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翔区> 宝鸡市凤翔区教学研究室

宝鸡市凤翔区教学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4-03-14 08:45
单位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教学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学校教、学、管、研,抓好德育工作的实施。指导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
住所 宝鸡市凤翔区秦凤路6号
法定代表人 张小军
开办资金 109.9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凤翔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24万元 25.46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教学研究室.公益 从业人数  3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点面同发力,促进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整体跃升1.创新帮扶方式打造基层教研新样态多管齐下探索乡村学校教研教学新路径。创新实施蹲点教研新模式,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精确了解学校实际,安排全室教研员下沉基层,进校驻点,深入课堂,围绕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师成长等方面为学校“把脉问诊,对症开方”,切实打造高效精品课堂。为充分发挥城区学校教学资源优势和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定期组织学科教研员、骨干名师赴各乡镇中小学开展“送教下乡”实践活动,示范课辐射各校各学科上千教师,扎实推进跨校研讨交流、共建优秀课堂、强化课题指导、区校深度联动。实施新教研员老带新工程,从教研业务上加强指导帮扶。同时注重兼职教研员队伍建设,召开兼职教研员工作培训会,举办兼职教研员教研成果交流评选活动,推动兼职教研员成长,有效促进校本研究和教学改革发展步伐。2.深化教研共富实现课程改革长期动态优化提站位。聚焦最新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先后举办新课标学校暨学科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完成中考科目及小学课程标准解读工作并将学研新课标情况纳入常规检查内容,助推各校启动新课标学研用工作,积极探索素养目标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举办“教研论坛”,从2022年起共24期。室领导牵头开展《深研教改精神,立足区域实际,自我加压赋能,做好服务引领》《中考省级统一命题的价值如何实现》专题讲座,全体教研员共思共谈校验政策理论,共学共用学科课标内涵,以实践式、主题式教研实现“共促激活”。降重心。始终关注课程改革最后一公里,引领好课堂教学改革,让改革真正落地。研究出台《凤翔区推进“宝鸡好课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问题为导向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开展各学科各学段“聚焦新课标赋能好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17次、研讨(示范)课42节、专题研讨17场。先后两次举办全区高一学科示范课暨学科研讨会,指导高一教师积极开展“三新”背景下的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开展高中新教材示范课暨学科研讨9场、初中学科研讨2次、小学学科研讨1次,中考专题讲座3场。推进基于教学实践问题的系列教研活动,做到有主题、持续性、参与深、有转化,营造出浓厚教研氛围。3.坚持标准引领推进教学管理做实做优紧跟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教学管理转型步伐,及时修订《凤翔县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助力区域内各中小学理解并落实教学常规的工作范式。以“抓过程、抓亮点、抓细节”为主要思路,开展年度“三常规”工作检查和反馈,给予学校教学及管理人员具有前瞻性、支持性的教学管理指导和分享。从10月中旬起至12月上旬,完成对区内一所高中、16所初中(九年制)学校、21所规模小学的教学工作检查。落实两考质量监测分析,组织参加全市高三质量检测2次,召开高三市质检质量分析会2次,印发高三市质检试卷分析18期,组织全区九年级模考2次,召开九年级模考质量分析会2次,印发九年级模考试卷分析2期,落实教学过程调控,保障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抓创新实践,推动特色教育教学成果换挡升级1.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区域思政品牌为紧密联系中小学实际,深化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专设思政教育研究组,加强一体化专业引领和教研指导,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进课堂专题研讨活动、中小学思政课观摩研讨课。坚持教师为要赋能思政发展,举办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评选2023年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标兵49名,坚持教学为首推动思政课创新示范,开展“中小学思政精品课”建设工作,征集思政课视频30件。全方位多措并举助力思政课改革再上新台阶。2.夯实“作业革命”引领优秀教学成果迈向“品质提升”“作业革命”实践进入需要融合创新再发展的重要阶段,多措并举为“作业革命”取得特色实效提供新动能。调研带动,深化研究。学期初教科组专题辅导《针对性的作业设计与布置》,进一步深化教研员对“作业革命”教学改革的认识。教研员深入35所中小学开展“作业革命”助推教学提质情况专题调研,了解全区“作业革命”教学改革的现状,总结改革成效,摸清制约改革推进的因素。典型引领,优化生态。10月20日在南指挥镇东指挥中心小学召开了全区小学段“作业革命”教学改革工作成效展示会,引领推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本土化转化、推广应用工作,为教学质量提升护航筑基。3.信息技术融合教学赋能课堂智慧化高效化转型推动教育教学深层次系统性变革,信息化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深层次融合是重要支撑力量。三月底我室联合宝鸡基础教育混合式教学研究中心举办全区课堂教学改革暨混合式教学研讨活动,引领全区教师学习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扎实开展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实践。12月中旬,我区举办了2023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以赛促教展示教师们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也以此为契机实现信息技术支持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目前我区城区三所初中12xue教学实验稳步推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我室坚持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工作思想,立足长远谋全局,集中精力促教育,教科研本职工作成果显著。我室先后荣获第38届宝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陕西省第十届优秀教学设计推选交流活动组织工作优秀单位等殊荣。我室先后在全市高考改革2024年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宝鸡市“新高考背景下习题讲评课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交流发言。受到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激励我室继续深耕教科研提质增效,推动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作为提高我区教育质量的“压舱石”、推动教育专业力量成长的“催化剂”,凤翔区教学研究室在本年度有重点、有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在强化落实新课改、开展丰富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都取得了颇具亮点的工作实绩,但是,在当前教育环境不断变化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面对基层教育复杂现状,我室工作思路依然需要不断更新、工作方式和内容需要持续反思优化。(一)存在问题1.教育转型和教研品质的实现离不开先进教育理念、教研文化和教学思路作为“先锋军”,而当前依然存在教育教学理念偏向传统拘束的现象,教研文化在走向本土化、更加切合基层教育现状层面依然存在创新和进步空间。2.基于数字时代语境与高质量教育建设需求的基层教研呼唤着教研形式的多元化,而当前存在教研活动形式不够立体化、组织方式单一化、跨校跨学科跨学段联动性弱等问题。3.校本教研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教研员与学校教师互动程度、施研施教精准程度、监督落实新课程理念方式方法等都还有可发挥空间。(二)改进措施1.按照新时代教师素质要求,围绕最新学科课程标准、优质课堂构建原则、核心素养理念等内容,结合科目实际与学情,通过专题讲座、问题研讨、教学反思经验分享等方式不断进行专业引领、交流学习,传递强化传递先进育人理念与先进教育思想,坚持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更高站位引领教学改革落实和教学质量提升。2.结合学校工作需要,探索结合时代语境、利用综合资源搭建各类交流分享平台,创新教研形式与教学展示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学科教学能力。立足教研室集中视导与教研员独立深入学校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课堂和教学,采用推门听课、随机抽查等方式了解真实情况,研究分析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研工作由“规范化”迈向“品质化”。3.持续深化对新课标理念的解读,积极探索多样化贯彻落实新课标课堂模式的实践,不断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课堂模式,探索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道路,实现我区基础教育的新一轮发展。四、2024年工作计划凤翔区教学研究室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各级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聚焦市教研室、区局重点工作,以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核心,细致谋划2024年工作,科学、系统、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研究事业。切实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新高考综合改革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实践,创新教研指导基层教学发展新方式,以专业力量擦亮凤翔教研品牌,谱写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新发展的美好蓝图。1.创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常规管理模式,督促各校立足校情学情,科学定位、精准施策、系统规划、实现精细化管理,发挥学校常规管理改进工作在“双新”“双减”背景下的新功能、新成效。2.高标准建设教研员队伍,坚持举办教研论坛,不断提高全体教研员水平和能力,坚持探索完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全体教研员服务大局、创新引领和德才兼备水平。3.切实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围绕新课标新教材,坚持问题导向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研制新教案、创新课程模式、反思教学评价,形成聚焦核心素养的“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格局。4.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提升基层学校校本教研水平,区教研室要求并引领各校各教师立足学生和课堂开展特色校本教研,激活学科组、教研组的科研氛围,以提高校本研究质量、力求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5.以作业革命、思政课创新实践、信息技术融合课改等区域教育着力点和生长点持续引导广大教师持续探索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内涵的教学改革道路,开创我区教育品牌生成、教育改革事业全面开花新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一年来,我室教科研成绩显著。我室先后第38届宝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陕西省第十届优秀教学设计推选交流活动组织工作优秀单位等殊荣。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