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高新第一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宝塔区桥沟街道办方塔社区 | |
法定代表人 | 郑建军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万元 | 274.6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高新第一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4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在宝塔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德育为先促发展1.德育处进行3次班主任培训,到延职附小、新新双语小学观摩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初步形成一支思想积极向上、工作敢于创新、配合协作互助的班主任队伍,促进学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2.开学第一个月开展“两学一练”(即学守则规范、学文明礼仪,练队列队形)主题月活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国庆前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健康你我他”两学一练汇报展演暨队列队形比赛。860名学生全员参与,精彩纷呈。3.德育处引领学生做到“五讲四美”,要求学生轻声慢步靠右行,坚持讲普通话、行文明事,自觉剪指甲、净面容,注重衣着整洁,逐步形成了阳光自信的风貌。4.以班级文化墙为主要形式,各班组织了“开学啦我能行”“喜迎国庆””“疫情防控”““争做文明小学生”等作品展。5.学校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以“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为宗旨,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了2次应急疏散演练,1次防暴恐演练。餐厅开餐前,完成学生就餐演练,规范学生安全有序用餐。6.组织开展了法治进校园活动。邀请法制副校长拓宏戈和白浩法官,为学生做了2次专题授课。组织学生观看“消防安全“视频,培养学生消防安全意识。7.11月,举行了冬季趣味运动会、武术操比赛。这些比赛全员参与、场面热烈,弘扬了体育精神,培养了体育兴趣。在主席诞辰纪念日,进行了线上“讲红色故事”比赛,让学生牢记伟人功迹,赓续红色血脉。(二)教学为本夯基础1.学期初,教学处组织新入职教师业务培训,对各学科教师备课的格式、环节、板书设计等做统一要求,规定新教师手写教案。多数教师的教案书写规范,体现了个性化、特色化;学校通过月检、期中检查,着重对教师的二次备课和课后反思进行督查指导,促进了他们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2.为了不断提升新教师的业务能力,与附小协同构建“青蓝工程”教师成长计划,完成师傅引路课12节、徒弟汇报课55节,参与名师大讲堂15节,听取亮相课44节、青年教师展示课11节、学科教学研讨活动4次。组织了3轮新入职教师培训,1次教学常规检查,4次主题教研会。参加延职附小校级赛教课活动32节。3.开学以来,相继开展“每日一诗”晨诵、书写活动。规划动教育课程,截止22年12月,组织3期劳动专题教育。12月份,举办了4期“思睿多元课程”—毛主席诞辰纪念课程展示活动,在学校公众平台推送,累计点击量超3200人次。创新课外阅读形式,推荐好书目录,让读书成为全体师生的生活方式。4.进入后疫情时代,教学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时制定《线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各学科教师高效有序开展线上教学。本着让学生“学有所获、劳逸结合”的原则,开展语、数、英、体、音、美、道法、科学、阅读等线上课程各29节,开展劳动实践课程5节。期末,按照“双减”政策要求,一二年级进行了4次“闯关夺星”游艺活动,三年级进行了3次线上学科综合测评,对学生学业进行综合性评价。(三)后勤精细做保障1.对于新建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配置有许多欠缺的地方,我们多次与万达集团沟通,消除了200多项,400多个点位的工程问题;与宝塔区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沟通协调,基本捋顺了46名教师的编制问题;与高新区管委会协调,申请经费300万用于人员工资和学校运行保障。2.根据安全工作的需要,总务后统筹,投资20多万,加装了三栋教学楼外窗安全防护网、限位器,加装了所有门厅大门的门插;投资近20万,增添了必要的办公桌椅、体育器材设备和安全消防设备;协调施工单位扩大校园绿化面积,持续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营造了舒心的学习工作环境。3.学校坚持对安保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工作定岗定时,重点巡逻排查隐患,严格门禁制度,规范门卫管理,综合提升“三防”能力,疏导出入车辆,保障师生安全;按要求精心策划完成了防火、防震、防暴恐演练,强化生命意识,提高了师生的自防自救能力。4.严格落实“一人一档”制度,统计各类返延、外出情况,坚决把好入校关,确保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安全。对于特殊群体,设计了《疫情防控返校申请书》,通过班级小管家严格进行网络审查、校门口审查。符合要求,方可入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2年秋季学期,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课程建设独具特色;教师培训低起点、高标准,使学校青年教师由零起点达到了基本胜任教学及班务工作;“双减”工作落地有声,学校安全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稳步实施;办学条件基本符合城市小学建设标准,校园文化建设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初步形成。三、存在问题1.教师数量不足。因学区内适龄儿童过多,根据教体局意见,去年扩大招生量,学校临聘教师12名,今年又面临一年级招生,教师数量严重不足。2.生均公用等经费的拨付不顺。急需理顺生均公用经费,“两免一补”、贫困学生补助等经费的拨付渠道,以保障学校正常运转。3.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不足。需通过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教师国培项目逐步提升。4.学校常规管理需逐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提升。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计划1.认真学习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2.深化“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课题研究,构建“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课程体系,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努力创建“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实践基地和示范学校。3.加快实现学校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五育并举要求,逐步突显学校办学特色;要规范落实好“双减”五项管理政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要搭建好教师成长平台,积极参与科研课题,探索实践省市科研项目;要加强教师培训力度,要深化学校课堂改革,组织好校级赛教,积极参与区、市、省级赛教,逐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做好师生的阅读管理;善于在活动中收集整理资料,规范学校档案建设。4.提升对外交流合作。要积极构筑“教育共同体”合作交流平台、专业发展平台,强化人才培养,让教师搭乘“国培项目”平台,不断学习充电,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参与校际联盟,让更多教师走出校门做专题报告、做示范课,提升业务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