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种子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发挥良种优势,服务农业生产。农作物品种审定试验管理,育成品种的繁育、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种子质量抽样检测,转基因安全检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救灾备荒种子贮备,种子信息工作,种子法规及惠农政策宣贯。 | |
住所 | 咸阳市沈兴南路5号 | |
法定代表人 | 任各 | |
开办资金 | 340.8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4.79万元 | 248.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种子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抓征集,强保护,促利用2023年,组织各市区县持续开展稀缺、名优及特异种质资源的普查与收集,对录入国家种质资源库的307份种质材料,按照国家标准完成了信息校准和资料的补充完善。配合省上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地、保护场(圃)的申请登记,初步建立省级和市级相衔接的种质资源保存保护体系。建立特色种质资源展示田33个,种植面积17亩。(二)抓比试,强布局,促推广2023年全市坚持主栽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示范品种明确的原则,围绕建强粮食生产功能区、打造特色种植示范区两大目标,制定下发了《2023年春夏播农作物品种布局指导意见》和《2023年秋播小麦、油菜品种布局指导意见》,推动优质品种向优势区域集中。玉米主栽品种面积10万亩以上的品种2个,分别是联创839和裕丰303,推广面积在3万亩以上的品种14个共77.59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5.3%;小麦面积10万亩以上的品种3个。2022-2023年度,全市建立玉米品种筛选对比试验308个(次),玉米品种集中展示432个(次),玉米品种百亩示范方32个,示范品种53个(次),示范面积7398亩。2023-2024年度建立小麦品种筛选对比试验点13个,品种255个次,面积256.5亩;骨干品种集中展示7个,品种78个,面积98亩;共落实百亩示范方24个,品种38个(次),面积11565亩。(三)抓配合,强规范,促审定全市承担国、省两级玉米、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科研育种企业绿色通道试验和联合体试验任务的试验点共9个,实行统一制定方案、统一栽培模式、统一播种要求、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田间调查的“五统一”管理,提升审定试验示范质量,充分展示品种特征特性,保证试验评价客观公正。2023年完成国、省小麦品种审定试验1400个(次),国、省春夏播玉米品种审定试验1200个(次),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品种9个。(四)抓服务,强调度,促保供紧盯春夏秋关键农事季节,做好主要农作物种子供应保障。一是保障商品种子数量可控。2023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301万亩,需种总量4170多万公斤,玉米种植面积228万亩,需种量575万公斤,经过省市县共同发力,对接市域及全省及种子企业,克服极端天气影响和市场波动,积极补充市场商品种子缺口,保障了全市粮食生产用种安全。二是强化种源储备供应责任包抓机制,全市4个备种保供工作组及时深入供种企业和生产基地,及时掌握供需动态,及时调整供种备种方案,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建立种源落实日报制度,健全种源储备台账,督促生产商和供种企业及时收储加工入库商品种子。三是强化补充种源供应对接会商机制,及时研判储备供应进度,针对今年烂场雨的特殊年份造成的秋播种子数量缺口问题,市站及时对接省内7家种子企业予以补充。四是积极推行“三培训、两包抓、一不准”的种子备案管理制度,督导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工作,全市完成农作物种子网上备案单9161份。(五)抓能力,强检测,促管理组织开展小麦玉米制种基地监督检查,共检查4家小麦种子生产企业小麦种子田4770亩,其中原种田共检验面积110亩,合格率100%,良种田面积4660亩,合格率100%。共检查玉米种子生产企业2家,制种田检验面积2550亩,田间质量合格率为100%;组织开展种子市场质量抽检,共完成检查玉米大豆种子经营企业34家,扦取种子样品63份,代表种子总量3.38万公斤,质量检验合格率100%。检查小麦油菜36个种子企业门店。抽取种子样品76份代表种子总量16.8794万公斤,合格率为100%。完成农作物种子转基因监管检查4450余份,均未检出转基因成分。(六)抓经营,强企业,促成长2023年市站按照《陕西省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实施意见》和《咸阳市种业发展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实施种业企业竞争力提升工程,着力培育创新型种子企业,建立健全种业创新育种体系,努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升良种供应保障能力。一是鼓励支持企业注册落地。建立种子生产经营跟踪服务包抓机制,一对一上门答疑解惑强弱补短。对接省上业务职能部门,市县联手帮助指导种业企业注册落地和升级晋档,2023年协调指导三原兴民种业获得B证认证,招引天丞禾B证企业落户秦都。截止2023年底,全市共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企业9家,其中B证企业2家,C证企业2家,D证企业5家。二是鼓励支持企业研发育种。帮助指导企业瞄准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精准育种方向,确定攻关目标,积极开展农作物品种研发选育。三是鼓励支持企业良种繁育。立足种源安全和供应保障,强化小麦三圃田建设,加强种子田监督检查和质量检查,保障种子生产质量安全。(七)抓三田,强基地,促良繁市级农作物种子繁育按照省站《陕西省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要求,认真贯彻省委《关于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我市《咸阳市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实施方案》,按照“扩面积规模生产、强体系多方协作、优品种主导突出、促集中建设基地”的工作思路,全面覆盖、整体推进,发挥优势,集约发展逐扩大和巩固小麦制种面积。2023年,全市13家单位共落实备案登记小麦穗行圃22亩,28个品种,原种田252.4亩,品种7个;小麦种子田4万余亩。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一是种子质量监管,市场经济秩序得到明显改善;二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避免资源浪费及生态破坏;四是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维护农民群众和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三、存在问题(一)试验体系不健全目前,全市仅有市级庞家农场农作物试验站、三原、乾县两个省级试验站。因国有良种场改制,部分县市新品种试验示范无经费无固定基地,不利于试验示范地力的均衡培养,实验数据稳定性较差,试验示范质量较差,试验示范效果不强。(二)企业实力弱目前全市仅有9家种子企业,其中B证2家,C证2家,D证5家,全市无“育繁推一体化”A证企业。种业企业数量少,致使我市在农作物品种研发选育、引进推广、良种繁育、应用推广等方面缺乏抓手和支撑。(三)品种竞争力弱2010-2023年全市选育审定农作物新品种40个,其中玉米21个,小麦19个;登记品种38个,其中油菜19个,西甜瓜17个,蔬菜2个,杂交油菜、旱地小麦等育种工作处在全省领先水平。(四)种业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全市仅有的2家B证企业经营规模小、品种市场占有小、服务能力弱,与我市农作物种业企业发展与种业振兴行动目标要求、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与兄弟地市种业发展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和明显短板。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的能力。要时刻用党章、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武装自己,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把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紧密结合,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时间,妥善处理工学矛盾。二是强化宗旨意识,着力提升服务农民群众水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把群众高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的标准,自觉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三是立足本职工作,服务咸阳种业。坚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全面、系统、准确的掌握基层一线的实际情况,加强种子质量监控和市场监管,加快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作为主要内容,推动我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又好又快发展。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全市种子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中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种子工作总站和市农业农村局部署要求,立足种业技术服务支撑主功能,补短板,强基础,促长远,力推种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抓好新品种示范展示工作,筛选出适合我市生态条件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二、分夏秋两次组织开展小麦、玉米品种观摩考察,通过对比、筛选和综合评价,提出全市品种区域化布局建议,为政府决策和乡村振兴,当好用种参谋。三、抓好小麦种子田建设,为2024年秋播奠定良好的种源基础。四、抓好非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调查工作,加快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筛选更新换代步伐,为助推产业脱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优良品种支撑。五、做好南繁育种跟踪服务,推动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六、抓好全市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继续征集到的古老、珍稀、特有、名优的地方作物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的种质资源进行繁殖、提纯,复壮等保护与利用工作,为现代农作物育种、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七、做好全市现代种业项目的争取、申报、实施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八、做好全年各种农作物良种的综合评价工作,加快我市主要农作物品种梯队建设。九、配合省站做好农作物品种审定试验和田间考察鉴定工作。十、做好种子市场监测调度,及时掌握市场供需动态,指导种子企业有计划的备足种源,确保全市农业用种数量安全,增强种子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十一、积极参与沿黄旱地小麦品种协作攻关联盟,交流品种创新成果,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协作,促进现代种业协同发展。十二、做好春、秋、冬三季种子质量抽样检测工作,严把售前种子质量关。十三、做好小麦、玉米等主粮及瓜菜作物制种田田间抽样检测,提高种子生产质量。十四、做好全年度主粮作物各生产及试验环节转基因安全监管工作。十五、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服务,做好业务服务与指导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省种子工作总站评为全省种子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