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林业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辖区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林业站建设;集体林区生态建设;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与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南大街9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郭永权 | |
开办资金 | 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万元 | 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林业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我站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全区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找准方向,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强化措施,夯实责任,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见实见效。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业务开展情况。(一)集体林资源调查及管护工作一是完成2023年林草综合监测外业调查工作,调查监测点10个,准确查清我区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消长变化情况,为我区林业规划和预测资源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完成全区280名脱贫护林员的选聘续聘工作,并与各涉及乡镇(街办)签订2023年度林草管护合同,明确各乡镇和各护林员管护职责和范围,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1.关口前移,事前服务。一是建立健全涉木企业台账。对全区花卉和涉木企业全面摸底排查,建立健全台帐,进行动态管理。二是强化宣传引导,主动上门送服务讲政策。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检疫科室及人员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办事流程等,健全完善了检疫工作台账,加强规范了检疫工作档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积极有序开展。2.全面加强花卉、苗木及涉木产品调运检疫管理。一是落实专人值守“全国林草植物疫情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盯死看牢从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疫区调运信息,从源头上防止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劝阻并制止两批欲从美国白蛾疫区向我区调运苗木84万多株。二是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与高速路收费站建立“联防联控”工作群。3.强化造林施工现场监督检查。组织检疫人员深入造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全面检查绿化苗木是否来源疫区、是否有检疫证、货证是否相符等,现场对绿化苗木进行复检。同时,向绿化负责人发放《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防控的通告》等。4.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违法案件。结合开展“护松行动”,严厉打击林业有害生物违法行为,防止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输入蔓延。有效震慑和打击了非法调运苗木和涉木产品行为,坚决阻止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确保我区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5.全面普查排查,排除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安全隐患。一是完成松材线虫病春秋季普查。二是严格处置疫区涉木产品,严防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我区。三是委托第三方完成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普查到外来入侵物种67个,制作标本三套,交市局两套,形成总结报告。6.加强防控,发布通告。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强化对调运苗木、花卉、草皮、木材及其制品检疫监管力度,以区政府发布了《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防控的通告》。7.市区联动,实地督导。一是联合检查指导。与市森防站联合新区管委会对新区历年来绿化树木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二是配备防治设备。协助市森防站给各学校配备发放防治设备(喷雾器、高枝剪、钻孔机等),及时有效对校园绿化树木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巩固校园绿化成果。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1.开展专项行动。联合区委政法委、区农业农村局、区委网信办、区市场监管局等8个单位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开展“2023清风行动”,共检查集贸市场5次(5个乡镇),餐馆酒店25个,农家乐12个,苍鹭栖息地3处,野生动物驯养场所3处,关停野生动物驯养场所1处。2.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工作。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救助工作,接到群众热线,成功救助19只,并放飞放生,其中猫头鹰3只、花面狸3只、楼燕4只、北红尾鸲1只、猪獾1只,丘鹬3只、狍子2只(1只放生,1只受伤及时送往延安甘泉野生动物救助站)、鹌鹑1只、受伤苍鹭1只(送往延安甘泉野生动物救助站)。3.结合项目建设,加强监测工作。一是完成野生动物保护项目。二是加强监测信息收集。通过红外触发相机获取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像数据,探究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生态习性、生境状况等信息,掌握区域内的动物种类、种群和群落组成、物种分布,为评价特定物种栖息地质量,评估生态系统健康度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信息。4.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监测工作。一是按照林长制充分发挥护林员等一线工作人员在野生动物保护、生态风险防范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常态化监管人工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场所。5.加强人工驯养繁殖场所监管和申报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对现有的人工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场所进行监管。二是严把人工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审批申报关。(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1.全面开展普查工作。按照市政府关于古树名木保护十条措施和区林长办关于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开展摸底工作要求,对现有古树名木进行实地再次核查,在原普查的基础上,逐树核实中文名、学名、科名、树龄、位置、保护级别、树高、冠幅、长势、海拔等数据,并对生长情况和养护责任落实情况等信息进行核查登记,对原有未挂牌的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同时,完善全区古树名木档案、建立电子档案。2.古树保护工程实施。对三处四株古树进行保护,中央财政5.58万元,通过邀请古树专业人士实地指导、组织干部观摩学习甘泉千年银杏保护措施,研究制定了详细的保护实施方案,按照一树一策保护办法,严格按照保护措施流程进行施工。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及蔓延。有效的防止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保护森林资源。3、通过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提高全民意识,保护野生动物。存在问题。一是部分工作进程缓慢。二是宣传工作不够主动。三是执法能力有待提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做好宣传工作。2、加强业务技术培训。3、做好护林员管理工作。4、干果经济林和林下产业调查。5、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6、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7、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付工作。8、做好项目实施工作。9、做好档案整理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