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铜川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3 09:14
单位名称 铜川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与服务。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无公害农畜产品产地认定初审、初检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鉴定初审、初检农畜产品市场准入检验区县农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指导培训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委托检验
住所 铜川市新区齐庆路2号市技工学校6楼
法定代表人 张鹏
开办资金 1070.7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64.65万元 654.2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完成市级实验室“双认证”工作我单位的实验室通过评审,取得“双认证”证书。8月5日-6日,省级“双认证”考核组对我单位的实验室进行了考核评审,经专家组认真严格评审,我单位的实验室通过了资质认定和机构考核“双认证”评审。2、积极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制定印发了《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工作方案》,全年共培训农检技术人员、乡镇监管站工作人员、农产品生产者180人次。3、认真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2023年度共抽样检测蔬菜、水果和食用菌949批次,总体合格率99.9%。配合完成省级抽检195批次,合格率99.5%。从检测数据看,总体合格率高于全省,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5、落实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目前智慧监管平台内生产主体已达613家。2023年全市613余家企业试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167360张,附带产品16165吨。6、建设完善市级智慧监管平台目前全市已建成涵盖种植、畜牧、水产品等多个应用场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系统,形成了铜川农业的“一图”“一库”“一网”,实现了“一图知三农、一库汇所有、一网管全程”,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中迈出新步伐。7、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发展2023年全市14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目前全市17个,2023年认证数量占全市82%)。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我单位的实验室通过了资质认定和机构考核“双认证”评审。二是全年共培训农检技术人员180人次,提升了全市农检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三是全年共抽样检测蔬菜、水果和食用菌949批次,合格率99.9%。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保障了全市农村产品安全。四是目前智慧监管平台内生产主体613家,实现了“一图知三农、一库汇所有、一网管全程”,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中迈出了新步伐,增强了监管和市场竞争力。五是全市14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提升了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实验室持续运转问题。虽然经过努力,市级实验室通过了“双认证”,但是缺少检验检测技术人员是实验室运转存在的最大问题,目前组建的检测队伍中,技术人员大部分是从其他基层单位抽调,人员的不固定性,直接影响检测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改进措施:一是聘请外援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市县两级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二是积极协在调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的基础向上级反映专业人员不固定问题。四、2024年工作计划1、总体思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加快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发展,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快铜川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应用,不断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助力全市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2、认真组织各层次宣传培训。以区县为单位,组织全市农产品生产者培训。以检测技术提升和智慧监管系统应用为重点,开展农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3、维持实验室运转,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积极向主管部门汇报,争取更大支持,解决人员、经费等问题,维持实验室正常运转。组织农产品快速检测和风险监测,完成市级种植业任务,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4、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指导督促农产品生产主体规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提高合格证开具的覆盖率,力争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盒装农产品贴标率100%。5、推进市级智慧监管平台应用。全面推进铜川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中胶体金快速检测、基地巡查、合格证制度落实、网格化监管等模块的应用,提升监管效能。6、加快优质农产品发展。进一步挖掘地域特色农产品资源,加快优质农产品发展,年发展绿色、有机和名特优新等优质农产品5个以上。加强获证企业管理,确保获证产品质量有保证。7、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示范单位评选活动。依托市级智慧监管平台,进一步探索开展农产品生产者信用评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