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咸阳市>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4-03-13 15:57
单位名称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文物研究,弘扬民族文化。考古发掘与研究,文物调查,整理编写发掘报告。
住所
咸阳市环城西路1号
法定代表人
谢高文
开办资金
13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3.5万元
101.6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咸阳市考古所以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严格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工作方针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高效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本年度,我所开展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项目共计22项。截止年底,完成20项,2项正在进行。发掘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墓葬、灰坑等各类遗迹1032处,出土文物3730件(组)。二、加强交流互鉴,促进优势互补我所与咸阳师范学院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并开展行业导师进课堂活动,谢高文、赵旭阳、李昆桦3人在咸阳师范学院开展了教学活动。谢高文、赵旭阳同志参加了城市建设与城市考古联盟会议、西工大“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会议、敦煌与丝路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秦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暨秦文化研究会学术年会等8个学术交流会。并做《西汉帝陵与云陵、甘泉宫考古工作收获》、《中西文化交流最新实证——塔儿坡秦墓新出金泡饰》、《咸阳碱滩秦墓考古新收获》等学术报告。我所平陵十六国墓出土的6件文物,参加张掖博物馆举办的“大道攸归•五凉文化展”文物展览。三、开展业务培训,提升科研水平举办咸阳考古大讲堂4期,邀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行业内知名学者刘振东、冉万里、刘卫鹏、杨军昌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四位专家分别从城址布局、文化交流、遗物形制及科技考古等方面向大家多角度展示考古研究。先后四次组织业务干部前往西头遗址、雍城遗址、北杜北朝墓地、空港宇文觉墓等省市考古现场观摩学习。开展咸阳市考古地理信息系统操作培训;组织业务干部参加文物基础概论第三期线上培训班。武海参加2023年全市文物保护修复与日常维护培训班。四、加强学术研究,传承中华文明在考古发掘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加大了资料整理力度,对出土文物进行清洗、拼对、绘图、照相、描述等,深入展开研究工作。完成马泉中学(86件)、阿史那怀道墓(599)、崔俭墓(174件)、空港北周墓(94件)、空港042M1(77件)项目,共计1030件出土文物的资料整理工作。2022年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加快资料整理的基础之上,共发表简报、论文6篇。1.《陕西咸阳底张村十六国墓M54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23年2期,苏庆元等5人2.《陕西咸阳塔儿坡战国秦墓》,《大众考古》2023年2期。李昆桦、杨灵玲、赵旭阳。3.AmultidisciplinarystudyonaTangjointburial,PLOSONE,July26,2023(《唐代合葬墓的多学科研究》)谢高文、王亚飞等4.《浅论新技术条件下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李昆桦、杨灵玲,《科技新时代》2023年2期5.《陕西史前考古研究发现》,李昆桦,《信息技术时代》,2023年2期6.《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杨灵玲,《探索科学》,2023年4期。五、科技赋能,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本年度,我所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对碱滩、京基一品战国秦墓出土人骨标本进行全面、综合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双泉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出土的植物残留物进行了现场提取、实验室鉴定分析;与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对西北机电项目人骨标本进行鉴定分析。继续开展咸阳考古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对历年发掘的历史档案资料及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数字化工作,拟逐步完成我所历年来考古发掘资料数字化,进行资料整合和建立考古地理信息系统,支撑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和考古科研工作。六、筑牢安全线,织密防护网我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不定期开展文物安全自查,构建文物安全保护常态长效机制。全年开展考古工地、科研基地安全检查12次,确保了零事故发生。配合“秦鹰”打击防范文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积极参与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工作,进行文物犯罪现场勘查认定三次(旬邑县一处、淳化县两处、礼泉县四处),客观、准确地对犯罪现场进行认定,为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活动提供专业依据。七、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考古发掘和文物调查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文物又为我市经济建设排除了隐患;2、2023年非税收入任务1800万元,实际上缴国库3275.75万元,为我市文物保护和经济大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八、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考古发掘工作任务大、工期紧,致使考古资料的整理滞后,学术研究成果较少。九、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按照“快出成果、快出人才”的工作思路。二是加强近年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缩短考古资料对外公布周期。十、下一步主要工作计划:1.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制定、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坚持“两利”原则,积极完成市文化和旅游局交办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3.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确保文物安全。4.持续抓好党建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要求。5.完成市文化和旅游局下达的其他临时性工作。6.充分利用科研基地,加快整理积压的考古资料,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加大业务人员培训力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