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佳县> 佳县县委史志研究室

佳县县委史志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4-03-12 16:31
单位名称 佳县县委史志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实施佳县地方志、党史、年鉴和乡(镇)志的编纂出版和旧志整理工作。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人民路184号(县委大院1排3号)
法定代表人 屈晓宁
开办资金 2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佳县县委组织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9万元 2.96万元
网上名称 佳县县委史志研究室.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佳县县委史志研究室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党史和地方志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党史和地方志工作的政策规定,围绕全县的中心和重点工作,坚持编史修志、资政育人,挖掘党史、地方志资源,着力提升史志研究和整编水平,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地方志工作(一)年鉴和志书工作1.出版发行《佳县年鉴》(2022)《佳县年鉴》(2022)上限起自2021年1月1日,下限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收录了2021年佳县各方面的重要信息。经三秦出版社三次审核,已出版发行,并完成发放。2.完成《佳县年鉴》(2023)的资料征集、组稿、初稿编纂工作2023年2月提请两办下发《关于做好〈佳县年鉴〉(2023)编纂出版工作的通知》,3月向三秦出版社申报选题并收到批复、签订合同,5月完成资料征集工作。3.出版发行《佳县年鉴》(2006—2010)由于《佳县志》的下限是2005年,《佳县年鉴》起始于2011年,所以2006—2010年史料处于空白,我室组织人员进行资料征集,补齐2006—2010年的史料,并进行整理和编纂,已出版发行。4.三轮县志的准备工作佳县2022年12月份陕西省选为榆林市第三轮修志唯一试点县,已征集整理部分佳县村志、家谱、人物传记等,完成佳县史志专家库实施方案并和几位佳县籍修志专家沟通联系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确定了方志专家库初步人选,并向省地方志办公室报送第三轮修志篇目大纲和相关资料。5.指导《官庄乡志》的编修《官庄乡志》作为佳县第一部乡镇志,我室积极配合、指导、整理提供相关史料并及时与上级地方志办沟通联系。1月通过我室复审;5月通过市党史办终审;10月《官庄乡志》发行。(二)旧志整理1.出版清·乾隆《葭州志》校注本清·乾隆《葭州志》是目前佳县境内最早、世界仅存的一部记载佳县历史文化信息的孤本。我室在原校注本基础上组织人员继续完善、修改校注,3月出版面世,并完成发放。2.影印民国廿二年《葭县志》、民国廿二年《葭县志》校注本由于民国廿二年《葭县志》、民国廿二年《葭县志》校注本现存甚少,为更好地保存及宣传佳县历史文化,我室在原校注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校对并刊印。二、党史工作(一)《中国共产党佳县历史》第二卷(1949—1978)、第三卷(1979—2012)编纂工作发布关于征集《中国共产党佳县历史》第二卷(1949-1978)图片资料的通知,收集整理相关照片,查阅500多卷档案,完成13万字的初稿并送至市党史研究室进行审校,完成修改后并送陕西人民出版社初审。《中国共产党佳县历史》第三卷完成部分资料收集和1978—2002年档案的查阅工作。(二)完成《红军村--神堂沟》的编纂工作神堂沟村建立佳县第一个村级农民协会、村级党支部,建国前共产党员多达64名,涌现出四十多为县团级干部。我室已根据市党史研究室出具的审读意见完成修改,并送三秦人民出版社初审,预计2024年上半年出版。(三)县城毛泽东旧居的建设根据全县各类展馆建设安排,我室负责县城毛泽东旧居的恢复建设和布展工作,经过一年紧张的施工和布展,于6月28日正式开馆,被中共佳县县委组织部授予佳县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四)编纂《阎揆要画传》阎揆要作为榆林籍三位开国中将之一,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我室将《阎揆要画传》的整理出版作为一项非常重要工作来推动并赴北京采访阎揆要后人及身边工作人员收获大批一手资料,现正在整理汇编。(五)搜集抢救党史资料赴西安采访原陕西省委副书记蔡竹林,收集整理毛主席在佳县相关资料。开展党史人物任启明的史料征集工作,为乌兰县委史志研究室提供任启明个人照片、生平简历等宝贵资料。采访佳县知青,收集佳县优秀知青资料。(六)党史专题研究为进一步挖掘佳县“十个一”为代表的红色资源,收集整理《周恩来作报告》《掀起学习热潮》《三斗九升的故事》等10个神泉红色故事,配以插图制成精美书签。撰写《三弦——弹出陕北红色革命发展史》《我是毛泽东—写在毛泽东在佳县梁家岔指挥沙家店战役76周年之际》《从李得胜到毛泽东》等专题调研文章,形式多样地宣传佳县的红色资源。我室撰写的《前进的号角,佳县的荣耀——浅析“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口号的提出》《一张老照片》两篇文章收录在《档案话葭州》一书中,其中《一张老照片》在县档案馆举办的“档案杯”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前进的号角,佳县的荣耀——浅析“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口号的提出》《家书中的红色浪漫》《沙家店战役》发表于《铁葭州》。(七)党史宣教工作为更好地拍摄《乔国桢》纪录片,积极与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等部门沟通协调并提供相关资料,配合拍摄组在乔国桢纪念馆完成拍摄。配合佳县财政局、榆林市党史研究室等部门在五女河进行现场教学10余次。配合榆林市委组织部、佳县人民医院等部门在佳县县城毛泽东旧居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余次。配合市文明办、团县委在神泉堡和东方红干部学院讲授专题党课2次。“佳县史志”公众号新开设图说佳县、红色佳县、葭州骄子板块并发表200余篇文章。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发表宣传报道——《清·乾隆〈葭州志〉校注本出版》。推荐榆林市“四色精品”课程讲解员2名、本地师资3名。配合市委组织部开发课程《中国土地法大纲》《神泉号令:得民心者得天下》《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3个。配合佳县党校开发2节现场教学课程。全年发放各类地方志和党史书籍1500余册。(八)干部学习培训情况组织干部参加中国名镇名村志文化工程申报和编修培训会、全省精品年鉴编纂培训会、苏陕协作--佳县六能干部培训、“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打造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组工干部队伍”专题培训班等培训7次,先后赴绥德县、清涧县考察、学习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三、服务全县重点工作(一)配合指导各部门志书编写、史料编纂以及专题片拍摄。1.为《榆林志》《榆林市气象志》《榆林市地名故事》整理提供佳县部分资料。2.配合榆林传媒中心拍摄三集纪录片《佳芦河》。参加拍摄《佳芦河》大纲座谈会并在纪录片中讲述有关佳芦河的历史渊源、红色故事等。3.配合湖南电视台拍摄《人民领袖毛泽东》专题纪录片。(二)配合场馆建设工作。参与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东方红书店、高景德纪念馆、阎揆要旧居、谭家坪青少年红色教育中心、葭州巾帼风采馆、中央医院在佳县、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等展馆的布展工作。指导神泉村村史馆、泥河沟村史馆、木头峪村村史馆的建设。为西柏坡纪念馆收集整理“从延安到西柏坡--纪念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75周年专题展”相关资料,并参与专题展活动。配合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整理提供佳县人物和地情资料,并提供县情展陈书籍50余册以及榆林各区县志书40余本。主要效益1.出版发行《佳县年鉴》(2022)。2.完成《佳县年鉴》(2023)的资料征集、组稿、初稿编纂工作。3.出版发行《佳县年鉴》(2006—2010)。4.指导《官庄乡志》的编修。5.出版清·乾隆《葭州志》校注本、影印民国廿二年《葭县志》、民国廿二年《葭县志》校注本。6.《中国共产党佳县历史》第二卷(1949—1978)、第三卷(1979—2012)编纂工作。7.县城毛泽东旧居的建设。8.完成《红军村--神堂沟》的编纂工作。五、存在问题一是专业人员短缺。单位史志人员较少,且都是从事党史地方志工作的新人,开展专题编研工作难度较大。二是干部学习培训较少。每年编纂年鉴、史志书籍较多,有关编纂思想及相关条例跟新较快,单位人员缺少相关的培训指导,开展工作难度较大。六、整改措施一是单位全体人员努力学习、认真工作,提高史志编纂工作能力,完成年鉴编纂、旧志校注、党史宣教等职责范围内工作。二是开展互助学习小组、邀请史志专家来我单位开展史志教学及主动参加上级单位网络史志编纂培训会,从而提高单位人员的业务能力。七、2024年工作计划1.出版发行《佳县年鉴》(2024)(2023)。2.出版发行《中国共产党佳县历史》第二卷(1949—1978),做好《中国共产党佳县历史》第三卷的前期查档工作以及篇目设计。3.出版发行《神堂沟》。4.编纂完成《阎揆要画传》并举行纪念阎揆要诞辰120周年活动。5.进行三轮修志的资料征集、完成行政建制、自然地理、民风民俗等的初稿编写。6.编纂《佳县口述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