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花园国有林场

渭南市临渭区花园国有林场

发布时间: 2024-03-13 15:57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花园国有林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天然林保护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检查、监督和试点示范;森林防火知识宣传,防火信息交流,森林火险预防与扑救;森林病虫鼠害防止与预测预报;林业政策宣传与行政执法。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花园村南
法定代表人 张军涛
开办资金 6.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11万元 20.45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花园国有林场.公益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强化管理,精心组织实施林业工程为了确保区局下达的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质量,结合我场实际,抽调精兵强将,实施了青松抢救项目,防治松林2万亩,筑起我区秦岭生态安全隔离带,杜绝松材线虫传入我区,有效维护我区28万亩的山林资源安全。今年先后三次清理黄狗峪大型落石、修建移动信号塔和接通清明山电力线路,解决峪内群众和护林员交通、通讯、用电困难。立足本职,扎实做好森林资源管理一是科学划分管控区域,今年以来,根据新形势,合理分配管护力量,对护林员进行精简压缩,并要求护林员将线上巡查和实地巡查相结合,做到了巡查防护无死角;二是每日由副场长带班督查,对5个管护站进行巡查,做到了秦岭北麓全覆盖,护林站和护林员就像盾牌一样拱卫着秦岭北麓的森林资源安全。三是加强沋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日常巡查和监测,并对朱鹮进行日常监测、记录,有效维护了沋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四是通过与辖区街镇、派出所建立联动机制,开展联合宣传,组织联合巡林,形成了“林长+警长+护林员”的工作模式,营造了良好的护林防火氛围。五是通过与林区相关单位签订森林防火目标责任书、与林区“五类人”、“坟地”责任人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等办法,狠抓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责任的落实,将护林防火的责任落实到田间地头、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为森林资源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是林场干部职工,24小时在岗全天候驻扎森林防火一线,放弃节假日,坚守工作岗位,不叫苦、不叫累、守山有责、守林尽责,有效防范了森林火灾发生,再次实现了森林火灾“零火情”的佳绩。七是在防火期开展常态化森林防火演练,不断提升队伍林火处置能力,并向区林业局争取为灭火队员配备了先进的防灭火物资、灭火机具,确保一有火情队伍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今年被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授予“A级专业队”称号,并在“集结2023”陕西省森林草原火灾扑救跨区域实战综合演练中获得了一、二、三等奖。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硬件设施达不到要求,沿山各站点监控还没有联网,不能对沿山各管护区域进行实时监控随时了解动态,二是护林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工资待遇偏少,三是经费不足,不能满足森林管护需求。下一步一是积极协调局机关及上级部门争取经费,把沿山监控设施安装联网到位,设置通讯信号站做好随时了解沿山动态。二是协助林业局召开镇、村协调会,由镇、村推荐合适的年轻人员担任天保护林员,加强对护林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三是协调局机关及上级领导部门争取经费,提高现代化管护效率。四、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要继续以二十大精神为指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抓手,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职工生活福祉为目的,加快国有林业的科学发展。(一)切实落实林长制,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二)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继续加强对防火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火源管理,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扑火队伍紧急处理快速反应的综合作战能力;创新防火机制加强场镇、场村联防联治,加大科技投入,切实推行科技防火战略。(三)加大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力度,广泛宣传提高群众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意识,营造全民参与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的良好氛围。(四)全方位谋划项目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