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岐山县>
岐山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岐山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3 17:27
单位名称
岐山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丰富青少年课外学习、生活,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校外文化、娱乐环境。为全县青少年校外活动规划、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正确引导和指导全县青少年校外活动开展;组织开展青少年校外健身、读书、娱乐、艺体培训等活动。
住所
岐山县城北环路西段
法定代表人
李永鸿
开办资金
47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岐山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4.86万元
234.86万元
网上名称
岐山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积极宣传,巩固文明实践成果。充分发挥教体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的主体作用,引导37支“春泥护花”志愿服务分队,按照县文明实践“一月一主题”活动要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有序开展;积极探索和拓展志愿服形式,初步打造“让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等6个志愿服务项目,全年共报送活动信息40余条。在岐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项目荣获优胜奖。(二)、创新思路,拓宽校外培训视野。这一年来,为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岐山县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文件要求,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中心领导班子带领培训人员多次下乡进校,调研家长,教师、学生,不断和学校多次商议研讨,决定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从中选取5所小学,组织专业教师,分成专业小组每周1次,共计120多节次的送教活动。此活动开拓了校外培训的新局面,丰富乡村学校孩子的课后服务形式,促进了“双减”工作成效及素质教育的发展。(三).爱心传递,弘扬传统文化美德。这一年来,为仝寨村举办“迎元宵、送祝福”慰问演出活动;在周原广场举行“你我与雷锋同行”服务活动;联系陕西阳光慈善发展中心为凤鸣镇太子中心小学爱心捐赠活动;与县慈善协会联合在蔡家坡镇落星堡小学开展“慈善爱心助教育、志愿服务暖童心“捐赠活动;举办迎重阳颂党恩演唱活动等。活动开展以来共资助困难家庭学生10人,资金5000元,捐赠书包,文具盒、书籍等价值25000余元。用爱心与行动续写雷锋故事,让传统美德永放光芒。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中心全面提升培训活动育人水平,开设钢琴、素描、播音主持、陶艺体验等专业10多个,培训学员300多名,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教育功能。通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果,受到社会一致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我中心始终坚持公益为先,提高社会宣传服务力度,长期组织开展全县青少年科技指导、课后服务、大型文艺活动等;二是由于上级收费停止,开展培训活动存在运行困难问题。(二)改进措施一是从全县教师队伍临聘优秀专业教师,解决校外培训教师不足。二是在培训活动上,以就近县中心小学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实现培训生源大幅增加。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大力开展送教培训,充分发挥校外教育服务功能。结合送教下乡活动任务常态化,不断完善送教下乡普惠性制度,扩大农村偏远地区、贫困家庭子女、素质特长生的关爱活动,继续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公益性原则。计划全年开展送教、课后服务等不少于30余次。(二)加强校际有效衔接,开展主题鲜明的实践教育活动。把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组织校外教育力量,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人力资源,辐射功能、阵地优势,遵循开展活动的组织程序。开展普及性教育和主题鲜明的实践教育活动,计划全年开展各类活动不少于50余次,加强与全县中小学教育有效衔接,不断开创我县校外教育工作新局面。我中心坚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县局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为我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