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长县> 子长市财政预算评审评价中心

子长市财政预算评审评价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4 09:37
单位名称 子长市财政预算评审评价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财政预算评审评价工作。部门预算和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初审和绩效评价;配合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受主管部门委派管理地方财政周转金借款,负责本费回收、收益结算。
住所 陕西省子长市瓦窑堡街道7村2号运政大楼四楼408
法定代表人 李彦军
开办资金 15.9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长市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万元 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财政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持续完善预算管理,全面落实绩效改革。持续依托陕西省“财政云”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开展了线上单位自评工作,对212个行政事业单位1951个财政项目支出进行了自评,自评金额达20,7153万元。积极探索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工作,扎实推进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建设,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建设工作方案》和《关于2022年推进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建设工作计划》文件精神,对市公安局、安定镇政府、市文昌山龙虎山景区服务中心、市环卫站、革命烈士纪念馆等五个部门单位新增项目进行了事前绩效评估,涉及预算资金1270万元,同时建立了市农业农村局预算绩效目标体系。进一步加强了预算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效果。二、取得的社会成效:扎实开展绩效评价,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子长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子财办绩〔2023〕3号)文件要求,我中心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按照委托第三方机构和自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价工作,对2022年度12个市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项目和1个市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部门整体支出进行了重点评价,涉及金额共计32,661.8万元。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督促部门及地方进行整改,并推动将部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做好市委“四件民生实事”重点项目和市政府重大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三、存在问题:(一)预算单位抽查复核自评有待提高。自评报告方面:一是部分自评项目存在自评报告内容不完整;二是项目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写的太笼统,不够详细;三是部分单位自评表与自评报告得分不符。自评方面:一是部分单位指标设置存在不合理情况,没有达到量化细化要求;二是部分项目未设置三级指标;三是大部分项目未上传指标做证附件。评分指标体系方面:一是部分自评项目存在数量指标不准确情况;二是部分自评项目存在成本指标未细化,同时与数量指标和资金量不符的情况。(二)项目单位绩效管理质量有待提升。一是部分被评价单位施工合同及验收资料填写不规范,成本控制不严;二是部分被评价单位项目工期超过计划工期,项目进度缓慢;三是部分被评价单位项目预算不严谨,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项目执行未严格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存在费用跨期报销现象;四是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科学,绩效自评工作不到位;五是财务核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财务监督环节相对薄弱,专项资金支出监管不到位,基层督导力度不够。四、整改措施:一是科学公正。绩效评价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映。二是统筹兼顾。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职责明确,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单位自评应由项目单位自主实施,即“谁支出、谁自评”。三是激励约束。绩效评价结果应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实质性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有效要安排、低效要压减、无效要问责。四是公开透明。绩效评价结果应依法依规公开,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五、下一步打算:2024年,我中心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积极探索绩效管理改革,扎实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思路及主要措施制定如下:(一)持续加强绩效评价工作。一是提高业务质量水平,加强单位业务人员培训,统一标准和要求,对项目实施单位经常开展督促检查,对计划绩效评价的单位按时按点严格评价,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强化预算评审工作,促进预算执行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加强项目库建设和管理,推进项目立项依据政策化、实施方案合理化、绩效目标科学化。三是持续推进单位自评,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设置目标应规范、合理、明确具体,达到指标细化、量化的描述,同时将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到下一年度单位部门预算当中,进一步强化预算单位的支出责任和绩效意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一是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预算执行单位,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降低支出成本,增强支出责任,形成反馈、整改、提升绩效的良性循环。二是探索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将部门整体绩效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对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政策和项目督促改进,对交叉重复、碎片化的政策和项目予以调整,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效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