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川县壶口镇高柏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诊疗科目:预防保健科、内科、妇科专业、儿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外科(仅限非手术治疗)。 | |
住所 | 宜川县壶口镇高柏街 | |
法定代表人 | 张文平 | |
开办资金 | 5.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宜川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9万元 | 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2023年我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医疗环境及制度建设、一体化管理等工作。(一)基本医疗方面经过不断提高我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充分改善职工的服务态度,严格纪律要求,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扬职工主人翁精神,团结协作,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今年我院共接诊门诊患者4621人次,住院患者178人,累计产生总费用为63.19万元,患者就诊人次及费用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一)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在做好常规性工作外,我们以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为抓手,采取职工与村医相结合,严格按照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共同推进我院公共卫生工作,目前我院管理高血压患者394人,血压控制率79.94%,已体检257人,体检率65.22%;糖尿病患者156人,血糖控制率77.56%,已体检101人,体检率64.74%;心脑血管患者28人,(均为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8人,(其中慢阻肺7人、慢性支气管炎11人);肿瘤患者16人,(全部随访);精神病患者23人,(全部随访);死因系统登记34人,(死因均为正确,逻辑通顺);居民健康档案共建5144份,电子档案开放5074人,开放率98.63%;65岁以上老年人共689人,体检人数为451人,体检率65.47%;均已完成年初下达各项任务指标。妇幼工作:孕产妇系统管理产妇16人,活产数16人,产前建卡16人,产前检查16人,孕早期检查16人,产后访视16人。住院分娩16人,高危产妇10人,自然分娩9人,剖宫产7人,孕产妇死亡0人;0-6岁儿童208人,全部录入儿童管理系统;叶酸发放32人,有效服用32人,累计发放96瓶;发放营养包人数48人,累计发放345盒;开具孕妇产前免费筛查凭证9人,新生儿筛查凭证10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开展食品安全信息报告12次,对辖区餐饮行业卫生监督巡查12次,未发现食品安全隐患,职业卫生咨询指导12次,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12次,定期对辖区一所幼儿园进行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控等学校卫生工作进行12次巡查。对辖区内非法行医开展巡查12次,卫生室上报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共计312条,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311条;卫生院上报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共计228条,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251条。健康教育:累计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14种,其中包括中医药印刷资料3种,共计发放宣传资料390本;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13种,播放次数30次,累计播放62小时;设置四个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教育知识更新6次,其中中医药类更新2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12次,包括中医药类健康知识讲座2次,累计参加健康教育讲座270人;举办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0次,咨询活动人数共计97人;个体化健康教育共计13人;共完成健康素养调查问卷50份。免疫规划:本年度建卡、建证儿童6人,累计接种7人次,接种10针次。结核病管理工作:推荐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疑似者24人,推荐到位15人,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管理肺结核患者4人,3人已完成治疗,现管理1人;重点人群结核病潜伏感染筛查65岁以上老年人293人,筛查率42.34%,糖尿病患共者筛查48人,筛查率32%,累计筛查317人,老年人健康体检肺结核筛查1080人,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肺结核筛查540人。中医药健康管理老年688人,服务人数482人,儿童93人,服务人次135人次,分别达到了70%和77%的管理要求。(三)在医疗环境方面我院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合理的工作需求,重新设置了我院科室,更换了各科室门牌,合理利用了有限的房屋资源,改造楼道及业务用房1间,新增急救推车和抢救车各1辆,轮椅2辆,病床5张,制作公示牌、急诊抢救流程、科室制度牌等28张。定期更换了村卫生室及卫生院宣传栏36块,充分利用LED屏,加大了工作的宣传力度,改变了院容院貌,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四)制度建设方面我院以优质服务行为标准,结合我院实际,经院务会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各个科室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严明工作纪律,强化核心制度建设,为我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同时还制定了详细的村医考核制度,采取具体工作季度考核评分办法,根据考核得分给予奖惩。对每个村医进行了多次的集中培训和多次的单个培训,手把手入村入户指导和培训每位村医,使每位村医更熟练的掌握了自己所服务的每项工作,更好的为辖区群众服务,同时我们还采取就医诊疗和公卫工作紧密相结合,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管理、及时服务。(五)医疗领域专项整治开展情况我院认真组织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了“三个年”活动,扎实推进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自查列入台账问题8条,已逐一整改到位。贯彻落实了《宜川县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根据方案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我院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宜川县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专班,并公示了线索举报方式,集中多次学习《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通过自查未发现涉及医药腐败问题。(六)安全生产工作我院认真组织学习了《安全生产条例》,根据县上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我院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明确责任和分工,进行了实地演练。为加强我院安全生产工作,给每个科室配备灭火器20个,应急灯10个,对老化电线进行整改,有力保障了消防安全工作,水、电、汽、物资供应、餐饮等后勤工作安全、有序、到位,未发生一例安全责任事故,保障了医院工作顺利开展。二、产生社会效益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中枢,起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关键作用,担负辖区居民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传染病防治等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承担着群众的急诊急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2023年我院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救治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重点人群管理,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具体化、细致化、精准化,使每位群众都享受到了卫生保健服务,同时也对每位患者的病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使每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转诊和预防,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三、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存在问题1、专业技术人员力量薄弱,难以满足群众的就诊需求。2、设备配备有限,给临床诊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3、医疗环境还需改造,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二)整改措施1、全面学习各级卫健委相关政策,了解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医共体建设促进发展,运用好医院同医共体医院的远程会诊、远程心电等互联网医疗服务,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常见病、多发病在卫生院就诊。2、加强交流学习,我们要向优秀的同级别卫生院学习他们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全面提升我院各项技能水平,为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强化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医院坚持质量强院,不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了日常管理、考核和监督,努力在质量管理上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全员化。首先要加强基础质量管理,认真落实核心制度。卫生院围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人员岗位责任制及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对核心制度进行细化、量化,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培训传达到各个职工,要求医务人员知晓率100%。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其二要健全质量管理组织,及时督导解决问题。我院健全两级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落实院长调查制度,及时了解卫生院运行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的隐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检查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进行改进,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其三加强科室建设,为了群众的身心健康,结合群众平常反应的就医需求,在一体化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发展业务科室,比如口腔科、痔瘘科室、中医科等,来满足患者就医需要,解决患者疾苦。(三)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村卫生室管理,提升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能力,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要把公共卫生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卫生室,由卫生院协助全面完成工作。2、卫生院也要继续做好自己所分管的各项工作,同时也要服务好所包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所有工作,要通过三个途径做好工作:一、利用好逢集日,可以设置固定服务点,来完成工作;二、利用来院看病就诊人员同时做好公卫工作;三、剩余卧床、行动不便的通过进村入户来完成。我们深信,通过我院职工的不懈努力和领导的大力支持指导,必将迎来我院今后的更大发展,为我们持续推进医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再加力度,再添举措,不断改进,持续提升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许可证名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发证机关:宜川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发证日期:2020年07月30日有效期:自2020年07月28日至2025年07月27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