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岐山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建设信息化平台,为政府电子政务网络提供保障服务。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县政务公开工作。建设和管理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信息化平台,组织协调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电子政务建设推广等。 | |
住所 | 岐山县凤西路4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段鹏辉 | |
开办资金 | 94.0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岐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1.29万元 | 234.4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业务范围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政务公开工作1.狠抓工作机制,促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依据《条例》规范政府信息审查、发布,严格执行内容审核和保密审查,优化“三级审核”流程,不定期对已公开的信息“回头望”,确保公开信息合法合规、准确及时。同时建立“周提醒、月督办、季通报、年考评”工作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政务公开工作体系。2.突出重点领域,提升信息公开公信度。将政府文件、政府常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人事、规划、应急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决策和政府信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政务公开专区等载体向社会主动公开。升级完善“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将“放管服”改革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重大建设项目、基本民生保障、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等群众关切事项及时全面向公众公开,公开范围进一步扩大,公开质量进一步提升。3.深化平台建设,把握信息公开权威性及时性。一是6月份召开全县政务公开暨网络安全工作培训会,截至年末,政府网站发布信息5799条(其中:法定主动公开信息379条,重点领域公开信息1576条,微信公众号“在岐山”、官方微博“凤鸣岐山”发布信息705条,其他栏目公开信息3844条)。二是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量身定制县政府网站“长者模式”,全力提升政府网站服务温度。三是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县档案馆等5个单位设立政务公开专区,在蔡家坡、凤鸣等7个镇,开发区社区、范家营村等27个村(社区)设立政务公开查阅点,不断推动镇、村(社区)事务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4.着力政民互动,主动回应关切到位。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政策措施进行解读。截至年末,网站发布“政策解读”26期,录制“政务在线”6期,开展重点工作“意见征集”5期,“网上调查”8期,规范办理“依申请公开”信件26件,县长信箱办理344件,回复率100%。极大调动了群众参与政务活动积极性,让群众对行政事务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好参与。(二)智慧城市建设1.高起点印发数字政府建设要点。编制印发我县《2023年新型智慧城市及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确目标任务,全过程盯紧年度任务不松劲,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在市上有位次、省上有影响。2.狠抓政府网络提升改造。推动县委、政府前楼线路升级改造高质量投入使用;并将京当、蒲村镇政府政务外网线路提升改造项目打造为我县政务外网示范乡镇。3.推动电子政务外网线路千兆升级。全面落实政务外网升级、实现双千兆,完成省、市、县、镇、村(社区)电子政务外网实体化100%覆盖。4.全面加强政务网络安全管理。年初我们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夯实主体责任,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和机房出入、安全保密等8项制度。加强IP地址管理,建立安全台账,全力保障政务网络设备安全及稳定。并于2023年11月份完成机房安全二级等保测评。全年开展机房应急演练8次,配合县网信办、县公安网监大队等累计检查3次,开展全县政务网络安全自查60次,组织对48家单位进行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确保了政务外网安全。5.有力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中期评估及“秦政通”推广。完成我县数字政府建设中期评估。全县“秦政通”政务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镇和部门等68家单位组织架构基础搭建及人员录入激活工作已全面完成。6.抓实电子证照和资源整合共享工作。完成县人社、文旅、行政审批局等9家单位的电子印章申报和县卫健、水利、民政局等15家单位政务信息更新上传;汇总68家单位政务数据共享需求并上报市数字经济局;“互联网+监管”工作目前已认领目录清单946项,检查实施梳理填报633条。7.紧盯其他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县应急物资储运加工中心、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县镇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智慧果园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智慧司法、智慧教育等9户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面加速,在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除了生产制造,在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不断谋求新突破。(三)“12345”政务便民服务热线转办。截至年末,共受理各类热线诉求工单7082件(其中:投诉类工单6044件、咨询类工单38件、求助类工单592件、省工单265件、市长信箱110件、互联网+督查20件、人民网留言12件、西部网民留言1件),比去年同期增长41%。按期办结7046件,逾期36件,按期办结率99.5%;办结7082件,办结率10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我县政府门户网站未发生一起网络和信息不安全事故,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为打造阳光、透明、服务型政府作出了积极贡献。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依法主动公开意识不强。个别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怕公开、烦公开,从而影响到主动公开工作的落实。2.推进重大决策公开落实不到位。特别对于决策的事前、事中、事后等过程性文件公开欠缺。3.以政府、政府办名义下发的文件政策解读形式比较单一。(二)改进措施1.强化督导检查,提高主动公开意识,做到应公开尽公开,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2.加大力度,推进重大决策公开落实到位。3.创新政策解读形式,让广大群众易懂、易知、易获取。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依法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全面提升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一是加强网站与新媒体管理。二是推行政务公开专区。三是完善政民互动渠道。四是丰富政务公开形式。五是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六是抓好营商环境信息公开。七是深化政策解读。八是强化业务培训。(二)厘清任务要求,努力推动我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数据管理与共享。三是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四是加快推广“秦政通”办公平台。五是全面提升智慧城市暨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六是强化政务云系统推广。(三)强化热线办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多措并举,当好“监督员”。2.多管齐下,当好“代言人”。3.多点发力,当好“分析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