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佳县> 佳县文化馆(佳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佳县文艺创作研究室)

佳县文化馆(佳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佳县文艺创作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4-03-13 10:28
单位名称 佳县文化馆(佳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佳县文艺创作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搞好群众文艺队伍建设,开展各类艺术培训;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开展流动(下乡)文化服务;组织并指导群众文学和艺术创作;开展公共文化数字信息服务。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西郊5号
法定代表人 高清波
开办资金 16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佳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29万元 46.71万元
网上名称 佳县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内容:(一)、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切实转变工作作风2023年度,我馆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等规章制度。并要求党员干部聚焦自身岗位职责,深化以学促干,一手抓理论学习、一手抓工作落实,切实转化学习成效,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严、走实,在全体干部职工中营造出奋发进取、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二)、加强党支部战斗力,重视干部继续教育2023年度,佳县文化馆党支部发展党员1名(高丹同志),现有中共党员13人。截止目前,佳县文化馆有干部职工24人,其中馆长1人,副馆长2人,副科级干部1人,一般在职干部职工20人。其中有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三)、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3月7日,举办“温情三月魅力巾帼”庆“三八”系列活动,活动包括登山比赛、五子棋对弈、佳县跑驴表演、扭陕北秧歌等。5月22日-28日,举办主题为“开放融合创新”的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有少年儿童书画展、陕北大秧歌表演、非遗小剧场展演、非遗进景区走进白云山——非遗展销、非遗进景区走进赤牛坬——非遗演出以及文化馆馆内公益培训活动等。5月25日,选派非遗项目佳县跑驴传承人马润新、高月娥赴府谷县参加“大地飞歌四季村晚”全国春季示范展示活动暨古韵秧歌文化节,表演了佳县跑驴节目《红枣送给毛主席》。6月13日,举办了佳县“东方红杯”主题诗歌大赛颁奖仪式。颁发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0名。9月12日,选送舞蹈《我爱你中国》参加“大地欢歌”2023陕西省群众文化节榆林市分会场暨榆林市第二届广场舞大赛,荣获大赛三等奖。9月份至10月份,组织开展了“大地飞歌”2023陕西省群众文化节佳县分会场启动仪式暨佳县青少年舞蹈展演活动、陕北民歌演出活动、“庆国庆”佳县剪纸作品展、佳县非遗展演活动等。(四)、实施数字建设项目,实现服务提质增效今年完成了2022年度基层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提质增效项目的验收工作,完成了2023年度基层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提质增效项目的实施工作。(五)、持续深化免费开放,推进“三区人才”公益培训2023年度,我馆聘请“三区人才”公益教师12名,在文化馆开设剪纸、刺绣、声乐、电子琴、佳县跑驴、二人场子等6个班,常年对外免费开放。(六)、构建非遗保护体系,持续推动文旅融合1、着力构建传承体系建设一是完成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白云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张鹏程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二是完成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公布工作,我县新增县级项目10项。三是佳县枣木雕刻技艺传习所、佳县泥塑传习所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四是佳县坑镇被公布为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镇申报创建工作。2、重视项目保护资金申报本年度,我馆完成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白云山道教音乐2024年度保护资金申报工作和省级非遗项目佳县庙宇木雕雕刻技艺、佳县手工挂面制作技艺2024年度保护资金申报工作。3、按时完成传承人年度考核完成了2023年度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考核工作,按时发放补助70人次7万元。完成了市级及以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度考核工作,考核结果全部合格,已报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审核通过。4、组织非遗传承人技能培训4月18日至22日,举办了2023年省级非遗项目佳县剪纸技艺提升班,培训学员40人次。11月20日至12月5日,联合佳县人社局、榆林行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佳县佳洲大酒店举办2023年中式烹调师培训班,培训班为期15天,培训学员110名。5、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活动非遗进校园方面,我馆同佳县第一小学、佳县第二小学、佳县黄维蕾小学以及佳县第三小学等4个学校联合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5月31日,我馆联合佳县人民检察院、佳县教育和体育局在佳县通镇中心小学开展普法、非遗进校园活动。非遗进社区方面,我馆联合佳县老年大学、佳县郭佩珍剪纸开设非遗公益课堂,向社区居民免费培训剪纸技艺。非遗进景区方面,3月20日,举办了“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2023年佳县文化馆非遗进景区活动暨佳县跑驴、二人场子培训班启动仪式,培训时间15天,培训学员35人。5月份,在佳县东方红步行街非遗小剧场举办展演活动。7、走访慰问传承人方面佳县文化馆走访慰问了郭佩珍、李改琴,康忠武、刘应鹏等4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七)、文艺创作持续推动,非遗档案库不断丰富编印出版了《“东方红”杯主题诗歌大赛精选合集》,《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拍摄了《中华巧女郭佩珍》《剪花娘子李改琴》两部宣传记录片。(八)、严格文物值班制度,完成文物借展事宜严格文物库房值班制度,确保库房365天24小时安全运行。二、主要效益春节期间,为春晓园社区、赤牛坬村、黄家梁村等基层村社区赠送春联5000副;发布【我们的中国梦】佳县文化馆2023年春节期间文化进万家线上作品展8期,发布《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2个短视频;举办陕北说书3天;非遗展览展示1场,展出作品140余件;猜灯谜活动1场;非遗小剧场演出1场。2月份,选派佳县剪纸李改琴、贺继琴、张锦芳、乔桂林、马润新、高月娥等传承人参加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3月30日,举办了2023年清明捏面燕非遗传承活动。6月10日,举办了佳县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选送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佳县包头肉、佳县马蹄酥参加内蒙古乌兰察布卓资县首届熏鸡文化旅游节。7月18日,召开了佳县202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向榆林市第六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佳县第六批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颁发了传承人证书。8月12日至14日,组织唢呐艺人柴随随、柴鑫鑫、刘胜利、张军明等8支佳县唢呐团队获得老五班优秀传承奖;任利怀、贺年生、高张顺等6支佳县唢呐团队获得老五班传承奖;柴鑫鑫个人获得青年组二等奖。佳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被授予优秀组织奖。10月份,选派佳县郭佩珍剪纸参加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活动。三、存在问题(一)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干部职工年龄普遍偏大,对于新媒体、新技术学习、应用能力较差,工作效率不高。(二)对全县文艺创作研究支持不够,成效不显著。(三)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创新不够,对群众的吸引力不足。四、解决对策(一)协调上级机关部门,通过招聘、调动等方式,加强专业技术人才招录力度,配强专业技术队伍。(二)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对我县优秀文化文艺人才支持力度,对产出文艺成果的的文化文艺人才给予一定的奖补,协助编印、出版文艺作品。(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引进年轻的民间文化文艺团体,激发演职人员创作激情,多出好作品。五、下一步计划(一)、办好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举办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展示新时代群众文艺创作新成果,增强人民群众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二)、继续举办各类培训活动继续举办好“三区人才”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培训活动,开设书法、美术、国学、剪纸、编织、佳县跑驴等公益课程,培养文艺人才。(三)、继续做好免费开放工作持续做好文化馆、文化馆分馆、非遗展馆、非遗分馆、非遗传习室等馆室的免费开放。(四)、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构建非遗传承体系一是建设非遗展馆、打造非遗传习室。二是开展资源普查、完善非遗保护体系。三是加强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力度、构建非遗传承体系。四是打造非遗品牌、促进非遗宣传推广。(五)、鼓励群众文艺创作、打造文化作品储备库一是做好非遗图书出版。配合陕西师范大学做好《佳县非遗传承人口述史》。二是鼓励文学作品创作。鼓励激励佳县籍专家学者撰写关于佳县的研究专著、论文及文学作品。(六)、严格文物值班制度,确保馆藏文物安全充分发挥文物库房安防、技防、人防“三防”效能,配备值班人员严格值守,确保我县馆藏文物安全。佳县文化馆2024年3月12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佳县文化馆组织的代表队在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等六部门举办的“大地欢歌”2023年陕西省群众文化节榆林市分会场暨榆林市第二届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佳县文化馆的《佳县文化馆2022年年报》在全省文化馆2022年度年报评比活动中荣获“优秀年报”。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