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渭南市临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3 15:56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中小微企业的创立发展提供系统性、公益性的综合服务,并给予政策引导和扶持,使其健康成长并不断壮大。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东风大街83号区行政服务中心1号楼4楼
法定代表人 王渭杰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万元 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立足本业,着力抓好“陕企通”诉求服务平台的运行工作。1.高度重视,及时成立我区“陕企通”平合工作组织机构。2.搭建成立临渭区“陕企通”诉求平台微信工作群,快速启动平台工作。3.召开陕企通平台工作推进会,迅速落实注册任务。一是摸清底数、明确注册任务。通过摸底调查,我区在册各类市场企业共计69937户,为逐户开展注册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强化宣传,提高注册自主性。要求成员单位和街镇积极进行上门扫街宣传注册,力求做到“竖向到底”“横向到边”,工作人员现场协助市场主体完成“陕企通”小程序注册,第一时间教会市场主体如何通过“陕企通”解决问题诉求,从而达到以“小窗口”彰显“大服务”的工作目标,为市场主体发展解决后顾之忧,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注册的自主性和注册效率。4.常态化开展平台注册统计晾晒工作,对注册情况进行汇总,定期通报晾晒注册进度,确保了注册工作有序推动,实现了陕企通平台的知晓率和使用率不断提升。5.强化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平台系统稳定运行。6.强化协调沟通,及时处置矛盾和问题。(二)牵头开展“三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结合实际提出了调整意见,牵头拟定我区“三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并督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按期报送工作开展情况。(三)建立完善企业人才库,强化人才队伍建设。1.完善中小企业人才信息库建设。2.发挥区级中小企业人才服务平台的作用,精准服务我区中小微企业。2023年下半年,累计为基地及周边企业招聘人才42人,开展劳务培训370人次,为返乡人员进行培训160人次,取得了较好效果。3.多渠道帮助企业招才引才,优化企业人才队伍。(四)聚焦“专精特新”培育,赋能企业创新发展。对辖区内工业企业重新进行了一次全面摸排梳理,筛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分别建立2023年度规上企业培育库、专精特新企业培训库、两化融合培育库、质量标杆培育库等,加强培育、服务等全方位保障工作。二、取得的成效1.截止12月31日,全区共注册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共13462个,注册数量排名位居全市第一,注册率19.24%,排名第七。在接到市级推送的工单时,我区在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响应率为100%。目前通过响应、受理、转派、跟踪、督办、反馈等流程已办结17条。其中:权益保护类12条;营商环境2条;人才服务类1条;金融服务类1条;产业服务1条。实现办结率100%,满意度100%。2.我区“三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的扎实开展,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3.建立起2023年度规上企业培育库、专精特新企业培训库、两化融合培育库、质量标杆培育库等,全方位做好培育、服务等保障工作。三、存在的问题1.陕企通工作宣传推广力度不大,工作上未形成合力,注册工作相对滞后,还有提升空间。2.中小企业人才库建设工作推进较为缓慢。3.我区工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企业竞争力和生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企业管理理念落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发力,“陕企通”诉求服务平台工作再上新台阶。2.深入开展影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问题“三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3.继续完善我区中小企业人才信息库,推动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4.持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实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