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

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12 16:19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北大街
法定代表人 郭明飞
开办资金 161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49.83万元 2299.2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6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工作既有成绩,也有不足。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业务活动情况1.坚持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原则,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形成党组织会议决定的议事决策工作机制。坚持“两学一做”、“党建+”工作。开展思政课大练兵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行“一票否决”。2.落实《一日常规》要求,开展三节一会、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等活动,开展晨诵、午读、整本书阅读、亲子共读、经典诵读等活动。3.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落实阳光招生、均衡编班,电子派位分班。公益金资助学生115名共计104500元。4.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大班额;严格规范学籍管理;严格落实“营养餐”和学生资助政策。5.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合理安排家庭作业,按照上级要求实施课后服务,设立校长信箱等。6.制定了《缔造完美教室实施方案》,实施“一班一特色”,班干部定期更换,对缔造完美教室成效进行考核表彰。7.召开了第一次少代会,聘请韩生敏等10位担任校外辅导员。8.构筑“356理想课堂”模式,丰富“第二课堂”,建设“亲子林”绿色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榆林市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采用趣味游园会的方式进行无纸笔化测评。9.学校开展“十个一”和“1+X”校本教研,定期举行校本课题结题鉴定会,加强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重视教师的培训提升工作。10.校园实现扩建,进行维修改造,更换了设备,改造网络。11.修订完善了传染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值周人员职责、包级人员职责等多项制度,强化学生安全教育,严格晨午检、缺勤学生追踪、返校程序、接种疫苗及“13530”安全教育。近三年来,学校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传染病事件。12.制定了《“教共体”工作实施方案》,拟定了“干部挂职锻炼”计划,组建了三队挂职锻炼干部,两队已完成。二、取得成绩在区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中,三、六年级分别取得第三名、第一名。学校还获得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目标责任考核先进集体、中小学质量提升奖、“双减”工作先进集体、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文明校园、后勤保障工作先进集体、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义务教育共同体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三、存在的问题1.政治建设不够深厚。2.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完善。3.“理想课堂”建设不够理想。4.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习惯、安全防范意识还要加强。5.校园文化内涵仍需向纵深发展。四、整改措施1.增加政治学习的时间和资源,举办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政治意识和素养。2.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估,征求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有效执行。3.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和培训,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和规范,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意识。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兴趣和素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强思想。聚焦党建领航,推进师德师风建设。2.强管理。深入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组织会议研究决定的议事决策工作机制,筑牢安全屏障,盯紧常规教育,加强日常管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努力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3.强队伍。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班主任及管理者队伍。4.强课堂。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提质“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5.强内涵。整体规划校园文化,编撰校史,建设校史馆,打造“经典诵读”实验基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区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中,三、六年级分别取得第三名、第一名。学校还获得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目标责任考核先进集体、中小学质量提升奖、“双减”工作先进集体、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文明校园、后勤保障工作先进集体、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义务教育共同体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