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金渠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院前急救,巡回医疗,预防保健。 | |
住所 | 眉县金渠镇新街97号 | |
法定代表人 | 周卫平 | |
开办资金 | 6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8.05万元 | 492.65万元 | |
网上名称 | 眉县金渠镇中心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3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眉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医政医管工作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契机,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以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严抓医疗行为规范化和核心制度的落实,使各科室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1)是实行院、科两级考评机制。(2)是不断完善制度,严抓制度落实。(3)是加大医疗文书的督导检查,提高书写质量实时整改。(4)是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及诊疗水平。(5)是提升人员业务水平。(6)是双向转诊。2.积极开展诊疗活动,圆满完成医疗工作。全年门急诊人次17150人次,住院患者330人次,住院手术215人次,全年医疗业务收入221.09万元。(二)医改工作在县卫健局、县健康共同体总院及县人民医院组织下,本着医疗资源聚集效能,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理念,继续对基层卫生院进行帮扶工作,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严格执行“三统一”各项政策,认真开展好镇、村药品“三统一”工作。2023年1-12月份,医院网上平台采购74.28万元,其中集采药品14.1万元,严格按照国家“三统一”、“两票制”要求执行,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三)公共卫生工作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截止2023年12月底,我镇共建立了34776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累计新增居民健康档案506份,更新档案294份。2.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辖区应管老年人5261人,实管4280人,累计死亡192人。全年老年人共体检4280人。完成生活自理评估4280人,保健随访4280人。3.健康教育、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全年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共计9类38900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1328次;累计播放时长5622小时,受众人数共有5000余人;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医院6期,村卫生室共计60期;举办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2次,咨询10次;村卫生室累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75次受益人数共1500余人,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达到90%以上4.预防接种工作12月30日共开展0-6岁儿童预防接种5590针次,11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没有发生接种差错事故。新冠疫苗全年共接种7剂次。对辖区5所幼儿园和3所小学开展了查验工作,应查验儿童数800人,实查验800人,查验覆盖率100%。持有效接种证798人,应补证2人,漏种儿童27人,漏种针次32针次,现已完成补种27人32针次;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基础针次2200次,未发生异常反应。为119名新生儿建卡建证并常规预约接种,对12名流动儿童建卡登记并安排接种。5.妇幼卫生工作截止12月底,活产数共187人,产妇总数188人,产检188人、产前高危筛查56人、高危管理56人、新法接生188人,产后访视188人,住院分娩活产188人。其中双胎1例、死胎死产2例,非住院分娩0人,无孕产妇死亡,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全镇0——6岁儿童总数1721人,新生儿访视188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771人;全年叶酸新增应服144人,服用144人,依从144人,依从率100%,其中调查144人,知晓144人,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100%;育龄妇女叶酸知识健康教育覆盖率已达到100%以上。6.慢病患者管理工作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率为95%以上;截止12月底,高血压患者实际管理4970人,规范管理4886人,规范管理率98%。体检3717人,体检率75%。随访23239人次,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最近1次随访血压达标率≥62%;2型糖尿病实际管理1494人,规范1398管理人,规范管理率93%,体检1058人,体检率71%。随访7124人次,血糖控制率92%;死亡登记系统共录入319例;报告伤害监测事件91例;报告食源性事件6例;报告心脑血管事件164例,肿瘤报告卡29例;辖区共管理甲状腺肿大患者17人,地方性氟骨症2人,均进行了签约服务并按照要求随访。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2023年度累计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31人,在管184人,死亡累计41人,失访2人,非在管4人,累计体检181人,累计随访911人次。8.结核病管理工作2023年全年追踪患者3人,新增结核病患者0人,截止到12月底共结案患者2人,服药率100%,随访率100%;9.传染病报告与处理我镇传染病2023年1-11月份共发病3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1例,流行性感冒(甲型)13例,手足口2例,水痘4例,结核病3例,肾病出血热2例,阴性梅毒0例,腮腺炎0例,乙肝0例、感染性腹泻3例、风疹1例,麻疹、艾滋病、狂犬病、布病均无报告病例;上报率100%,监管率100%。10.中医药管理工作对老年人开展中医药健康干预评估保健共4275人次,对孕产妇开展中医药健康干预评估保健共170人次,对0-6岁儿童开展中医药健康干预评估保健共1071人次。11.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截止2023年12月底,按照要求每季度对辖区饮用水卫生安全、非法行医(采供血)、食源性疾病、计划生育机构及公共场所巡查共4次,开展学校卫生巡查2次。1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辖区签约总人数为34194人,履约45868人次,签约服务率94.78%;普通人群签约19453人,重点人群签约14739人;其中0-6岁儿童1423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签约5483人,孕产妇签约152人,在管高血压患者家庭医生签约5034人,糖尿病患者签约1524人,肺结核患者签约3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约174人,残疾人签约555人,农村已脱贫人口和监测预警重点人群签约3095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3人,城乡低保五保人口签约1108人。13.医防融合工作: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共筛选出需要治疗的各种慢性病患者共996人,一级患者737人,新纳入慢病管理14人,二级患者181人,三级患者78人已推荐转诊至县级医院,996人均已规范管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在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扶贫工作、合疗“一站式”结算、医改工作、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医疗服务方面,全年门诊人次为17150人次,住院人次为330人,全年业务收入为221.09余万元,全年医疗业务人员2人在上级医疗单位学习,总院下派业务副院长一人,下派医疗专家对接帮扶、指导业务工作,通过业务学习,培养了医疗业务人才,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医疗业务能力,更好的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专业技术人员不均衡,医疗、医技人员短缺,不能适应医院业务发展要求。2.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缺乏高年资医疗人员,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高。3.公共卫生工作不细致,为当地人民群众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二)改进措施1.积极和眉县医共体总院联系,为我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提升我院医疗技术水平。2.通过培训进修等多种渠道,培养提高医疗队伍的业务能力,充实门诊医疗岗位,根据医疗业务人员特长,进行设岗,开展医疗工作。3.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从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方面制定工作职责,明确目标责任,并建立奖惩办法。不断提高现有医疗队伍人员的业务水平,积极争取上级医疗单位对现有医疗人员学习,总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多渠道、多方面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为当地人民群众的服务水平。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持续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通过出台政策、组织各种类型的学习、参加各种培训班等方式努力使全院干部职工的观念、能力、水平、工作作风与医院发展要求相适应。(二)继续开展自查自纠,对重点科室重点人员不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妥善处理问题线索,持续抓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三)按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23版)一是积极和眉县医共体总院联系,协助我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二是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卫生服务能力。三是认真按照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要求开展工作,积极规范完善设置发热诊室、肠道门诊,丰富住院病人的收住种类,合理妇科、儿科的医师设置,不断提升我院医疗服务水平,增加就诊、住院人次,确保2024年通过推荐标准要求。(四)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合理设置中医药人才团队,扩充中医药服务项目,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五)用好医共体建设资源,优化医疗服务,夯实医疗保障。一是积极联系总院为我院协调安排可满足我院发展需求的2024年帮服人员团队,为创建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保驾护航;二是加强重点科室建设,申请我院医师赴县医院泌尿外科参加学习,同时继续邀请专家来我院指导工作、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共建科室诊疗服务水平,提高住院人次。(六)大力发展口腔科,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诊需求。(七)加强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做到应签尽签,并按要求开展随访工作。扎实推进医防融合,从细节上管理服务,从管理上提升质量,充分实现转大病管慢病的医疗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防控能力。(八)加强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做到应签尽签,并按要求开展随访工作。扎实推进医防融合,从细节上管理服务,从管理上提升质量,充分实现转大病管慢病的医疗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防控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6年12月19日。登记号为:43551079861032611C2101。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