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川县商务招商服务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宜川县支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招商引资、市场培育、对外经贸提供管理与服务。拟定招商引资、市场培育、对外经贸工作方案及年度计划并指导、监督执行;参与重大经济活动,外来投资者的服务、协调工作;引进国内、国外资金、技术人才统计、信息收集和传递工作。 | |
住所 | 宜川县政府综合大楼17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侯改焕 | |
开办资金 | 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宜川县经济发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万元 | 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川县商务招商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本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上级部门的积极指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重点招商工作推进落实情况(一)支部党建有力作为支部现有党员7名,在支部书记侯改焕同志带领下,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各项党建工作。一是坚持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每周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主题学习教育;二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召开民主生活会,查摆检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进行党员干部谈心谈话,观看警示教育片,撰写心得体会等;三是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组织学习,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拉近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全面提升了干部职工的履职尽责意识和勇于担当作风。(二)持续壮大招商攻坚力量落实省市县相关经济会议精神对招商工作的要求,运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闭环思维精准开展招商引资。组建了由县级领导主抓的8个产业招商小分队和15个单一目标招商小分队,印发并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招商小分队工作的通知》《关于组建单一目标招商小分队的通知》《关于宜川县招商小分队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启动招商小分队,明确任务和招商方向等;各招商小分队外出开展招商活动77次,积极对接,跟进企业,力争招商项目落地宜川。借助市局网络专题培训,组织各乡镇(丹州街道)和相关部门从事招商工作干部以及各招商小分队成员线上招商专题培训自学15次,提升招商队伍整体业务水平。(三)不断提升谋划项目质量围绕全市提出的“五大传统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我市11条产业链,结合我县9条(文化旅游产业链、苹果产业链、花椒产业链、设施农业(食用菌)产业链、小杂粮产业链、中药材产业链、畜牧业产业链、天然气转化利用产业链、新能源开发产业链)产业链,加大项目策划包装,更新完善我县谋划招商引资项目,今年完成28个投资额度大、产业带动明显的重大项目进行重点论证包装(策划书、PPT演示文稿),总投资270.82亿元,并上报市局审核推介;新编印了《宜川县招商引资宣传折页》《宜川县招商引资宣传册》《宜川县招商引资工作细则小册子》,在厦洽会、再回延安、进博会、丝博会等大型经济活动上进行宣传推介。(四)强化项目对接洽谈引进今年,我中心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法,开拓招商引资新渠道,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和力量,扎实开展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线上对接,线下实地考察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招商工作,积极参加北京-延安产业对接会、再回延安创业投资大会、进博会、丝博会等各类产业对接会和招商推介洽谈活动,共计发放宣传册8000余册,项目册5000余份、宣传U盘5000余个等,宣传推介县域优势资源、主导产业、重点项目、营商环境和优惠政策。依托驻外联络处,尽早招商、尽快招商、尽力招商,1-11月份县级领导带队先后赴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辽宁、四川、山西、河南、厦门、无锡、西安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洽谈对接项目37次;邀请或接待企业来宜实地考察51次;全县共推进落地招商引资合同项目48个,合同引资额为53.55亿元。(五)其他招商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根据延安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2023年县(市、区)、管委会招商引资“倍增计划”目标任务分解表》,印发《关于印发〈宜川县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要点〉的通知》(宜招组发〔2023〕4号),认领我县各项指标任务,且细化指标任务至7个乡镇(丹州街道)、11个产业主管部门及招商职能部门、14个制造业招引部门单位,以确保我县招商工作市考指标顺利完成等。二是根据市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制定更新印发了《宜川县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为科学有效评估我县各招商工作部门招商绩效提供了依据。三是紧盯目标企业,提高“软硬件”实力,提升营商环境,修订印发《宜川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宜政办发〔2023〕41号),吸引更多社会各界资本投资宜川产业类项目,不断在造链延链补链强链上寻求突破。四是对接重大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对接北京万众集团、福建祥业集团跟踪推进热电联产(9H燃气轮机)项目、农作物秸秆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发项目,皆已成功签订框架协议,项目概投66亿元。五是我县参加第七届丝博会圆满结束,期间积极对接契合我县产业发展企业,本次活动全县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4个,总投资13.749亿元。六是提升职工归属感,从干部职工根本利益出发,为干部职工谋求福利,提高干部职工幸福感和凝聚力。二、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实际完成到位资金51.8亿元,同比增长76.13%,完成市考指标任务(45亿元)的115.11%;直投外资任务完成34.8万美元,实现“零”突破。二是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合同项目60个,总投资78.97亿元(其中新签项目48个,总投资53.55亿元),已全部开复工,开复工率为100%,建成项目50个,在建项目10个。三是新引进48个产业类项目中,现代农业类项目14个,现代服务业类项目6个,文化旅游类项目4个,能源工业类项目18个,制造业类项目6个。四是策划完成28个投资额度大、产业带动明显的重大项目进行重点论证包装(策划书、PPT演示文稿),总投资270.82亿元,并上报市局审核对外推介宣传招商引资。三、存在问题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对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产业链招商引资底气不足。宜川主导产业为文化旅游、现代农业、能源工业,其中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引进项目以中小项目为主,能源工业产业受地理区位因素制约,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未形成支柱产业链。二是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缓慢。部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复杂,手续办理牵扯多个职能部门,指标申报周期长、受土地制约等,项目落地建设较慢。三是引进外商直投项目困难。今年开展招引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工作以来,我县积极对接有外商背景企业,采用以商招商、机构招商、驻外招商以及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引资等方式,完成直投外资任务艰难。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谋划(一)做好项目谋划跟进对接招引一是持续落实“三个年”活动,不断壮大用好全县招商队伍,充分发挥各招商小分队、各招商任务承担部门单位招商力量,提早做好项目谋划工作,重点谋划招商引资精品项目10个,总投资不少于100亿元;积极对接洽谈,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招商引资活动;二是紧抓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等区域的优质企业、转移产业,以及各地区企业转移、外迁等契机,积极筹备参加第八届丝博会、厦洽会、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等重大招商活动,确保质量与数量并重;三是充分运用叩门招商、线上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模式,主动“攀亲结贵”,积极参加我市组织的各种线上招商活动,加强与无锡新吴区、佛山高明区友好城市的经贸合作等,通过与发达地区建立友好合作或经济协作关系,与企业精准对接,优势互补,力促引进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宜川。(二)加大重大产业类项目推进力度一是强化要素保障部门单位强力盘活现有招商要素资源,提升主要招商资源可持续性,尤其是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甚至有针对地实施抢救性保护,切实保护、保障主要招商项目落地资源实现合理供给,挖掘闲置、半闲置资源升级改造潜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在谈在推重大招商项目加快进度,落地建设。二是按照重大项目推进单位和责任单位推进情况,督促推进单位和责任单位逐个制定项目推进计划,倒排项目建设工期,利用市县两级“解扣”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和痛点,全面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步伐。三是重点跟踪推进两个重大招商引资协议项目和对接意向企业,即与北京万众集团对接推进的热电联产(9H燃气轮机)项目和祥业集团对接推进的农作物秸秆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发项目等,力争2024年协议转合同,及早开工建设。于2024年年底引进重点招商引资合同项目不少于20个,合同引资额55亿元以上。(三)加强招商引资督查考核一是畅通信息渠道,拓宽招商引资,克服信息闭塞劣势,建立快捷畅通的信息网络,扩大招商层面,高效获取价值信息;二是指标分解至单位,坚持指标完成进度通报,突出结果导向,树立“项目为王”,不断提高招商项目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建成投产率和经济贡献率,持续激励鼓励各乡镇、相关产业部门单位加大招商力度,确保2024年招商引资工作顺利进行,并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