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汉中市>
陕西省汉中体育运动学校
陕西省汉中体育运动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3-12 17:26
单位名称
陕西省汉中体育运动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培养中等专科学历体育人才,为全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业务范围: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竞技体育。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前进西路3030号
法定代表人
周歆
开办资金
906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065万元
8805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5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学校按照汉中青少年竞技体育工作整体要求,紧紧围绕“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强化竞训、提高水平”工作思路,统筹谋划、科学训练、精准施训,强化项目梯队建设和人才输送,取得良好成效。(一)抓牢抓实选材工作。通过基层学校、集训和举办“选星计划”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选材。选材过程中专人跟队测评,科研助力,严把选材入口关,为新周期运动员队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二)全力开设竞赛项目。根据省十八运会总规,增设拳击、越野滑雪两个项目,协助推进市队区办的相关项目,打造“1+11+N”体校联盟模式,细化了各项目完成金牌数的具体目标任务,为项目的发展训练指明了方向。(三)学校与汉台二中、舒家营中学互派教师交流任务达12名。我校的宋冰、杜娟2名同志在全省第十届优秀教学设计推选交流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四)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学校积极发挥学校公众号、微信平台、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宣传功能及服务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挖掘提炼学校工作亮点和工作动态,及时宣传报道,实现了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的宣传效果,赢得了家长、社会了解学校、支持学校、理解配合学校开展工作的良好局面。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在省年度赛上,学校牵头组建共有909名运动员的汉中市代表团,参加26个项目的比赛,斩获金牌90.5枚,团体总分5891分,奖牌榜列全省第四,总分榜位列全省第五,4人获得国家级运动健将等级称号,14人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等级称号,67人获得二级运动员等级称号,实现了学校省十八运周期的开门红。运动员输送成效显著。学校加强与省各运动中心联系沟通,全年有46名运动员入选省队,所输送的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赛中成绩斐然,其中,吕毅在杭州亚运会夺得赛艇冠军,张婷夺得全国竞走大奖赛暨世锦赛及亚运会选拔赛女子青年组10公里比赛冠军,高瑾尧分别在韩国醴泉亚洲青年锦标赛女子链球和全国(U20)青年锦标赛女子链球比赛中夺得冠军,欧志伟夺得全国赛艇锦标赛男子公开级双人双桨比赛冠军,周嘉浩获得全国室内射箭锦标赛团体淘汰赛冠军。圆满完成赛事承办任务。按省、市体育局的安排,学校协助完成“体彩杯”陕西省青少年举重摔跤柔道冠军赛和汉中市青少年赛艇、皮划艇、摔跤、跆拳道、举重、射箭、幼儿基本体操、艺术体操、越野滑雪和排球共10个项目年度锦标赛的赛事承办工作。(三)积极承办了2023年“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陕西省第三届少儿体育嘉年华(亲子运动会)活动,有力展示了我校运动员的风采和教职工良好的工作作风。(四)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学校不断深化与汉台二中、舒家营初级中学等学校的融合办学,学校文化教学、考试等工作与普通初中、高中标准和要求衔接顺畅,师资资源互助共享,教育经费保障有力。学校共有53名毕业生,考入高校40人,升学率75%,实现了省十八运周期教学训练成效的开门红。西北工业大学与学校合作共建,授予“实习实训基地”和“优质生源基地”,实现了训练教学“双融双促”。(五)2023年学校被评定为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和市政府授予“2023年全国体育事业贡献集体”,“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先进集体”。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训练场馆、场地难以保证当前所有项目训练的需要;(二)学校的发展态势与教练、教师的严重缺配的矛盾日益突显。整改措施:加强与融合办学学校和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充分利用双方的场地资源,以合作共建的形式弥补紧缺项目的训练场地。(二)积极向市委编办汇报,争取增加人员编制,运用编制周转池招聘高水平体育教练,与合作办学学校联系协调,提高教师交流执教的数量。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以省年度赛争金夺银为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品牌赛事计划,壮大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学训练力度,选好苗子,打好基础,向上级业务部门输送更多体育后备人才,促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继续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积极向全国和省内办学成功的体校学习,提高训练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效益,争创“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深入推进运动员素质教育,积极与教育部门的汇报沟通,保障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稳步推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