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咸阳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2 15:35
单位名称 咸阳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资源统筹信息服务。负责全市科技资源信息收集、发布与分析研究;开展查新检索、技术转移、大型仪器共享、检测分析、科技金融、项目论证及专题培训等科技服务。
住所 咸阳市秦皇中路6号
法定代表人 张刚
开办资金 921.7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事业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46.88万元 1267.47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业务:(一)创新主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围绕“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创新主体实现数量翻番、质量提升。参与举办创新挑战赛、院士专家咸阳行等系列活动,推介项目154个。建立科技大使制度,在高校院所遴选195名科技大使,挖掘科技成果678项,中心加大成果推广、需求对接的活动场次,服务科技型企业817家。收集整理在陕81家高校科研院所千余位专家信息建成专家信息库,选聘的195名“科技大使”服务于咸阳中小企业。通过各高校院所科技大使,了解科技成果成熟度,挖掘高校科技成果、跟踪项目达295项,其中高质量项目63项,已落地项目37项。(二)搭建平台,夯实创新基础。统筹社会科技资源,建设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秦创原咸阳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并与新华三集团合作筹备上线AIGC大模型“咸小科”,该AI系统是集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多项功能为一身的智能交互系统,意在解决企业、院所、高校政策匹配难,办事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组织全市133家单位完成2022年度科普统计数据网上填报工作,为政府制定更科学有效的科普政策提供信息数据依据。(三)形式多样,做好科技宣传。参与咸阳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集中宣传活动,举办重大示范活动9场次,重点活动20场次,参与人数2万多人次,发放各级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全市掀起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高潮。由科技馆承办的科普讲解大赛为陕西省科普讲解大赛复赛推选优秀选手6名,科技馆选手在决赛中取得省赛二等奖的好成绩,为我市争得了荣誉。表演《今天你用“力”了吗?》、《蚂蚁绊大象》等科普实验共计62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节日、垃圾分类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课堂53场。二、取得社会或经济效益挖掘高校科技成果、跟踪项目达295项,其中已落地项目37项。深入域内企业挖掘企业技术需求,帮助解决域内科技企业技术需求67项,合同金额共计3026.8万元。三、存在问题2023年,单位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要加强学习提高技能;二是服务意识有待加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四、整改措施我们将立足本职,搭建平台,完善服务,有效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开展政产学研金系列活动,同时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五、工作打算一是打造科技服务队伍,狠抓省考指标任务。利用懂政策、熟悉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流程和要求的技术经纪人队伍,指导企业正确签订技术合同,做到应统尽统。二是保障科技馆安全运营。科技馆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夯实基础,细化责任,打造和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服务咸阳市民。三是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咸阳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地,助力咸阳产业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