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重点项目促进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服务支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做好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环境保障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文林路市民文化中心1404 | |
法定代表人 | 董辉 | |
开办资金 | 8.7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秦都区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46万元 | 15.6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统筹谋划要素保障,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23年,区重点项目促进服务中心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包抓“五个一”工作机制,依据全省“三个年”活动总基调,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全流程管理和协调推进手续办理要素保障工作措施,全面提升审批、报建环节中“三证一书”及“三通一平”的办理效率,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达效。全年筹备省市级重点项目观摩3次,二季度项目观摩评比位列全市第一;通过牵头协调、靠前站位,召开全区重点项目推进会12次,解决项目各类“疑难杂症”问题30多件。(二)积极对接协调服务,征迁工作有序开展。2023年中心对接实施征地项目23个,征地面积4477.4945亩,协调拨付征迁资金4.18亿元,全年完成交地项目13处共1311.92644亩。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秦都医院等项目协调办理林地手续报批及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公告等资料,全力做好项目建设前期服务保障工作。全年,按照全区重点项目缴费通知要求,积极帮助企业缴纳相关规费。协调市自然资源局退还金利阳光、福寿园、飞艺文海等项目前期垫付土体成本共计69207.9万元。为加速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年初协调兴平市政府及西吴街道办事处,启动了豆马村以东地块的征地拆迁工作,共拆迁443户,征地369亩,协调征迁资金3.3亿元拨付兴平市相关单位。同时协调区国投公司,为拆迁群众解决回迁过渡入住现房问题,确保群众早日入住新房。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3年全年,50个省、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9.16亿元,为计划任务202.6亿元的103.24%,其中:中国西电、华沃思特等6个省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12亿元,为计划任务33.2亿元的105.79%;全区149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5.89亿元,为年计划任务450.9亿元的101.11%,有效的完成了各项任务进程,为全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存在问题项目进度包抓考核机制不健全,各要素保障部门联动较少,在协助、帮助企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上成效还不够明显,个别项目包抓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对包抓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四、整改措施一是聚焦补链增优,做好项目谋划。将高质量谋划项目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紧盯中省市重大战略规划,按照“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的思路,围绕光伏、新能源汽车、输配电等重点产业链,以园区为载体,紧扣“四区”建设,围绕做大做强区域经济,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分类建立谋划项目清单,做好2024-2025年前期、在建及投产项目谋划工作。二是加强督导协调,保障要素环境。将项目建设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职责,针对建设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协调推进,要求包抓部门对落地项目全程跟踪,协调处理征地拆迁和土地、规划等行政审批手续的办理,缩减审批环节和办结时限,对重点项目超前服务、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全力化解难题、清除障碍,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受益。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对不积极推进、不主动配合、因推诿扯皮、被动应付导致项目进展滞后的项目包抓单位下发督办单,强力推进项目加快建设。三是优化服务意识,促进项目进度。按照“议定项目抓立项、立项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入统”的思路,对全区重点项目落实“三表一会一通报”制度,健全区级领导包抓,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全面提升立项、土地等手续办理效率。发扬苦干、实干、快干、猛干的精神,深入到项目现场、企业车间、矛盾一线,项目建设中一有问题,马上就办,以“月开工,季观摩”为统揽,对开工项目逐一拿出时间表,制定路线图,列出任务清单,全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强化考核机制,落实包抓责任。制定《全区重点项目包抓考核方案》,通过评估实施细则的颁布和评价量化标准的实施,全流程、全方位掌握辖区重点项目运行情况,做到基本情况心里有数、前期手续办理进程、进展情况了然于心、存在问题堵点明确、倒排工期及时更新、工程建设资料存档、目标任务时效达成。为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可行的服务和促进策略,提供帮助。通过每季度对重点项目及建设工作进行评分排名,实时发现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易点、低分点等,客观测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监测全区包抓、帮扶、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进行数据支撑和材料依据,以供区委区政府作出更加准确、有效的决策。二是聚焦补链增优,做好项目谋划。将高质量谋划项目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紧盯中省市重大战略规划,按照“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的思路,围绕光伏、新能源汽车、输配电等重点产业链,以园区为载体,紧扣“四区”建设,围绕做大做强区域经济,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分类建立谋划项目清单,做好2024-2025年前期、在建及投产项目谋划工作。三是加强督导协调,保障要素环境。将项目建设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职责,针对建设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协调推进,要求包抓部门对落地项目全程跟踪,协调处理征地拆迁和土地、规划等行政审批手续的办理,缩减审批环节和办结时限,对重点项目超前服务、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全力化解难题、清除障碍,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受益。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对不积极推进、不主动配合、因推诿扯皮、被动应付导致项目进展滞后的项目包抓单位下发督办单,强力推进项目加快建设。四是优化服务意识,促进项目进度。按照“议定项目抓立项、立项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入统”的思路,对全区重点项目落实“三表一会一通报”制度,健全区级领导包抓,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全面提升立项、土地等手续办理效率。发扬苦干、实干、快干、猛干的精神,深入到项目现场、企业车间、矛盾一线,项目建设中一有问题,马上就办,以“月开工,季观摩”为统揽,对开工项目逐一拿出时间表,制定路线图,列出任务清单,全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