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泾阳县> 泾阳县文化馆(泾阳县人民体育场)

泾阳县文化馆(泾阳县人民体育场)

发布时间: 2024-03-12 16:55
单位名称 泾阳县文化馆(泾阳县人民体育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相关培训;业余创作团体管理;文化交流。提供训练基地、相关服务、管理、训练后勤保障,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相关管理人员培训。
住所 泾阳县东关正街
法定代表人 张晓燕
开办资金 66.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泾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77万元 43.2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及取得成效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业务工作,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群文化活动是文化馆命脉所在。一年来共举办、承办、协办活动16次,取得一定的成绩,其中有影响、反应好的活动有:春节前夕,组织书法爱好者给全县各乡镇、社区义送春联2600余幅,;圆满完成了2023年春晚节目的组织、编排、审核、编导等工作。2、组织开展“大美泾阳幸福家园”元宵灯谜猜射活动。丰富了我县人民群众元宵佳节的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3、组织举办了2023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含非遗、书法、声乐培训、安吴、王桥、云阳等五个镇分馆“大地欢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大赛、纪念“5˙23讲话”写生采风暨写生作品展活动)。4、配合市、县妇联、县委、县政府、县文旅局及县文联筹备举办了“家风建设润咸阳巾帼翰墨展风采”咸阳市女子书画作品线上线下同步展,馆长张晓燕协助编辑了《泾渭和风》书画作品集。5、配合咸阳市画院举办了咸阳市书画精品轮回展---泾阳展,其中43幅作品入展,张晓燕和陈丽华均获得书法、美术类的优秀奖。6、组织、辅导、推荐的三幅书法作品(穆超、贺超、张晓燕)在陕西省“锦绣汉阴、三沈故里”全省书法大赛入展。7、6月21日,组织开展了“'香'约端午共话传承”——香囊制作体验活动,营造了浓郁佳节氛围,激发了大家对非遗传承的兴趣。8、7月1日,联合永乐镇举办了“传承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展览,以笔代言、以纸为媒,用书画作品向建党102周年献礼。9、8月,配合中共咸阳市委宣传部、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咸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举办了第四届咸阳市文化艺术节“翰墨丹青绘茗香”茯茶主题书画展。此次展览展品120幅,涵盖了120位全市书画作者创作的歌颂茯茶优秀作品,展期一周,社会反响强烈。其中,张晓燕的书法作品《七碗茶歌》、高红军书法作品节录《茶经》、王波绘画作品《茶香飘万里》均获得二等奖。10、8月中旬,联合墨涵艺术培训学校举办了“清凉一夏”暑期少儿书画展,展示了我县青少年书画创作力量。11、9月,联合李洋金石书画工作室组织书画爱好者19人赴铜川参加“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全省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开幕式,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我县赵青、张晓燕、穆超三人书法作品,李洋美术作品入展。12、9月26日,配合市文联、中共泾阳县委、泾阳县政府、县文旅局、县文联在咸阳清渭楼美术馆举办了世界水利遗址郑国渠首——丝路神秘之茶茯砖茶都书画展开幕式,文化馆完成了布展、接待等工作。13、10月12日,联合县美协、李洋书画工作室一行10人到西北首家也是最大一家罗汉松文化园区——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基泰集团上松苑开展了金秋联合写生活动,并举办了线上写生展。14、11月14日,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我馆组织书画家赴王桥镇岳家坡村开展“发掘乡村之美推进乡村建设”送书画下乡活动,并特邀泾阳籍知名学者、《天下第一渠》作者白描参与此次活动。强化文艺创作,推动数字化建设1、组织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举办泾阳县文化馆“启航程迎新春”线上文艺展2期。今年共发布艺术展览、活动动态等内容10余期,浏览量2500余人次。2、完成馆办刊物《泾阳文艺》(三、四期)的刊印工作,宣传推介我县名家名作,展示文艺精品,为广大业余作者提供发表作品、搭建与全国各地文友交流学习平台;3、做好“泾阳县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管理、信息发布、年审等相关工作。截止目前,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培训、展览、非遗等各类活动资讯、线上活动等42篇(次),浏览人次达16445人次;在数字化业务管理平台上传信息资讯78篇,浏览2463人次。4、聘请专家和我县知名文化人士白描、姜增祥、王西永、徐占文、李洋为我馆业务顾问和业务辅导员,培养后备力量。5、组织辅导广场舞《康定溜溜的情歌》参加咸阳市文化艺术节广场舞大赛并获得了三等奖,单位获优秀组织奖。积极宣传非遗知识,保护传承非遗项目1、配合局申报成功《老樊家烧鸡制作技艺》省级项目1个、市级4个和县级2个项目。正月十五日,组织泾砖、裕兴重文化传承人参加了“咸阳市非遗全市展示活动”。2、2月25日,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美丽乡村栏目组来泾阳拍摄老朱家肉夹馍、老黄家蒸碗、泾阳让饸等饮食类非遗项目。3、3月组织王氏正骨手法、王氏皮肤软膏制作技艺、友军羊肉泡、孙学义剪纸制作技艺等项目参加泾阳茯茶高质量发展论坛会暨首届泾阳茯茶推介会。4、4月,配合市群艺馆、县文旅局在我县泾砖传承基地组织举办了“茶和天下共享非遗”癸卯清明茶祖祭祀活动5、6月9日开展非遗进社区,组织宣传非遗产品展示活动。6、6月10日在我馆门前开展非遗宣传日宣传展示活动、茶艺表演、孙学义剪纸培训。同日晚,组织传承人孙学义、罗瑶,在馆长张晓燕带领下赴泾阳职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普及非遗知识,促进薪火相传。7、配合市、县领导赴裕兴重茶厂开展调研,并整理所有非遗项目视频。8、8月,配合市群艺馆、县文旅局在我县成功举办了全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质量发展培训班。9、完成文化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厅数字化初步提升改造工作。10、正在编辑出版《泾阳县非遗名录图典》,计划2024年4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免费开放工作,强化文艺队伍建设1、持续开展免费开放工作,开展了馆内书画、朗诵、舞蹈、声乐、国学等培训和各培训教室的开放、非遗陈列厅的定期开放,并收集整理免费开放纪实资料。全年共培训200余场次,受训人员6000余人次。2、将文化馆“国粹众妙”公益课堂表和场馆免费开放时间安排表面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增设了瑜伽、书画、数字化体验等项目公益开放。3、馆长张晓燕在党校开展了泾阳县第七期文化大讲堂,作了题为《把握时代脉搏传承文化遗产》专题讲座,传播了非遗的基本知识,展现了我县非遗的工作现状。同时利用节假日在三渠、安吴、西街社区等开展书法、非遗培训60余场次,受训人员2000余人次。4、我馆和农民书画协会、棋牌协会、女子书画协会合作,开展阵地公益展示活动,充分发挥文化窗口作用。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文化馆2023年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活动形式不够丰富,活动载体少,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二是党建工作亮点提炼挖掘不够。三是专业宣传人才缺乏整改措施:一是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充分发挥文化工作引领作用。二是积极挖掘党建工作亮点。三是做好文化馆支部党建工作,培养宣传人才,提高宣传力度。三、下一步工作打算1、组织指导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搞好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群众业余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2、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争取完成2个县级项目申报,王氏正骨手法国家级项目申报。同时,做好现有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组织开展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使其发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3、做好《泾阳文艺》(五、六期)编辑刊印工作。同时,帮助库建信完成《库建信书画作品集》编辑刊印工作。4、为推动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繁荣,开展农民工诗歌朗诵大赛,并推荐获奖作品参加省市大赛。5、为繁荣我县经济建设,推动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激励我县的文艺创作,组织开展线上艺术成果展示活动。6、做好总分馆建设相关工作。7、继续做好单位各活动厅室的免费开放工作,保证每周开放不低于56小时,在单位组织培训5场次,培训人次达千人以上。8、继续积极争取资金完成《非遗陈列厅升级项目》遗留部分。9、以辅导强化文艺队伍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泾阳县文化和旅游局授予先进单位。被中共咸阳市宣传部、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咸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咸阳市群众艺术馆授予优秀组织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