(园)谈资助”活动。2.加强资助队伍及制度建设。各学校(园)配齐学生资助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建立健全有效激励机制,配备德才兼备的年轻教师到资助队伍中来,保持学生资助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加强学生资助程序、资金、数据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制度。3.提升资助政策宣传水平。大力推行“一对一”“点对点”“联单”资助政策宣传模式,确保政策宣传的及时性、准确性。丰富资助政策宣传载体,资助中心继续印发资助政策宣传彩页,各学校要设置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展板,印发致初中、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充分使用好资助数据,让数据“说话”“发声”,讲好学生资助故事。4.推进全学段精准资助工作。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高度重视困难学生摸底和系统数据核对工作,确保资助对象认定精准、做到资助数据三个“零误差”。重点保障低保学生、特困救助学生、低保边缘学生、支出型困难家庭学生、其他低收入家庭学生、孤儿学生、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脱贫家庭学生、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学生、残疾学生、残疾人子女等十三类特殊困难群体,重点关注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家庭学生,做到一个不漏。5.开展资助业务和系统应用培训。组织业务人员参加资助政策及资助系统应用的线上和线下培训。召开全县资助工作会,组织学校之间资助工作人员学习交流,认真学习《学生资助政策汇编》,提高资助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国省资助系统应用能力。各镇(街道)资助业务人员做好辖区学校业务人员国省资助系统应用培训工作。切实提高系统录入准确性和及时性,特别是身份证信息、资助类别(如:是否住宿)与资助金额要对应等关键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并限时完成录入审核任务。6.强化资助数据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全国资助系统和省资助系统数据管理安全要求,切实保证各类受助学生信息的安全,严格落实数据管理责任,严把资助信息系统的使用权限,坚决不能将涉及学生关键信息的文件、表格等在各种群内发送,涉及其他部门需要提供学生资助数据,必须由县资助中心确认后才能提供。7.筑牢资助资金监管防线。积极协调配合财政部门及时足额发放学生资助资金,进一步规范资助资金发放程序、发放时间,确保资助资金足额发放。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足额提取配套资金,加强资助资金监管,采取内审或社会力量审计,开展资助资金审计工作。8.优化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工作。严格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贷尽贷”原则,精准首贷信息,印制贷款政策宣传单,深入全县四所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诚信宣传,奔赴相关高校商讨解决贷款回收遗留问题,聘请兼职法律顾问和贷款催收人员,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收贷措施,下大力气消除我县逾期学生人数、金额,努力消除生源地贷款本息回收欠债“滚雪球”现象,保持此项工作全市排名第一。9.优化“雨露计划”资助项目管理。按照精品项目标准,县资助中心要外派职工与省内各高校据实对接我县户籍就读中高职学生信息,为实现一次性为山阳户籍的在校生办理申请手续提供方便,各镇(街道)资助业务人员认真摸底排查,及时通知办理,确保辖区符合“雨露计划”补助条件的中高职学生全覆盖,不漏一人。2024年6月底完成办理任务。10.加大资助工作监督考核力度。资助中心不定期深入各学校(园)进行督查,重点检查摸底、评议、公示等程序是否规范、资助学生信息是否完成系统录入,数据信息是否准确、纸质档案归档管理情况和资助宣传等。对弄虚作假骗取补助资金或者重复领取补助资金的受助对象,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或终止其资助资格,已发放的资助资金予以追回,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追究责任。县上设立学生监督电话,电话:8321735、2090830、8326578,接受社会各界监督。11.规范资助信息档案资料管理。统一各类资助信息表格格式,规范汇总上报归档,建立健全各类资助工作台账,确保资助信息的准确和完整。完善学生资助档案,并及时上报镇校(园)学生补助文件、资助花名册、各镇校(园)发放银行流水等资料。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