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长县> 子长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子长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3 15:34
单位名称 子长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提供服务。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引进项目、技术、人才、资金,并监督被扶持企业发展基金的使用;立项、考察、申报工作、协调部门关系,筹措发展基金;企业管理技术人员职工教育培训、行业宣传、信息服务以及企业家、企业及名优产品的评选推荐工作。
住所 陕西省子长市物资总公司二楼201号
法定代表人 史建春
开办资金 31.1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长市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万元 1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经济发展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工作开展情况:1.充分发挥“陕企通”平台服务功能。“陕企通”一站式服务平台作为民营经济主体综合服务平台,为全省民营经济主体提供诉求、政策、融资、供需、培训等全面综合涉企服务。自“陕企通”正式上线运行以来,我市多措并举在全市进行宣传推广,有效提升企业知晓率和使用率。“陕企通”平台注册本地企业用户量达四千余户,居延安市各县(区、市)前列;已受理诉求44条,全部办结,平台功能运转良好,助企纾困成效初显。2.坚持认真开展各类专项行动。重点开展集中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涉及民营企业奖补政策兑现、规范执法检查、涉企乱收费乱摊派整治、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整治、民营企业入统等各类专项行动,及时清除各类妨碍民营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有效地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3.企业运行监测情况。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做好跟踪服务,对中小企业的各项指标做到月统计,季分析,紧盯任务不放松,特别对工信部和省中小企业运行监测系统中的43户企业加强业务指导,督促企业每月准确上报相关数据。同时,突出重点,培育骨干,帮助企业制定发展和生产计划,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取得的社会成效或者效益:充分发挥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的作用,及时受理和协调解决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注重培育规上制造业企业。存在问题: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稳步推进,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发展结构不均衡,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全市规上制造业企业现有5户,多为低端产业,以机砖和商砼为主,企业创新能力弱,产品单一且附加值底、同质化严重,近两年受房地产和建筑业市场影响,产品滞销,营业收入锐减,导致制造业产值同比明显下降。二是民营企业融资难,很多处于产业和价值链中低端,融资渠道单一,基本要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融资成本增加;三是产业结构传统化,不利于转型升级,大多数民营企业都居于传统行业,位于产业链低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短,缺乏市场竞争力,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境。四、整改措施:面对经济增长压力,继续延伸产业链条,激励生产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培育壮大非公经济发展新动能。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重点行业,采取有利措施,持续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紧盯重点企业紧盯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鼓励企业抓住机遇,持续放量生产,按月跟踪监测企业生产进度,逐月关注重点指标发展变化,确保企业正常生产,扭转制造业增速下滑态势。(二)推进企业培育积极布局,加快推动入库工作。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促进创新成果商品化提高产品质量。(四)发挥引领作用鼓励企业转变经营模式,发挥“互联网+”优势,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通过线上带货,线下推销活动,开辟新兴销售渠道,助力消费市场活跃,释放消费潜力。(五)稳住市场主体积极推动“个改企”“小升规”,做好《关于“五上”企业培育激励的实施意见》政策宣讲工作,吸引企业“想入统、愿升规”,力促规上工业企业规模和增量再提升。五、下一步打算进行总结2024年我中心将按照“分类指导、梯度培育、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确保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高于延安市平均水平,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2.17万户,民营企业达到4200户,民营“五上”企业达到138户。1、规上工业企业培育。2024年计划培育8户规上工业企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车村一号井、甄家沟煤业有限公司、海炜工贸有限公司、安龙重工有限公司(制造业)、沃植农业公司(制造业)、陕西福如环保型煤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制造业)、陕西捷弗瑞采掘设备服务有限公司(制造业)。2、制造业情况。2024年我中心将大力培育全市制造业企业,使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入库,预计全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有显著增长。3.非公经济占比。2024年我中心将积极培育行业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非公有制企业,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确保2024年非公经济占比达到31.8%。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