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党岔镇中心小学

榆林市横山区党岔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14 09:52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党岔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小学义务教育。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党岔镇南庄村
法定代表人 韩浪军
开办资金 11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7.15万元 985.77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党岔镇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3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按要求及时变更。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业务开展情况1、德育工作彰显成效我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拓宽德育途径,深化学生养成教育。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实现德育工作生活化、特色化。着力优化了德育内容,改进了工作方法,做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更新教育理念。各个学科教师积极挖掘学科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做到了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德育工作的强化,学校校风好、班风正、学风浓,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2、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抓好班子建设,增强依法治校意识。学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努力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以师为本,以生为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的个人修养。针对问题商量对策,集思广益,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强化过程管理,注重扬优促差,促教师奋进,建和谐校园。学校坚持班子值班制度及校领导巡查制度。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注重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人翁作用,强化民主立校力度。3、教师队伍日臻成熟学校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上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加强了教科研、课题研究力度,进一步强化“科研兴教、质量强校”的意识,重视教研教改工作,逐步完善教研教改目标管理和激励引导机制,根据目前的教改形式和平时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时展开讨论和研究,鼓励广大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充分发挥中心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形成校际教师交流机制,促进了区域内教师的校际联动。充分利用学校办学条件及教育管理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了与兄弟学校、完小校间的互动交流范围。4、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学校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度,制定了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落实13530管理模式,每逢节假日放假学校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另一方面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告知、提醒学生家长。从而各自明确责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牢固树立安全教育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教室、黑板报、国旗下的讲话、手抄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宣传安全防范小常识。5、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后勤规章制度。定期对学校资产进行了摸底清查,所有资产全部登记、建账。同时按照财政局、教体局有关要求,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坚持民主、透明、规范、节约的原则,学校管理日趋完善。取得经济社会效益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显著提升了所在社区的教育水平。学生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社区的学习氛围日益浓厚,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等方式,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学校与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生态,为社区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存在问题教育教学资源仍需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提高使用效率。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需持续优化,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学生管理工作中需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四、整改措施1、以三个课堂为抓手,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设置足够的功能部室,加强部室的使用管理。2、学校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做好特岗教师招聘,补充英语学科教师,加强专业教师的校本培训和研修。3、学校不断优化德育课程体系,以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丰富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五、下一步工作计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教育。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校园设施水平,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上级举办单位评为“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均衡发展先进集体”“语言文字规范化优秀学校”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