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新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为人民生命与健康服务。承担区域内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疫苗管理,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 |
住所 | 西安市新城区案板街18号吉庆大厦C座1-1 | |
法定代表人 | 熊建芳 | |
开办资金 | 885.0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新城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70.72万元 | 2630.3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新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卫健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狠抓服务本领和能力提升,统筹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主题教育等重点工作,加快疾控建设步伐。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业务工作完成情况(一)传染病发病及报告概况2023年西安市新城区共发生乙、丙类传染病21种,共18791例,发病率2897.11/10万;发病数较上年度同期2676例上升了602.20%,死亡13例,较上年度同期8例上升了62.50%。(二)传染病预警概况及疫情处置今年中心对17种传染病发出预警149次,截至目前共处置聚集性疫情113起。(三)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监测持续开展新冠感染国家哨点(西一路街道兴乐社区)以及西安市社区人群哨点(韩森寨街道华清学府城社区)监测工作;组织开展国家和陕西省新冠再次感染调查工作,共调查新冠感染病例431人次,采集血清抗体测定388人;加强新冠病例24小时审核上报。对我辖区境外输入病例及时开展流调、采样送检和基因测序工作。撰写流调报告份,采送样10份。(四)地方病防治工作碘缺乏病监测及碘盐监测工作。完成碘缺乏病监测采样及检测学生(盐样210份、尿样210份),孕妇(盐样105份、尿样105份);甲状腺二度肿大病人随访5人。(五)计划免疫工作2023年1至11月,全区累计儿童建卡建证3520人,建卡建证率100%。常规疫苗共接种101706剂次,非免疫规划疫苗共接种212054剂次,各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95%。流感疫苗:2023年共采购49360剂次,截至目前共接种42188剂次,接种总剂次较去年全流感季提高了36%。新冠疫苗:共接种新冠病毒疫苗4321剂次,其中XBB变异株成分新冠病毒疫苗共接种844剂次。出血热疫苗:2023年新城区共下发出血热疫苗7277剂次,截至目前共接种5629剂次。(六)结核病防治工作全年发现活动性肺结核219例,发病率为33.76/10万。其中病原学阳性率达66.34%,病原学阳性患者耐药筛查率达95.2%。去年同期治疗成功率为96.75%、规则服药率为95.63%、规范管理率为96.88%。大疫情报告未到位患者总体到位率为97.07%。各项指标均已完成。(七)性病艾滋病防控工作2023年新报告HIV/AIDS107例,全区报告五种性病共1664例。开展暗娼人群干预覆盖2424人次;开展MSM人群干预覆盖2656人次,。完成艾滋病免费咨询及检测1330人;完成居民筛查20272人次,;看守所被羁押人员HIV抗体筛查1193人。(八)慢性病防控工作截至11月30日,高血压实际管理人数44234人;糖尿病实际管理人数14028人,均按慢病示范区要求完成指标任务,为明年省级慢病示范区创建奠定基础。截至11月30日,新城区各医疗机构共报告死亡病例4329例,2023年新城区各医疗机构共报告恶性肿瘤病例3456例,各医疗单位共录入急性心脑血管疾病3类4种1317例。(九)健康教育工作对辖区网络单位进行5轮健康教育及控烟工作专项督导,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走访查看237家辖区内重点单位、重点场所和重点点位。建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每两月围绕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形式等问题召开一次会议,为辖区单位提供健康教育宣传栏版式。2023年全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发放宣传资料95000余份;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187期;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213场,受众9452人;设点宣传122次,受众9279人。中心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宣传资料30000余份。(十)学校卫生工作2023年中心分两次共在20所中小学托幼机构及2所大学对6101名学生开展了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并根据监测数据,完成了分析报告。截至12月20日开展7-9岁口腔健康检查2149人,窝沟封闭人数1933人,封闭牙齿数6762颗;实施窝沟封闭的牙数达到需做窝沟封闭牙数的90%以上,3个月封闭完好率达到85%以上,降低儿童恒牙龋病患病率。开展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检查人数3622人,已完成第一次局部用氟3622人。第二次局部用氟2712人。并按时上报了全部信息资料。(十一)职业卫生工作与放射卫生我辖区2023年共有尘肺病人72人,随访34人,死亡26人,失访3人,9人身份证号码属于西安市外无联系方式,目前均已完成网报,并对12名尘肺病人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截至11月15日完成职业健康体检人员个案审核885人。无确诊职业病病例上报。(十二)卫生检验监测工作完成国家碘盐、尿碘4份盲样实验室间质控考核,省级新冠病毒核酸5份盲样检测及质量综合考核,市级实验室间饮用水检测技术和食品检测技术盲样考核2项,市级艾滋病实验室5份盲样检测及质量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均合格;完成对所辖区域12家居民生活饮用水监测点33项常规指标项目检测;对辖区的6个末梢水、6个二次供水监测点进行了枯水期、丰水期两次水质监测,全年共监测水样24份。城市饮用水监测结果显示,24份水样,合格24份,合格率100%;完成国家居民碘盐、尿碘监测项目检测任务,对5个社区315份碘盐、315份尿碘含量进行了检测;1-6月HIV初筛实验室完成工作任务共计1818人份,其中看守所羁押人群血样采集、检测共1193份,MSM阳性复核检测10份,哨点监测检测421份,VCT检测13份,CD4样品采集、运送86份。病载61份,分子流调35份。为社区行动不便人员上门采集血样7人份;2023年我区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数1277例,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报告数量位居全市第五,承担主动监测的哨点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上报标本数量149例,检出阳性结果13例,阳性检出率8.72%,采集标本任务达到国家、省级计划要求。全年食源性疾病相关预警58起,未发生食源性疾病聚集性事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2023年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狠抓落实,补短板,找差距,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结核病全年工作目标。全年辖区学校无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结防科获得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绩效考核先进集体。(二)夯实学校传染病防控,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新城区今冬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一直在全市相对地位水平,防控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并在全市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会上做了发言交流。(三)今年来,我中心积极开展信息宣传工作,报送信息4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民日报、群众新闻,西安市卫健委、区政府官网等采用,在全区卫健系统信息报送工作中名列前茅,得到了卫健局领导的肯定与表扬。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对一些“老大难”问题,例如慢病防治管理工作个别省级单位多项工作推进不利,艾滋病随访病人跟踪等问题,还需继续拓宽思路,缺乏肯硬骨头的魄力;二是学术研究氛围不浓,近年来虽然有些科室在自己的领域也做了一些学术研究,但科研动力不足,产出不够,有待提升。四、改进措施1、积极与上级管理部门沟通,请上级部门协助与省级单位协调,帮助推进各项工作开展。2、多借助西安预防医学会平台参与学术活动,多组织课题研究等学术活动,并请省市疾控及相关专家进行学术指导。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做好传染病防控,持续做好疫情监测应急处置。密切关注中省市疫情动态,坚持按照“统一领导、联防联控、多源监测、及时预警”工作原则,采取常规与应急监测、哨点与人群监测、输入与本土疫情监测相结合策略,及时研判疫情趋势、及时预警疫情风险。适时扩大防控范围,夯实齐抓共管防疫模式。继续加强与教育局保健所的合作,落实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措施,防止学校聚集性疫情的发生。(二)继续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各项措施落地。艾滋病随访检测,加大病人的管理力度,做好宣传动员,及时督促病人按要求到市第八医院和疾控中心完成艾滋病检测;推进数字化和星级门诊创建,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数字化门诊全覆盖,西京、存济医学中心创三级以上星级门诊;积极申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争取区政府和区相关部门支持,拿出创建方案和计划,稳步推进;积极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畅通信息渠道的同时,更要强化自身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确保在配合省市专家组开展调查处置工作时能经得起实战考验。(三)顺应疾控体制改革需要,深入探究新形势下符合疾控事业发展要求的工作运行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落细工作措施,形成上下联动、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挖掘内生动力,推动疾病防控工作科学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2022年度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绩效考核先进集体;新城区“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西安市2023年卫生应急技能竞赛团体特等奖;2023年西安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全市碘缺乏病防治技术竞赛团体二等奖;第十届卫生健康系统无偿献血无偿献血先进单位;“预防近视”作品获2023中国健康科普大赛视频类作品三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