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

汉中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4 10:04
单位名称 汉中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人民群众不动产登记提供保障服务。业务范围:汉台区行政区划范围内土地、房产、林地、承包经营权等不动产登记及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全市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设。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滨江路晨晖帝景府二楼
法定代表人 熊伟
开办资金 663.9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10.24万元 923.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是高质量完成各项登记业务。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全年共计办理不动产权登记业务62407件,其中办理房地产登记32248件,办理农房一体登记7084宗,办理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1710宗,办理抵押登记业务13422件,合计抵押担保金额78.31亿元,为抵押人办理相关事宜复印不动产权证976人次,抵押状况查询928件。办理居住权登记2件。办理不动产预告登记业务7240件。共颁发不动产权证书39987本,出具不动产登记证明13266份。受理各级人民法院查封登记701件。信息档案科全年接收档案27398件,出具不动产查询证明20833份,协助司法部门、律师查询10048件,协助省厅、省、市委组织部门查询1078人次,省厅精准查询260人次。二是积极开展居住权登记。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居住权的相关规定,依法规范居住权登记,保障居住权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规定,中心制定了《汉中市居住权登记操作规范》。明确居住权的相关定义、设立条件、申请主体、申请材料、审查要点及工作流程,在全省居住权登记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心已全面具备居住权登记条件,办理居住权登记2件。三是积极推进非公证继承业务办理。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中心研究制定了《汉中市不动产继承登记(非公证)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试行)》。规范了继承登记的申请材料及工作流程,全力将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业务办得既快捷又安全。全年共办理非公证继承810件。四是创新开展带押过户业务。联合多部门研究印发《关于协同开展不动产“带押过户”业务的通知》。阐述了“带押过户”的法定概念及法理依据,制定了“带押过户”的业务流程,为不动产登记深化改革作出了大胆尝试。全年办理住宅类带押过户业务15件,全款购房1件,办理同一银行业务3件,跨行业务11件,买方贷款712万元,卖方原贷款685万元。五是全力推进农村不动产登记。进一步巩固完善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地籍调查成果,全年共计受理登记7084件,占年度任务的75.72%。配合汉台分局对6个镇办58个村8288份不动产权证书进行了发放,目前已累计发放不动产登记证书19025份,占发证总任务的37.74%。2023年8月2日中心已全面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成果更新汇交工作,汇交数据共1724条。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1.社会效益一是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完成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中心始终秉承“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依法依规、让利于民”的工作原则,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商品房办证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市本级纳入全市处遗台账合计74个项目,涉及25367户。目前已完成全面完成首次登记,办理转移登记9558户。二是创新服务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中心立足改革创新,深化我市“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电子签章等新技术,升级改版汉中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启用不动产登记“微服务”功能,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服务方式转变。今年通过“微服务”小程序办理抵押登记101件,办理预告及预抵押登记8件,核发电子不动产权证书41649份,电子不动产登记证明16500份,电子查询证明12932份。2.经济效益一是进一步稳固中心与金融机构合作机制。西安银行、建设银行、长安银行、邮政储蓄等7个银行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全年共计办理预告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940件,占预购商品房抵押预告登记总量比例达到45.2%,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704件,占窗口受理同类业务总量的16%。二是进一步构建登记服务新格局。登记中心大力开展“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业务,作为省厅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中心组织业务骨干,邀请各部门积极参与,全市办理“交房即交证”项目36个,惠及群众3527户;办理“交地即交证”88宗2148.859亩,受益企业72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为民服务能力本领还需提高。窗口一线工作人员对不动产登记业务知识的学习理解不够深刻,科室间人员缺少轮岗交流,离先进地区“一人一窗”综合受理的业务素养还有很大差距。二是不动产登记便利度不高。“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应用覆盖范围不够全面,PC端登记大厅尚未开通,缺乏不动产登记证书、证明自助查询打印设备,在服务便利度上与省内其他城市存在差距。三是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水平急需提高。随着登记业务类型的不断扩展,档案室库容已经严重过载,档案室已经饱和,已无法按照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对新增的不动产登记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的本领。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和自然资源工作大局,锚定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不断巩固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成果,强基础、补短板、抓落实、创亮点,着力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不断深入、登记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登记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登记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二是积极开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方提升不动产登记办理的便利度。加快构建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充分运用电子(交易)合同、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技术成果,持续深化部门信息共享应用,探索开展抵押登记、预告登记常规性业务的无纸化网办,不断提高网办规模和数量,推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三是适时谋划档案室扩容工作。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档案室现有的空间,做好档案的归档保存。及时上报市政府,沟通协调解决档案室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持续加强不动产登记队伍建设。坚持把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作为工作抓手,对标省厅登记大厅“体检”指标,着力建设全省标准化不动产登记示范大厅。不断丰富业务学习方式,积极号召干部职工报考不动产登记代理人,形成以学促干强本领,以干促学提能力的良好氛围。二是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不断扩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覆盖范围,探索开发不动产登记PC端服务,持续优化手机端服务,推动不动产登记税、费缴纳“一次收缴、后台自动清分入账(库)”取得成效。三是稳妥推进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按照部、省对地籍管理工作的最新要求,研究制定市本级《不动产地籍调查和测绘成果管理办法》。努力扩展三个“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服务范围,持续推动“双交”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提升“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覆盖面。四是持续数治转型推进登记工作。积极推进抵押登记进银行、不动产“带押过户”、不动产信息查询进银行等三项业务。加强数据应用,实现二维地籍图可视化及证书附图电子化。充分运用电子(交易)合同、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技术成果,持续深化部门信息共享应用,探索开展抵押登记、预告登记常规性业务的无纸化网办,不断提高网办规模和数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2月被市自然资源局表彰为2023年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