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秦都区> 咸阳市秦都区人民医院(古渡卫生院、秦都区古渡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咸阳市秦都区人民医院(古渡卫生院、秦都区古渡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2 11:40
单位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人民医院(古渡卫生院、秦都区古渡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管理与监督。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秦皇北路54号
法定代表人 林炜栋
开办资金 907.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88.21万元 1408.9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人民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6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院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院在区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1.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一是制定2023年“三个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推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二是开展服务、质量督导检查工作。三是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成立医院质控科、门诊办、完善院科两级质控制度。四是调整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规范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各项职责。四是规范审计、财务、招投标流程。2.多举措提高服务能力:一是探索拓展医院诊疗服务,通过市一院专家定期坐诊及现场带教,科室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二是稳步推进影像远程会诊中心,放射诊断13余例。新建心电远程协同诊断中心,目前已涵盖辖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基层检查,市一院诊断,全年累计心电诊断327人次,急诊救治4人,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11人次。三是通过市一院“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巡回讲堂”、骨干轮训、乡医例会、医疗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会等方式,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及早期发现、中风、心电图的识别、医保政策培训等方面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四是集中带量药品采购逐步增加,2023年医院集采药品共43个品种。3.医疗服务项目不断拓展:一是特色治疗诊疗病种不断增加,区域外患者显著增加。二是新开展心脏彩超,血管及浅表器官彩超共计205人次。三是打造了秦都区首家标准化实验室,目前新开展项目可达2000余项,设置配备了检验报告自主打印机,患者可以及时快速取到检验报告。四是门诊住院开展心电监护,24小时动态血压,静脉输液泵,微量泵,并新增心肺复苏模拟人,全年完成现有急救知识培训20次。五是口腔科2023年新开展口腔种植、矫正业务项目。4.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案,市一院专家加入签约服务团队,促进了医疗与公卫紧密结合。二是与区老龄办、疾控中心、妇计中心、残联等单位联合开展老年人健康检测、学生健康素养监测、婚检、孕检、两癌筛查、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进一步提高公卫服务水平。三是以社区、万达广场为重点开展义诊、健康教育等活动。5.强化安全意识:一是开展自查工作,针对医院各科室水、电、线路、用氧安全、电梯设备运行情况、灭火器材等定期开展自查,确保处于良好安全状态。二是加强安全知识培训,举办线下培训4次,参加线上培训4次,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安全意识。三是召开专题会议10次,配备微型消防站一个,开展消防演练1次。拆除泡沫板房2个,更新了安全出口指示标识,对主要负责人、安管人员开展培训,并取得培训证书。四是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建立健全了医院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总体方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资料,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把基础做实、把机制健全、把隐患消除。6.区人民医院建设项目稳步推进:秦都区人民医院(秦都区卫生应急中心),总建筑面积33964.21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9层,现已基本完成地上主体三层建设。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在医疗方面: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规范诊疗,强化管理,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通过医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门急诊人次41553人次,住院709人次。患者治愈率、好转率92%以上,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8%以上,入院病人三日诊断率95%以上,平均住院日8天,病历书写甲级率90%以上。医疗质量群众问卷患者满意率达到90%以上。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管理率均达标。传染病网报20例,流感、手足口等散发疫情530例。对辖区中小学师生及老年人结核病共筛查13056人。推介423人,无确诊病例。免疫规划疫苗全年共接种7531剂次、非免疫规划疫苗全年共接种17339针次,查验入学儿童4060人,补种率≥95%。全年无疫苗针对发生传染病的报告。三、存在问题:1.信息化区域建设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我院使用的his系统较老旧、操作繁琐,医联体单位之间的互联互通大多局限于内网,缺乏医院间的联系与共享。2.专业资格人员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3.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整改措施:1.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优势。加大政府信息建设投入,只有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统一的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实现系统预约挂号、预约检查、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检验结果共享,实现信息系统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无缝对接,为提供连续性服务奠定基础。2.改革医务人员人事管理体制。针对医联体内“单位人”制度障碍,打破原有的单位人管理模式,人员统筹管理,合理编制招聘,统一岗位培训,便于专家多点执业,双向流动,带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3.积极组织制定各项学习及培训方案,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深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完善党风廉政、人事、薪酬等医院相关制度,加强医院网站建设,以优质服务基层行等创建为抓手,持续提升医院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二是以常见病、慢性病等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模式,试点开展家庭病床,三是促进医联体大型设备、后勤供应等资源共享。四是加大科研项目申报,促进基层卫生健康服务项目科研转化。2.强化公卫短板,促进医防康养融合发展:一是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建立“1+N”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二是建立以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为重点的常态化培训考核制度,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三是以秦都区人民医院新泉养老服务中心医务室、日间照料中心等为载体,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爱、失能老人评估等,探索医防康养服务模式。四是深化心电远程诊断、放射远程诊断、远程会诊等协同诊疗服务模式。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就医舒适感:一是加大智慧医疗信息化建设投入,实现诊疗系统与公卫系统、医保系统、上级医院等互联互通。二是加大医院口腔科、康复科、B超室等设备设施投入;三是加大医院环境改造投入。四是加快推进秦都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4.突出党建引领,打造干部队伍:一是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全面提升党员综合素质。二是加强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自2022年5月27日至2027年5月27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