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商州区第三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城关街道办事处林涧村5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白锋军 | |
开办资金 | 51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商州区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21.8万元 | 620.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校在区科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2023年工作回顾(一)重视师德建设,提升师德修养。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商州区第三小学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规范教师的行为,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二)围绕立德树人,落实素质教育。1.重视养成教育。我校始终“立足学生终身发展”,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习惯培养放在第一位,坚持将良好习惯培养融入“开学第一课”并贯穿每学期始终。2.强化礼仪教育。以常规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以文明礼仪活动为契机,坚持从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课间操、眼保健操、放学路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风气、纪律秩序、室内绿化美化、环境卫生、集会活动、课外活动、班级建设等进行周量化、月评估、学期评比,将常规督察和突击检查相结合,使常规工作的检查、督促、评比成为常态。3.加强自我教育。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在校一日常规”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全体教职工参与教育指导,值周人员、红领巾监督岗、值周中队、安全小卫士做好全面督查,做好记录,学校及时表扬和通报。经过不懈努力,我校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逐步增强。4.注重德育实践。我校采用德育活动化、育人生活化的做法,在学生中分别开展了“学雷锋活动月”“清明节祭奠革命英烈”“少先队建队日”等主题教育活动和“爱绿护绿”“劳动节”等专题教育活动;成功组织开展了:校园文化艺术节暨庆“六一”表彰活动、五年级英语情景剧展演、四年级课桌舞比赛、等活动。5.突出特色教育。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彰显学校特色,按照学校“合格+特长”的育人要求,我校把开展特色社团活动作为学校的常态。6.重视教育信息化。扎实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学科、学生融合创新发展,积极打造智慧校园。7.抓好体育工作。本学年度,我校全面落实“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政策,成功举办了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趣味运动会和智力“三棋”大赛,教师工间操比赛,全校课间操比赛,按时完成和上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8.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学校重视劳动教育,严格按要求开齐开足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为学生编制《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手册》,并投入使用。通过开展劳动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接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三)注重内涵发展,打造书香校园。我校以“创建市级文明校园”为抓手,加大资金投入,对班级制度文化、墙面标语、物品摆放等进行精心设计布局,加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步伐,全力打造书香校园,积极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构建独具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四)落实“双减”政策,减负提质增效。1.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要求,我校督导全体教师,严格强化“五项管理”举措,不断研究学情和教情。同时,不断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以教研组为单位,扎实开展学习新课标专题活动。由学校教研室统筹安排,要求各教研组集思广益,通过多种形式学习,不断领会新课标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方法,努力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作用。3.教学常规科学化、规范化。(1)坚持月评估制度。学校分文科、理科、艺体、综合、班子成员五个评估组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内容涵盖计划、总结、教案、反思、作业批改、听评课、辅导情况、班务记录、教师基本功、政治业务学习笔记、加代课、请假等方方面面。(2)坚持督查反馈制度。教导处坚持每天对教学常规工作进行督查,及时查漏补缺,做到一周一反馈。对突出问题在每周例会期间进行有效反馈,逐步使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精细化。4.出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六条”措施。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学校在严格遵守“双减”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六条”措施。(1)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管理体系。(2)建立学校领导包抓责任体系。(3)建立“三级三类”骨干和高级教师传帮带示范引领提升工程。(4)建立科任教师服务学生,强化课后服务水平,提升学业水平评价体系。(5)提升后勤保障服务水平,强化部门团结协作,共同营造良好育人氛围。(6)建立赏罚分明、质量为本的评估监督体系。(五)重视科研兴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1.校本研修精细化、常态化。学校坚持“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的教科研策略,针对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研究,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校依托陕西省白锋军名师工作坊、王晓妮名师工作室和田淑惠名师工作坊,开展线上线下、室坊交流、校际合作等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3.聚焦课堂,反复研磨提效益。一年来,学校扎实开展新到教师汇报课、教研组内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党员先锋示范课、思政教师大练兵,成功组织开展“杏坛春韵”“芳华秋韵”课堂教学大赛,“名师+”优秀教育团成员送教送培活动、“名校+”之宁商协作交流活动、“名校+”西商融合之结对帮扶校际联盟教研活动。4.克服困难,教师培训稳步推进。学校重视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5.扎实开展教师“学、听、讲、研、练”五项活动,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6.认真开展“三大赛事”,有效提升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综合素养能力。学校高度重视“三大赛事”,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全面提升学校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六)重视送培送教,做好家校合作。1.辐射带动,送培送教共提升。学校与牧护关镇中心小学、夜村镇中心小学等学校结对子,定点帮扶,送教下乡,分享教育经验。2.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推选家长志愿者。3.利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定期开展活动。(七)规范后勤管理,改善育人环境。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和学校的多方努力下,学校加快硬件建设步伐,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对教室、教师办公室进行维修改造装修,对连廊书吧、科创室进行装修使用,学校教学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完成,预计明年秋季建成投入使用。(八)搞好工会工作,维护职工权益。学校工会在学校党支部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切实行使工会建设、参与、教育和维护四大职能,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强化民主管理意识,开好教代会,做好换届选举,搞好校务公开工作,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贡献力量。(九)加强安全防范,为师生保驾护航。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安全副校长为副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2.健全各项制度。我校制定完善了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编撰了《商州区第三小学学校规章制度汇编》、《安全管理手册》,对责任人、应急措施、具体分工和职责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3.狠抓安全常规。落实5530安全教育,坚持每周有安全工作安排,升旗仪式上有对安全工作的专题讲解和安全知识宣传,在全校上下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人人重安全”的良好氛围。4.重视安全演练。学校每月一个主题,进行主题安全演练。结合5.12、11.9等重要节日开展全员参与的防震、防踩踏,防溺水,防火逃生为主题的演练,加强师生自救自护能力。二、今后努力的方向1.进一步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强化“五项管理”举措,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3.进一步加强与外校合作交流活动。继续加大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力度,建立学习汇报机制,让教师都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4.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培训,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力争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教学氛围,把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三、2024年工作谋划1.狠抓教学质量。狠抓教学常规,严格执行“五项管理”,严格落实“六条措施”,快速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2.实施科研兴校。扎实开展教师“学、听、讲、研、练”五项活动,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3.提升校园文化。通过校园育人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创造优美环境、提供多样平台。4.课程体系建设。继续优化“缤纷童年”课程体系,实施“通情达理、文武双全、劳逸结合”的新六育课程体系。5.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学综合楼建设、建设高标准功能部室,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条件。一年来,我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城区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今后,我们将坚定信心,团结一致,进一步发扬主人翁精神,踔厉奋发,守正创新,笃行不怠,勇毅前行,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