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川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教学改革研究;中小学、幼教方法探索;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检查、教学质量、办学水平评估;指导教学研究;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检查和指导。 | |
住所 | 宜川县西郊街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军宏 | |
开办资金 | 3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宜川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万元 | 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川县教育教学研究室.公益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法人及举办单位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全县教育科研工作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教育教学课堂改革推进年”、“教育教学质量突破年”、“干部作风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常规管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现就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主要工作情况(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1.邀请了廊坊师范学院教授刘银花和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杨秀治两名知名专家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含民办)校园长及全体中层领导进行了培训。2.组织开展了宜川县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会,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共51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使各学校在骨干教师体系建设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以此带动全县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2023年度安排心理健康教育、高考应对能力提升、新课程教材、中小学德育骨干等各类培训739人次。使教师有机会参加各种层次学习培训和展示交流,开眼界,长见识,学本领,强素质。4.组织开展了课题研究暨幼儿园教师保育教育能力提升培训会,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主管教学负责人、全体教研员、各学校课题管理人员及2023年市、县立项课题主持人,共计235人参加培训。5.发挥骨干体系作用,促进教师发展成长。完善县级教师队伍骨干体系建设,建立工作室、坊、站24个,聘请县级导师2人,确定主持人24人,参与教师232人,有效落实了省、市、县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工作任务。6.组织人员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摸底建库工作,建档教师412人,其中省级18人、市级105人、县级289人,并制定印发了《宜川县骨干教师遴选认定、培养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宜川县三级三类骨干教师考核办法(试行)》,落实了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二)加强各项常规工作,助推教育全面发展一是强化教学视导工作。对全县小学开展了一轮教学视导,每次视导一周时间,以听课为主,查看档案资料为辅,视导结束给学校反馈,以课堂视导促进教学工作。二是组织全体教研员对城区6所小学落实“减负提质增效”进行了调研。通过听汇报、看资料、座谈交流、发放问卷等形式全面掌握了全县“减负提质增效”实施情况。三是组织进行了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县级教学能手评选及市级教学能手遴选推荐活动,共有76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经学校评选推荐参加此次活动,评选出县级教学能手24名。择优推荐省市级教学能手21名,荣获省教学能手3名,市级教学能手14名。四是组织遴选推荐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参评教师2人,全部被认定为省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遴选推荐市级学科带头人9人、教学名师4人。五是开展了第三届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展评活动市级遴选活动,经过评选共推荐6篇,荣获省级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市级二等奖1篇、三等奖3篇。六是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择优推荐8名教师参加市级评选活动;完成了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程”县级遴选工作,评选优质课3节参加省遴选;组织开展了2023年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评活动,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七是开展了幼儿教师技能技巧及保育员技能大赛活动。幼儿教师技能技巧大赛通过五个项目综合评定,评选出个人综合奖8名,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保育员技能大赛评选出个人综合奖7名,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八是举办了2023年县级中小学、幼儿园青年教师课堂大赛活动。评出一等奖6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16人。九是强化课题研究。一是完善了课题管理系列制度,严把选题立项、组织实施、总结交流三个关口,扎实有效地推进全县课题研究工作。二是强化了对课题研究过程及结题督导和指导工作。三是完成了2022年市县级规划课题和微课题结题工作和2023年各级课题申报立项工作。2023年度申报立项各级基础教育课题59项,其中:省级规划课题4项、市级规划课题8项、微型课题28项、县级规划课题1项、微型课题18项;专项课题114项,十是对全县小学进行了6次素质教育检测,检测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5个学科,参与检测学生8793人,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三)加强民办教育管理,确保规范有序发展一是每学期开学初对全县民办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的开学准备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包括收费标准公示,教学计划,招生简章,人员资质,安全工作。对教师和学生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建立台账。对检查合格的校外培训机构发布白名单,进行网上公示。二是修订完善了《民办幼儿园考核细则》,召开民办幼儿园会议2次,普及普惠现场观摩会1次,春秋季开学检查2次,安全检查4次,纠正小学化检查3次。完成了民办幼儿园普及普惠档案建设整理工作。三是修订完善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及管理办法》《校外培训机构考核办法》《校外培训监管行政处罚文书格式》,下发转发“双减”政策相关文件8个,召开专题会议4次,专项检查6次,明察暗访6次。二、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常规管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使各学校在骨干教师体系建设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以此带动全县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力开展了专项教研,通过入校诊断、主题送教、名师引领、跟岗实践等形式实施,充分发挥国家、省级的教学名师对教师进行专业的支持来改变教师成长的方式,必将为我县城乡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有效促进教育工作。加强了各项常规工作,助推教育全面发展。加强了民办教育管理,培训机构全部纳入资金监管。缴纳风险保证金68万元,预防了机构卷钱跑路风险,确保了家长的财产安全。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氛围不浓厚,对课题研究存在误区,部分学校没有引起重视,存在有过场现象,教育科研引领教学工作有待提升。教研室教研员部分学科短缺,单位整体年龄结构偏大,平均年龄大道四十七岁,工作动力不足,专业引领能力和指导教育科研能力需进一步提升。教研员事务性工作繁忙,进班听课时间太短,深入基层指导力度不够。单位承担业务多,县级配套资金经费严重短缺。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持续加强教师培训,重点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培训学习,提升教研员业务素质。完善集体学习制度,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选派教研员外出培训,提升业务素质。继续推动“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项目实施,完善名师工作室(坊、站)建设管理制度,落实省、市、县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工作任务,通过专题报告、示范课等形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县教师专业发展。2、继续抓好常规工作,有序组织全县教师开展教师评优树模,促进骨干体系完善。组织开展省、市级教育教学论文、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等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教学视导”活动,对全县小学进行一轮视导,规范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对全县小学进行素质教育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全面掌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科体局考核学校质量主要依据,并形成质量分析报告,进行有效研讨,促进教育教学工作。3、加强监管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强管理,依法行政,做好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的考核、年检和普惠性幼儿园认定等工作。加强监管,清理整治无证办学机构,规范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