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翔区> 宝鸡市凤翔区中医医院

宝鸡市凤翔区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 2024-03-13 14:15
单位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中医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宝鸡市凤翔区西区雍城大道西段
法定代表人 王晓辉
开办资金 7033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凤翔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02.35万元 8889.6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2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未发生违法违规等情况。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我院对法人代表进行了申请变更。2023年1月3日申请法人代表变更,法人代表由原法人代表罗彬变更为现法人代表王晓辉。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院能够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办事,开展行政、业务等各项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规章的行为。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深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健全治理体系。一是狠抓政治、业务学习,通过学习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二是制定下发行政、业务管理制度60余项,促进了医院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三是制发《年度综合目标任务》《各职能科室月工作计划》,重新划分明确21个职能科室工作职责,确保了行管体系权责清晰、高效运行。四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年”活动,推行真举措,落实真办法,扎扎实实推进各项重点目标任务。(二)持续强化学科建设,全面拓宽业务范围。一是急救分中心正式纳入全市急救站管理,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血透中心项目”完成了人员进修、选址论证、设备考察,已进入改造审批阶段;“中医医疗医养康复建设项目”完成了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备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审,正在等待评审。三是“三大中心”建设有序推进,迎接了省专家组的评估验收,年内成功开展卒中溶栓52例,胸痛溶栓3例。四是加大对现有重点专科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潜力的科室争创省、市级医学重点专科。医院被授予“陕西磁共振影像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内五科通过了“基层糖尿病规范化防治教育基地”项目授牌。骨伤科、脑病科已申报市级“两专科一中心”项目。(三)主动作为、强化监管,促进质控体系不断完善。一是狠抓十八项核心制度落实,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二是加强病历质量审核,环节质控,促进医疗文书质量更加规范。三是严格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和精神及毒麻药品管理,不断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四是完善院科两级人员职责,定期督导检查,促进院感质量的持续改进。五是不断丰富护理服务的内涵与外延,强化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升华整体护理。六是开展中医药知识培训、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及“三基”知识考核,持续提升业务技能水平。七是外请专家业务指导,选派业务骨干进修学习,参加各类短期培训和学术会议,大力推广中药饮片使用及中医适宜技术,不断构建中西医并重的多学科诊疗体系。(四)落实政策、惠民利民,切实保障公益性质。一是全年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两苗接种126人次,发放出生医学证明123人次;出血热疫苗接种568针次;完成传染病知识进校园讲座15次,开展结核菌素试验802人,圆满完成了公卫项目的既定任务。二是成立讲师团,赴各基层医院开展健康巡讲17次,开展健康教育进广场活动17次,进企业、机关、学校、幼儿园健康巡讲12次。对全区中医药项目管理人员培训2次45人次。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12期36次,录制健康教育视频3期,在各平台循环播放,广泛宣传健康科普知识,提升公民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三是完成医学体检16727人次,体外碎石559人次,为各类活动提供医疗保障78人次,完成肢体、视力、言语、听力残疾评定1391人次。四是大力开展下乡义诊、健康咨询、送医送药、无偿献血、周末‘益’起来等志愿服务活动67次;畅通“绿色通道”,多次配合交管、公安、民政等部门做好“三无”人员的医疗救助。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医疗业务规范运行。一是全年门急诊接诊患者176164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7362人次,完成各类手术1250例,病床使用率113.05%。二是增设便民门诊、疼痛门诊等,持续推进无假日医院,增加了口腔、康复大厅治疗项目,同时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极大满足了群众的就医需求,缓解了群众“住院难”、医疗保健问题。三是全年业务收入1.21亿元,财政补助收入2907.18万元,其它收入293.34万元,政府财政补助的持续投入促进了医院稳步健康发展,促进了医院和患者利益的双赢。(二)理清思路、规范行为,主动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一是不断提高病历内涵、首页质量、编码水平和信息管理水平。二是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规范医疗行为。三是认真落实基本医疗保险等政策。全年共结算城乡居民住院患者14130人次,城镇职工住院患者2030人次,生育住院患者99人次,医保异地住院417人次,院前院外检查879人次,共计报销费用5344.62万元。门诊慢特病结算18282人次。重点优抚对象结算228人次,总优惠减免21.39万元。(三)突破创新,丰富载体,切实改善就医体验。一是优化流程,促进窗口服务规范化。二是多措并举,促进创文、创卫工作全覆盖。三是规范志愿者服务站、母婴室管理,增添多项便民设施,为特殊人群提供全流程陪诊服务,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及问题整改。四是完成了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居民健康信息在市域内调阅共享和资源汇聚,让群众就医更省心、更舒心,不断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四)攻坚克难,履职尽责,圆满完成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冬季呼吸道疾病救治工作。为了应对年初的新冠肺炎和年末的冬季呼吸道疾病,医院克服困难,扩容增量,设置了综合病区和内五病区,在全市县级医院率先开设了新冠康复门诊,为新冠患者提供全流程的健康服务。10月中旬,面对来势汹汹的支原体肺炎,医院调动一切资源,增加人员、增开床位、购置设备、中西医并重,全力以赴做好救治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医院各种历史债务十分沉重,医院资金较为短缺,制约着设施改善和业务发展;2.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还不高,需要下大气力解决;3.特色优势学科和高精尖人才短缺,缺乏核心竞争力,学科发展不平衡较为明显,弱势学科转型仍是瓶颈问题;4.中药饮片、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中使用率不够高,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还不充分;5.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支撑保障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二)改进措施:医院将以建立健全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不断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措施,想方设法,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锚定医疗业务这一核心,寻求新突破、新亮点,对标抓好中医药工作的落实;2.狠抓医院各项工作的落实,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3.紧盯全院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4.加强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教育,教育全院职工高效廉洁办事,干干净净做人。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聚焦业务内涵,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强化病历内涵,落实质量安全目标;丰富护理服务内涵和外延;加强药事管理,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高效衔接,提升急诊急救水平;推广多学科联合诊疗机制。(二)聚焦学科建设,切实提升专病专治能力。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力度,做好名老中医师带徒工作,推广“小综合、大专科”路线,探索建立康养结合新模式,做实做强“两专科一中心”建设。(三)聚焦综合医改,优化要素配置及运行机制。推进医疗服务的智慧化和数字化,规范公共卫生管理,稳步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认真做好“以质为先”的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四)聚焦服务能力,打造有温度的中医医院。全面优化服务品质,以创评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提升职工执行力,提高随防质量和诊后体验。(五)聚焦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拓宽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扩展治未病服务,实施“身边中医”工程。(六)聚焦行风建设,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发挥党总支部政治核心和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内部治理体系,强化医德医风考评,持续开展行业作风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七)聚焦改革创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绩效考核及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和全成本核算,强化后勤服务的保障支撑,推行“6S”管理模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545144161032211A2101发证机关:宝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有效期:2023年5月22日至2028年3月12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