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眉县> 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3 11:21
单位名称 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学生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促进教育发展。收集整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信用助学贷款需求等信息,建立学生信用和贷款资格评议小组,确定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名单,核算上报风险补偿金和贴息资金。
住所 眉县首善镇236号
法定代表人 赵军鸿
开办资金 3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眉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39万元 39.45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眉县学生资助工作在省、市各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眉县教体局的统一部署,以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核心,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明确工作职责,全面落实了党和国家的教育资助政策。全年累计资助学生59280人次,资助金额4914.23万元,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一)凸显“大”宣传,确保资助政策家喻户晓。通过组织各学校、幼儿园召开家长会,发放《眉县学生资助政策明白卡》《致初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和《致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分层次宣传毕业生相关资助政策,使党和国家的教育资助政策全面深入人心。印制资助政策宣传年画,为全县有就读学生的脱贫户、防返贫动态监测预警户、低保户、残疾人户、单亲户家庭发放,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政策宣传,相关政策全覆盖。以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知应会视频培训会为宣传平台,为240余名乡村振兴干部,做了“教育精准资助政策”宣讲辅导。结合乡村振兴进村入户及“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深入开展与学生和家长“点对点”“一对一”“面对面”政策解读,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二)注重“严”管理,扎实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制定印发《眉县学生资助公示工作暂行办法》《眉县学生资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眉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组织各基层学校(幼儿园)资助管理人员,开展资助工作培训加大对基层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各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组织各校在“两个系统”自动识别结果数据比对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对所有在校生逐个摸排核实,建立完善的家庭困难学生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不重不漏。安排专人对申请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的学生资料进行逐一审核,有效确保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教育资助资助政策应享尽享、应助尽助。(三)摸排“全”收纳,消除因学致贫返贫风险。4月底、9月份及11月中下旬,组织系统2900余名教师对各学段受助学生资助政策享受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有效确保脱贫家庭学生应助尽助、应享尽享。对市教育局乡村振兴办及县乡村振兴局下发我县2023年度监测对象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及时申报落实了秋季学期国家资助政策。印发了《2023年眉县教育体育局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重点工作方案》《常态化开展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帮方案》,组织全系统教师对脱贫户家庭学生状况进行摸底,针对全县242户监测家庭在校就读学生264人,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精心制定帮扶措施,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四)强化“+”模式,争取扩大社会公益助学力度。积极联系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落实启动“小海豚关爱成长计划”事实孤儿帮扶项目,资助帮扶51名事实孤儿10.2万元。积极吸纳金徽酒正能量爱心助学工程、西安市眉县商会助学金、杨晓菁基金等社会力量助学金,扩大救助规模,为我县151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中职、高中毕业生发放助学金共计43.7万元。(五)确保“稳”过度,巩固拓展教育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打造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校,以点扩面,引导各校(园)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落实“乡村振兴示范校”创建。2023年共有10所学校成功创建为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校。制定印发《眉县教体系统关于进一步加强2023年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的通知》,并对系统年度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全系统开展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确保全县教育有保障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六)深化“细”服务,扎实做好贷款申请及清偿工作。深入高职中,为高三毕业生“面对面”开展助学贷款预申请培训工作。及时印发助学贷款支付宝还款流程、远程续贷办理流程,资助政策宣传档案袋,发放给前来咨询办理贷款的学生及家长。在眉县教育微信公众号发布《2023年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办理公告》,进一步提高了办理效率、环节受理高峰期压力,减少学生及家长来回奔波,切实减轻了学生及其家庭负担。对助学贷款办理窗口环境进行改造,为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和家长提供舒心的环境。全年共清收贷款45余万元,待回收34193.25元。(七)提质“抓”落实,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春季学期与学校食材配送企业签订《配送责任书》,协调两家配送企业为7辆配送车辆安装了实时监控,随机进校入企对配送情况进行检查,杜绝了不安全不合理配送现象发生,从源头和过程上做实食材采购“六统一”监管工作。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强化“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责任感,严格落实“校(园)长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主体责任,层层压实任务,逐级签订责任书,把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位,坚决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进一步强化“五育并举,食育融合”的理念,指导营头初级中学、齐镇初级中学、常兴初级中学、霸王河小学、齐镇联合小学等5所学校开展了“县级食育示范校”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生活及实践教育活动,全领域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和食育知识宣传。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累计资助学生59280人次,资助金额4914.23万元。其中,资助脱贫家庭学生10786人次,资助金额565.4万元。为96名大学新生申请办理了高等教育入学一次性8000元资助;为1373名眉县户籍在读大学生,申请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506.3万元。吸纳金徽酒正能量爱心助学工程、西安市眉县商会助学金、杨晓菁基金等社会力量助学金,扩大救助规模,为我县151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中职、高中毕业生发放助学金共计43.7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硬件设施存在短板。在并校和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学校规模越来越大,通过食堂改造和重建,仍不能满足学生就餐需要,致使部分学校食堂操作间和餐厅面积不能达标,功能室不齐全,餐厅容纳不了全体学生就餐。2.营养食谱执行不到位。部分学校营养食谱虽已上墙,但因各种原因没有按照制定的营养食谱来制作,有些饭菜的质量不高,改进措施:1.召开培训会提高业人员思想认识和操作技能,加强质量监督力度,保障食品质量,全面均衡学生营养膳食;2、积极协调各部门力量,努力实现由“吃得安全”向“吃得营养”转变。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持续推进各基层学校开展学生资助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规范监管责任、规范资助程序、规范资金管理、规范信息管理、规范机构队伍建设,提升学生资助规范化管理水平。(二)进一步扩大资助宣传。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强化工作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集中宣传各学段教育资助政策,使广大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都知晓学生资助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办理程序,让更多的家庭经济学生享受到国家的资助,顺利完成学业。(三)提升学校食堂的供餐水平。积极争取各方力量、筹划资金,加大学校食堂的升级改造和设施设备的更新投入,提高食堂供餐水平,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四)抓牢资金监管,稳固守护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营养计划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从实名制系统人数的核定、资金预算拨付、进出库台账、食材采购汇总、资金监控、税票报账、转账等方面全面实施监督,抓好资金运转安全,确保补助资金每一分钱都能吃到学生口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