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宜川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培训服务中心)

宜川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宜川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培训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2 09:32
单位名称 宜川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宜川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培训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扶持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组织开展人员业务培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
住所 宜川县政府东院
法定代表人 张群涛
开办资金 17.5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万元 0.72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我站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开展“三个年”活动,抓好主题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工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总结汇报如下: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历经一年的辛勤努力,顺利完成了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县创建目标任务,目前已通省级全面验收,为今后推进我县家庭农场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工作有序推进。我带领全体员工,集中时间,在全县乡村深入开展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管理专项行动。全县共收集登记各类合同3548份,含口头合同540份,涉及金额4865.2万元。截止目前,已整改合同3299份,终止合同117份,收回土地1451.7亩,追缴欠款117.2万元,新增合同价款2.5万元,向纪委移交案件9件,向法院移送起诉1件,处理违规违纪违法人员11人;三是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23个,已建成投产运营的项目21个,产生经济效益的15个。整合财政资金200万元,支持集体经济发展项目4个。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削薄培强”行动,14个村退出集体经济“薄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百社(村)建百企实现产值3668.07万元,销售收入1929.18万元,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2608.43万元,其中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村14个、10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3个。四是村集体经济负责人届中责任审计全面完成。从6月1日起对6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共112个行政村560个自然村组的“两委”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在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任职期间,转移支付账户和三资管理账户的财务收支、村集体经济、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有力促进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化建设。五是农村“三资”管理走上了规范化轨道。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村组,对村级三资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摸清三资底数,使村级资金、资产、资源实现了有效管理,提高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稳固了农村基层政权。六是农村土地改革稳步实施。集中业务骨干,积极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各项资料的后续移交工作,认真履行承包经营权的合同管理职责。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多种流转形式,最大限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截至12月底,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累计已达77014.15亩。七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再创新绩。拟定了《宜川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9条措施》、印发了《宜川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全年培育市级示范家庭农场9家、合作社3个、产业化联合体1个、社会化服务组织2个。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1、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对村集体资金实行企业化运作,民主化管理,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让群众得到实惠,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2、实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考核结果与扶持资金、村干部报酬待遇挂钩制度,对重视程度高、发展效果好的乡镇,在政策扶持和资金分配上给予适当倾斜;对工作成效显著、集体经济增收突出的村给予一定奖励。对工作措施不力、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重视不够,或弄虚作假造成恶劣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3、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和百社(村)建百企督查指导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对照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倒排工期,力争全面完成市县村集体经济考核指标和百社(村)建百企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同时,因村制定薄弱村提升方案,加大薄弱村扶持力度,不断提升薄弱村收入水平。4、大力培育、规范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三、存在问题一年来,我站在围绕农村经营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与组织的要求、群众的期盼以及乡村振兴的新需要尚有较大差距。一是本单位人员年龄老化,单位编制12名,实有在职12人,除1人借调外其余11人平均年龄51.7岁,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越来越差,工作起来虽然轻车熟路,但已力不从心,工作差错再所难免。二是村集体经营人才短缺。从家庭农场信息平台抽取的50名村会计人员,平均年龄54岁,文化程度分别为小学2人、初中30人、高中15人,大专2人,本科1人。大多数村干部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经营理念不新、抓经济工作经验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缺少有头脑、懂经济,能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领头人和“领头雁”。部分村组干部缺乏敢闯敢拼、大胆实践的韧劲和干劲,加之群众集体意识观念相对较弱,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合力不够。三是集体收入结构单一。部分村集体收入来源仅限于互助资金利息及征地补偿款收入,基本无其他方面的收入来源。四是经营性资产困乏。全县2022年村集体资产总额较2021呈现大幅增长,但大多是非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真正能为村集体带来收益的经营性资产较为困乏。村办企业缺资金、没有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体量小、生产成本高、竞争力弱。没有专业团队销售,生产就滞销。个别项目选址错误,例如丹州街道办降头村的果醋加工厂、壶口镇桑柏村梨膏加工厂都是用水量大的企业,建在塬上,水量有限、水价特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还需处理,可以说建成就倒闭。五是社会化服务组织硬件设施不尽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融资途径偏窄,使其自我发展能力和速度受到较大影响;存放高性能、大型农机具的场库建设用地短缺造成部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机具露天存放,严重缩短了机具寿命。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开展对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业务培训,通过适时培训,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旧会计制度实现顺利衔接、力求平稳过渡;二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全面做好村集体经济组织2023年度资产清查登记工作,及时掌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运营和增减变动情况,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监管,全面开展新型经营主体运营指导、财务规范、事务代办等公共服务;四是推广以托管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把农业生产托管作为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的重要方式,有效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五是做好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化联合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工作,逐步健全全县农业产业经营组织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宜川县农经站2023年12月27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