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川县果业技术推广和产业营销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完善果业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果业生产技术引进、示范、推广、科技咨询和果农技术培训;负责苹果、梨、核桃、花椒等果树新优品种的选种、引种、实验种植、苗木繁育、成果推广;组织果品流通,开拓销售市场;搭建果品营销平台。 | |
住所 | 宜川县党湾街47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海军 | |
开办资金 | 1854.9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宜川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07万元 | 9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川县果业技术推广和产业营销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宜川县果业技术推广和产业营销服务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具体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果业生产工作1.规模建设完成情况。全县苹果产量59.74万吨、产值28.9亿元,梨产量0.5665万吨、产值0.2亿元。2.技术培训工作一是邀请省市果业专家举办宜川县果业“鸿雁计划”暨春季果园管理技术培训会,主要从苹果园花期防冻技术、苹果抗重茬建园等方面展开现场教学,苹果病虫害周年防治历资料1000余份。二是邀请市果发研究中心专家杜敬斌对农民技术员、新优品种改良示范户和已建成的15个自根砧示范点进行果园管理技术培训;三是先后组织6个苹果主产乡镇果农1200余人赴千阳、武功、铜川等五个苗木基地观摩学习。四是组织单位干部和农民技术员前往宝塔区桥沟烟洞密植高效示范园,实地观摩了乔化树矮化管理模式等情况。共计培训603场次、75235人次。3.防灾减灾工作一是完善应急预案。充分吸取去年防冻工作经验,按照2℃进园,1℃点烟,气温保持0℃以上;一村点烟,邻村联动的防控工作思路,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宜川县果树防御工作应急预案》《防冻坑挖建技术要领》,制作了宜川县果树防御冻害工作应急预案流程图,建立了科学完善的防御应急预案。二是强化措施落实。根据各乡镇海拔、温度等自然条件将全县苹果栽植区域划分为轻度区和易冻区,制作了宜川县果树防冻作战图,分区域制定防冻措施。三是技术指导。全县成立了7支技术服务队,包抓乡镇开展培训指导,累积举办培训会80场次1.2万人次,发放防冻坑挖建技术资料2000份,防雹网搭建技术资料2000余份,在每个苹果自然村设立5个温度检测点,全县共设立了温度监测点1499。4.宜川县苹果产业百村千户示范工程全县六个苹果主产乡镇主推“秋施基肥、人工授粉、波尔多液”三项技术10024亩,给示范户发放有机肥30072袋、苹果花粉10024袋、生石灰75180公斤、硫酸铜25060公斤,技术资料2000余份。5.宜川县万亩新优品种改良工程按照《宜川县万亩果业新优品种改良工程实施方案》(宜办字〔2022〕4号)文件要求,全县6个苹果主产乡镇实施新优品种改良1.17万亩,建成6个百亩连片示范点。2024年新优品种改良12个集中连片示范点已完成土地平整、土壤处理、苗木订购等前期准备工作。6.双园创建建设高质高效示范园4个,分别是壶口椿曲村高质高效示范园、云岩镇刘家卓村高质高效示范园、秋林葫芦村高质高效示范园、丹州街道办降头村高质高效示范园。建设美丽果园2个,分别是交里乡乔庄村美丽果园、英旺乡安洼村美丽果园。申报亩均效益园3个,分别是宜川县丹州街道办圪崂亩均效益园、宜川县交里乡乔庄村亩均效益园和宜川县云岩镇刘家桌亩均效益园。7.辛户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完成云岩镇辛户村50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共引进新优品种17个,其中:早熟品种4个,分别是巴克艾、红思尼克、鲁丽、华硕;中熟品种4个,分别是美味、九月奇迹、秦脆、土岐;晚熟品种9个,分别是瑞香红、瑞雪、爱妃、响富、维纳斯黄金、阿珍、福布拉斯、众成3号、晋18。其中:矮化自根砧22.5亩,矮化中间砧4亩,青砧9.5亩,短枝型(青砧)3亩,无性繁殖楸子砧11亩。8.免套袋试验示范对瑞雪、秦脆、瑞香红、维纳斯黄金、阿森泰克、福布瑞斯和红思尼克共7个品种进行了免套袋试验,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喷施腐植酸苹果免套袋膜AB剂原液。腐植酸苹果免套袋膜剂于每年的6月10日-15日、7月10日-15日、8月10日-15日喷施3次。9.果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成立了果业领域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宜川县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抽查宜川县黄河壶口果业有限公司、宜川县明盛果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和宜川万邦果业专业合作社,均落实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了安全生产培训,库内物品、电路等都符合规定。10.在云岩曲洲、汾川等村对100亩仁用杏、山杏进行高枝换优,换成优良品种红梅杏,为我县果农增加新的收入渠道。11.在壶口镇建设150亩酥梨高质高效示范园,订运黄冠梨接穗对500亩玉露香梨园进行高枝嫁接授粉枝,解决玉露香梨园授粉不足问题。(二)果业营销工作1.冷(气)库建设情况:陕果集团5000吨气调库建设完成;宜川县金康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1000吨醋厂建设完成,已投产,年消耗鲜果能力1000吨;宜川县鸿盛果品营销有限公司生产白兰地酒50吨,已封存窖藏,未销售。2.苹果销售工作情况:销售苹果54.44万吨,果农库存5.3万吨。全市冬季果园管理暨果业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现场会。3.苹果采后处理示范点:落实了2个苹果采后处理示范点,即宜川县云岩镇辛户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和宜壶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分选台账,全县共分选苹果2200吨。4.苹果产业链新建重点项目1个,即矮化自根砧示范点高质量发展建设项目,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1123亩,地布覆盖1123亩,发放有机菌肥6738袋、水溶肥2246袋、综合管理机15台、弥雾机15台、割草车11台、杀虫灯50台、粘虫板2128张,提高果园机械化管理水平,项目总投资280万元。(三)、工作亮点及受表彰情况工作亮点:一是引进宜川杭乔实业有限公司建设苹果泡沫箱厂生产线三条,已开工建设。二是积极对接中绣集团植物纤维制造项目,已签订意向协议。表彰情况:一是云岩镇通过迁坟腾地、统一整地,打破“坟界”,全县完成新优品种改良1.17万亩,受到上级部门表彰。二是云岩镇辛户村示范园被授予延安市苹果亩均效益冠军园荣誉称号,获得市果业中心工会委员会奖金1万元。三是仁用杏改造红梅杏获得宜川县土法创新二等奖。二、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双园建设建设项目,2023年总产值915.608万元,较上年增加产值276.869万元。平均亩产值1.526万元,高于预计(预计平均亩产值1.2837万元)0.2423万元。斤均价3.98元,较上年亩产值增加4620元。户均收入8.1万元(600亩示范园建设农户113户),户均较上年增收2.45万元。(二)社会效益万亩新优品种改良项目建成后,为宜川整体果业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项目惠及已脱贫产业贫困户82户;双园建设后惠及农户150户,其中建设农户113户(包含脱贫户14户),再辐射带动脱贫户37户,共带动脱贫户51户,进一步巩固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果。(三)生态效益项目的实施能有效遏制土壤有机质逐年下降现象,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病虫绿色防控,综合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减少化肥,通过配置割灌机实施生草自然刈割覆盖,减少水土流失,有效降低对水源、土壤等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效率,促进发展生态循环现代果业,生态效益明显。三、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存在问题1、品种单一,果品质量差。目前我县主栽品种为红富士,其他如嘎啦、弘前、瑞阳、瑞雪等品种栽植面积小,无其他优势,品种单一,急需引进或研发适宜我县栽植的新品种。果品质量参差不齐,生长过程极易受周边环境影响,优果率有待提升。2、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薄弱。宜川县苹果种植90%集中在干旱、晚霜、冰雹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区,基本上是靠天收果,单一的家庭经营模式,果农很难自发投资在基础设施和抗灾设施建设上。同时我县在果园水、路、等基础和风灾、冻灾、雹灾、涝灾等自然灾害防御方面投入不足,影响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业提质增效。3、果业生产资金不足。由于我县财政资金困乏,果园基础设施薄弱、现代果业发展带动小、辐射面窄,影响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业提质增效。(二)下一步工作计划1、工作思路聚焦推进果业现代化,以提高苹果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以延链补链强链为路径,实施“双万”工程,构建现代防灾减灾体系,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2、2024年工作目标实现苹果产量58.8万吨、产值25.1亿元。3、主要措施(1)实施万亩新优品种改良工程:在全县六个苹果主产乡镇实施新优品种改良1万亩。(2)实施百村千户示范工程:在全县81个行政村、271个自然村3485户,20000亩示范园主推“秋施基肥、人工授粉、波尔多液”三项技术。(3)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是搭建防雹网2万亩。二是综合使用“坑、桶、药、器”综合防冻措施,构建现代防冻体系。(4)双园创建:创建高质高效示范园3个、美丽果园3个。(5)推广旱作节水技术:继续在黄河沿岸进行旱作节水技术推广5000亩。(7)冷气库建设:新增果品冷气库5000吨。(8)技术培训工程:全年培训农民4万人次,县级4次800人次、乡级35次4300人次、村级培训由乡镇(街道)进行,平均每个行政村每季度培训1次,全县112个行政村,总计培训448次,34900人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荣获“双拥共建示范单位”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