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秦都区>
咸阳市秦都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
咸阳市秦都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2 11:50
单位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提供保障和社会救济。辖区城乡低保资金的预决算;城乡低保补助资金的分配与管理;灾民的转移安置等社会救济工作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人民西路社区服务中心三楼
法定代表人
张涛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29万元
9.98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局机关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顺利完成低保提标工作。按照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关于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的通知》以及市民政局《关于调整分类施保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分档救助标准的通知》文件精神。安排专人负责本次低保提标核算工作,指导街办及时将7月新标准和1-6月提标补发金录入“一卡通”系统,并于7月份已发放到位。2、不断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培训力度。2月中下旬,我中心会同社会救助科积极开展全区“社会救助政策到基层”社会救助工作督导、轮训活动,覆盖10个街办166社区(村);8月份,组织各街办召开全区社会救助提效能补短板工作推进会;10月份召开了全区社会救助工作推进会及业务培训会;11月份召开了全区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推进会。通过举办多次培训会,进一步提高了全区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3、开展低保、低保边缘复核工作。3月底以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城乡低保、低保边缘对象复核工作。各街办、村(社区)通过入户走访、邻里访问等方式对我区低保、低保边缘家庭收入、财产、家庭成员变化等情况进行全面核实,现走访量已过半。同时,按照“谁经办、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对家庭收入明显超过低保标准的对象转入低保边缘或停止其享受低保待遇,将真正困难的家庭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差标准有升有降,真正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4、完成特困人员大排查工作。按照市局统一要求,结合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发现问题“回头看”和兜底解忧暖民心活动,全面摸排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现状,找准问题症结和短板弱项,压实照料服务责任,规范服务内容,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时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安全有人关注”,全面提升照料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8月底,已收集各街办排查情况并将全区总结上报市民政局。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成效1、发挥经济状况核对系统精准核对作用。目前,秦都区民政局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共对接数据22项,数据信息“壁垒”进一步消除,社会救助更加精准高效。2023年,秦都区民政局经授权开展新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158户340人,复核3861人,预警475人次,通过线上核对和线下排查相结合方式,实现了精准认定、精准施保。2、加强信访举报问题督办力度。2023年,共处理双照办梁五旦、马泉办何林、马庄办李孟转等3条信访转办件;吴办、渭滨办等2条信访协办件。真正做到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实地督办,及时处置。3、积极主动解决个别特困人员疑难困境问题。与公安秦都分局、相关街办等部门协调解决流浪乞讨人员马庄办赵尹莉、双照办穆莉莉等两人的落户及纳入特困供养范围的问题。其中,多年因无户口而导致无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赵尹莉,经我中心反复多次同各部门协调沟通,终于8月份成功落户马庄办正洪村,与穆莉莉两人按程序纳入集中供养范围。4、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新模式。10月23日我中心联合辖区爱尚秦等社会组织开展“重阳送温暖浓浓敬老情”主题慰问活动,对全区73名特困供养救助对象进行慰问。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流动性过大。街道办事处从事社会救助工作的人员更换频繁且流失比较严重,目前,基层存在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人手紧缺、队伍不稳定等突出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有力推动。2、群众政策知晓率有待提升。部分保障对象因宣传工作不全面、透彻或因自身年龄偏大、理解能力偏低等原因对社会救助政策缺乏了解。四、改进措施1、夯实基层力量,稳定工作队伍。加强基层社会救助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社会救助协理员,确保每一村(居)至少配备一名社会救助协理员,每个街办配备3名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社会救助业务培训,提升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夯实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基础。2、拓宽宣传渠道,提高政策知晓率。动员街办、村(社区)采取“集中宣讲+重点人群敲门”等形式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工作,切实做到社会救助政策家喻户晓。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定期指导各街办抓好贯彻落实,不断推进认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低保边缘家庭得到精准救助,切实兜住兜准兜好低收入群体生活底线。2、落实重病、重残“单人保”;刚性支出扣减;家庭财产豁免;“渐退帮扶”等政策,推进低保等社会救助扩围增效。3、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低保、低保边缘、特困人员等社会救助政策不断加大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日常培训,努力提升全区社会救助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