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佳县农机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深松整地和农机化有关工作;负责农机作业、新农具、新技术的推广与培训工作;负责拖拉机驾驶员和农机修理工培训工作;协助局机关做好农机牌证管理、技术检验、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事务性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西郊47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余涛 | |
开办资金 | 38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33万元 | 74.65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佳县农机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主要工作内容(一)农机购置补贴工作1.今年下达我县国补资金160万元,除结算22年超录20.5302万元,23年实际有国补资金139.4698万元,截至目前已使用国补资金197.6078万元,中央补贴使用比例141.69%,拉动农民自筹款727万余元。补贴机具包括打捆机2台,谷物联合收割机6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台,颗粒饲料压制机2台,粮食色选机1台,轮式拖拉机44台,碾米机2台,全混合日粮制备机6台,饲料(草)粉碎机332台,饲料混合机55台,田园管理机4台,微型耕耘机760台,旋耕机33台,玉米收获机1台,铡草机130台,共计1379台。(二)农机化水平提升工作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机械化。农机中心把推新、提质、扩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大大加速了农机化进程。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机大户的试验示范带动作用,使全县新机具拥有量和农机总动力得到明显提高。年内,我县累计推广各类农机具3600余台。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5.21万千瓦,完成机耕作业面积83.5万亩,机播作业面积52万亩,机收作业面积39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2.5%。(三)农机化建设项目工作今年,我县实施的省级农机化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有1个:农机安全免费管理项目。该项目由县农机服务中心负责实施,项目资金12万元。主要用于农机安全活动开展、农机安全政策宣传和农机检审验设备购置等。本年度我县实施的市级农机化专项资金建设项目6个:一是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装备提升。该项目由佳县农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项目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该合作社购买的农机具累加补贴,按照中、省、市累加补贴不能超过购机价格的70%的标准给予补助后,有效促进了该农机专业合作社向规模化、组织化方向发展。二是优势特色产业(高粱)机械化项目。该项目由佳县农生财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项目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机械化覆膜高粱耕种管收、秸秆还田和机具引进等。项目建成后,对全县高粱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试验示范效应。三是农机应急队伍建设项目。该项目由佳县一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实施,项目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应急队伍办公场所上墙展板制作、应急队伍人员培训、应急作业薄弱环节机具购置等,项目建成后,能够有效应对金明寺镇及周边镇村的应急抢种、抢收、排涝、抗旱、烘干等农机应急任务。四是农机事业推广项目。项目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羊子舍饲养殖标准化两个试点村配备拖拉机、打捆机、粉碎机、揉丝机、割草机、颗粒机等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实施后,大幅降低了试点村农户购机成本,有力推进了羊子舍饲养殖标准化试点工作,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提升。五是小型适用农机具推广。项目资金10万元,该项目由农业农村会同财政部门实施,资金主要用于未纳入补贴小型适用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实施后,有效填补了未纳入补贴小型适用农机具无补贴空白,进一步提升了我县农机化水平。六是农机安全免费管理。该项目由县农机服务中心负责实施,项目资金2.5万元,主要用于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等农机具的上门检审验和农机安全宣传等,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利用“科技之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月”“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农机合作社、村、户开展技术指导,扎实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在佳县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上公布投诉电话,畅通了投诉渠道,按规定开展投诉登记、处理。年内共培训各类农机从业人员1200人次,组织线上安全提示短信宣传22次,发放宣传资料1350份。通过举办农机实操技术培训班,有效提升了农机驾驶员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意识。同时,积极开展“平安农机”示范社创建工作,年内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社1个。(五)农机安全工作在抓好农机化发展的同时,始终把农机安全生产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严防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一是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580份,签订率达到95%以上。二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管理。全年新增并已登记轮式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44台,年度技术检验合格农机169台,检验率达96%以上;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员累计在册数353人,期满换证9人,补领驾驶证3名,增驾联合收割机驾驶员1人,新办驾驶证54本,持证率达100%。截至目前,转入拖拉机1台,辖区内转移2台,注销老旧拖拉机16台,严格执行国家禁止生产销售的变形拖拉机登记,确保我县无变型拖拉机。三是农机隐患排查。本年度农机合作社隐患排查17次,共检查农机监管企业20家,排查拖拉机258台,排查隐患2个,整改2个,隐患排查率100%。四是严格落实中、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加大农机安全巡查力度,利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的重要意义。同时,组织业务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农机安全大检查,纠正农机违章,教育群众出行不乘坐拖拉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止目前,全县未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主要效益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带动农民自筹款890余万元,本年度累计推广各类农机具3600余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5.21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2.5%,全年无致人死亡的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通过新机具推广、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化项目建设、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培育、农机教育培训和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等农机化工作的开展,使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助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问题我县农业机械在高粱、谷子等优势特色产业利好策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受限无县级农机化项目资金且省市农机化项目有限,很多农机专业合作社得不到及时的支持,农户购机积极性受挫,农机社会化服务满足不了需求。解决对策持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减轻购机户购机成本,同时,积极争取省市农机化项目,不断扩大实验示范效应,在此基础上,对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加大县级全程机械化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增加农机社会化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农机化水平。下一步计划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农机社会化服务区域中心建设,积极对接市级农机部门,通过实施农业机械一体化服务、优势特色产业农机化、农机装备提升、农机库棚建设、农机应急作业队伍建设、农田宜机化改造、农机装备研发、农机系统建设及智慧平台建设等项目,逐步满足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农机化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